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阅读: 评论:0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期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依据,对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和规划。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新时期我国发展观念的历史性飞跃,既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又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总体战略,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行阐述。p2p传输
边防警察>cnn一、以人民为中心
克里福德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基本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即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方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本质,在发展中保护人民、尊重人民权益和自由的基本上,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发展的目标必须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此基础上,必须加强人民众的组织化、自律性和参与性,促进人民众具有创造性、竞争性、合作性的精神,使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宏观的理论和方针,更是人民众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实践和准则。
隧洞衬砌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motolora
科学发展观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协调把握、整体考虑、全面平衡,促进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因素资源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全方位协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和环境的可持续,形成经济与环境的平衡、社会与环境的平衡、社会与经济的平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内部要素结构要平衡完善,在发展中合理配置资源,培育和壮大内生动力源,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对区域发展策略要统筹协调,注重中国区域经济分布中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通过结构调整、投资导向、资源战略等多种方式,推动东西部城乡差异缩小,实现共同富裕。
3.对外开放要守住门槛,加强环保、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宣传。拓展广阔市场,促进中国与全球经济关系协调发展,以改变此前经济关系的单一、被动局面,同时发挥好国家服务经济发展主渠道的作用。
三、创新驱动,突破发展瓶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三个基本要求是创新驱动,突破发展瓶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实现技术与资本的并存。促进民间投资,追求市场营销、专利创新、机械自动化等手段,充分挖掘潜力,形成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同时,加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创新能力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力和综合国力竞争力。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这不仅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和总目标。在新发展格局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5:1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8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人民   经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