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设计课件

阅读: 评论:0

第一章 第一节
一、运作的基本含义
提供有形产品的活动称为制造性生产
提供无形产品即服务的活动称为服务性生产
运作活动的过程是把输入资源按照社会需要转化为有用输出,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1)企业的运行有三大基本职能:运作、理财和营销。
(2)企业的运行特点:两端在外、一端在内
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一方面必须在内部实现资源(人、财、物)的合理转换,即效率;另一方面必须在企业边界实现活动(供、产、销)的科学衔接,即效果。
二、生产运作的特征:
1、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2、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定的变换过程才能实现
新宽联
3、在变换过程中需投入一定的劳动,实现价值增值。
三、什么是运作管理
是指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
运作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 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
运作管理的目标:(顾客满意、经济效益)高效、低耗、灵活、清洁、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运作管理的任务:
时间(Time ,T)----准时、高效
质量(Quality ,Q)--合格、满意
成本(Cost ,C)--低耗
服务(Service ,S)--满意
柔性(Flexibility ,F )--灵活
环境(Environment ,E)--清洁
运营管理 营销管理
基  础 先  导 财务管理 花    钱    挣 钱 主
第二节 一、生产类型分类:
多种—>一种
连续性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又称流程式生产。
如:冶金、炼油、食品、造纸和塑料、药品、化肥等化工产品都属于连续性生产。
离散性生产: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又称之为加工装配式生产。
如机床、锅炉、汽车、船舶、轧钢、家具、电子设备、计算机、服装等均属于离散性生产。轧钢是由
一种原材料制成多个产品,而汽车装配是由多种零件组装成一种产品。
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MTS ):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的成品库存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特点:一般备货型生产具有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满足低。如轴承、小型电机等。
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 ):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如锅炉、船舶等。
特点:这些产品专用性强,大多是非标准化,生产效率低,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满足程度高,有特定用户。
制造性生产  服务性生产  从管理角度分类 按企业组织生产特点  按照物流的特征  按工艺特点  离散性生产  连续性生产
V 型:投入一种经过加工形成多种 A 型: T 型:几种—>几种  备货型生产(MTS )  订货型生产(MTO ) 按照劳动密集和与顾客接触程度  按顾客是否参与  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  纯劳务生产  一般劳务生产
顾客不参与的服务生产
顾客参与的服务生产
专业劳务密集服务  大量劳务密集服务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按订单装配式生产(Assemble-to-order,ATO):即零部件是事先制作的,在接到订单之后,将有关的零部件装配成顾客所需的产品。必须以零部件通用化、标准化为前提。
特点:备货型和订货型的组合,兼顾了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和生产过程的效率两方面。
二、制造生产与服务运作的区别:
三、按产品或服务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将生产划分为:
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19年坚持生产同一种(T型),是典型的大量生产的例子。
单件生产。与大量生产相对应,单件产品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件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低,如航空母舰的生产、特定型号汽车冲模等
成批生产。介于二者之间的生产类型。即品种不单一,每种均有一定的批量,生产有一定的重复性。单纯的大量生产和单件生产比较少,一般都是属于成批生产。根据其批量的大小,又可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三种。
四、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内容:
生产与运作战略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
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行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
刘庆宁
五、生产运作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能力与需求的协调
理想的供需关系
如何提高应变能力
第二章
一、生产运作战略:为支持和完成企业的总体战略,对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运营系统的基本问题所作的全局性重大谋划。
二、生产运作策略的内容:
1、生产运作总体策略(生产运作竞争策略),包括5种常用的生产运作战略:
(1)自制或购买
(2)低成本和大批量
(3)多品种和小批量
(4)高质量
(5)混合策略
2、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策略(产品开发策略)
3、运作系统设计策略。
三、产品开发战略:
1、产品开发战略应考虑的三个战略层面
第一:开发什么样的产品。
一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是市场需求;
三是企业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与工艺装备能力);
四是原材料或零件的供应。
第二:该产品的用户是谁。
第三: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开发该产品。
(不一定最先进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应该根据用户和产品寿点,选择适用的技术。)
2、选择产品开发战略的一般模式
(1)防御战略。
目的——适当发展,维持竞争地位;
竞争优势来源——以市场营销为主,采用低成本生产;
产品创新——模仿型
(2)进攻战略。
目的——加大市场占有率;
竞争优势来源——市场与技术;
产品创新程度——适应型(应用性开发)。
(3)冒险战略。
包装机械结构与设计目的——迅速获利,进人一个陌生的领域;
产品创新——先导型(发明型的创新)。
四、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策略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设施选址、设施布置、岗位设计、工作考核与报酬四个方面。
五、生产运营战略的内容体系:
战略基本要素:成本、质量、时间、柔性
子战略:产品战略,质量~、人力资源~、库存~、选址~、布局~、采购~、流程~、排程~、维护~。
第三章第一节
一、产品或服务设计的原因:
1、为了通过提供新产品或服务增强竞争力。
2、为了增加营业额和提高利润
二、产品或服务设计的趋势:时间、质量、成本、服务、柔性、环境
三、产品或服务设计的目的及衡量标准
为了在创造合理的利润的同时让顾客满意
四、标准化的优缺点:
优点:(1)在制造中需要处理的零件更少
(2)养活培训费用和时间
(3)采购、处理及检查程序更加常规化
(4)可按照清单订购产品
刘美纯
(5)产品能长期并自动化生产
缺点:(1)可能在设计仍在许多缺陷时就固定设计
(2)变动设计的高费用增加了改善设计的难度
(3)产品缺乏多样性导致对顾客吸引力的降低
第二节
一、价值工程(VE)
1、概念
价值工程是以功能分析为核心,通过功能分析,正确处理产品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求用最低成本获得产品所必备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
V=F/C 价值=功能/成本
寿命周期:指产品从研制、生产、销售、使用到报废的整个时期。
寿命周期成本:在寿命周期内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之和。包括:
(1)生产制造成本:产品到达用户前所支出的费用
(2)使用成本: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及报废后的清理费用。
2、特点
(1)以提高产品的价值为目标
(2)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3)以企业现有的活动为基础
3、一般程序
(1)选择对象
(2)收集资料
(3)功能分析
(4)提出改进方案
(5)方案评价小妖精们来了
(6)方案验证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4:1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6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产   产品   运作   设计   服务   战略   系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