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治体制改革

阅读: 评论:0

越南政治体制改革
一、改革的革历史背景
1. 多年的殖民统治,连年的战争使越南的经济基础异常薄弱。
2. 照搬照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使经济发展走进死胡同。
3. 决策的失误与“二·五”计划的失败,使越南经济彻底崩溃。
二、改革的历史进程
1. 第一阶段:从1986年党的六大到1991年党的七大召开。在这一阶段,越南明确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全面革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市场机制,建立符合经济规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生产经济。
2. 第二阶段:从1991年越共七大到2001年越共九大召开。在这个阶段,越南遭受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巨大冲击,但是越南经过在经济、政治、思想上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顶住了内外压力,继续探索适合越南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 第三阶段:从2001年4月越共九大到目前。这是越南的革新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阶段,越共九大规划了越南革新开放的蓝图。
三、改革的特点
1. 党内民主
(1)强化了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监督。越共规定对重大政策主张、重要干部任免、大型工程项目等决策,都要在中央委员会集体民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这已打破一言堂的官本位体制,形成重要的党内民主制度。
(2)越共在中央全会上实行质询制度,开创了党内民主的新形式。每位中央委员都可以对包括总书记在内的其他委员提出质询,也可以对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检查委员会集体提出质询,直到得到满意答覆为止。
(3)提前公布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广泛吸收党内外智慧。这从1986年“六大”开始,提前两月公布,在全党进行充分讨论,对文件作了重大修改。越共六大参考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提出“革新开放”路线。“七大”、“八大”继续这个制度,到了2001年“九大”,越共首次通
过新闻媒体提前两个月公布政治报告草案,不但在党内,甚至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进行补充修改,越共“十大”前将《政治体制改革报告》交全民讨论,这不但集中了党心,还反映了民意,充分表现了执政党的责任心和自信力。
太钢在线倾听(4)实行中央委员和重要领导职务的差额选举和信息公开化。党的最高领导人,总书记有两名后选人角逐后,实行差额选举产生。选举前,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所有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地址、电话等向全社会公开,便于党员干部和众直接实施监督。省委书记及所有省级干部均需有至少10%差额比例,近年来这种比例逐步增加;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还允许党员干部自荐参选党政团领导职务。
(5)越南允许共产党内有“内部派系竞争”,党内可以发出不同声音,也可容纳不同派系势力,进而实现利益的平衡。
2. 政治民主
(1)越共“十大”前将《政治体制改革报告》交全民讨论,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2)国会议员实行差额选举;
(3)联想100分学校国会议员允许非党参选,包括海外获得高学历的越侨;
(4)只要取得一定数量选民的联署,国会议员允许自报候选人参选; 
(5)国会议员允许竞选,候选人可以通过与选民会谈、接触或向选民报告自己如被选为国会议员后,将怎样履行职责等方式进行竞选。
(6)国会议员选举实行社会监督;规定候选人、社会团体代表或被委任者有权见证、监督检票和对检票提出申诉。报刊记者,电影、电视、广播电台记者,摄影记者得见证监督检票。 
(7)国会议员职业化,政府发给当选议员(代表)高薪,并要求参选人要有履行国会代表法定职务、参加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的能力和水平,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模范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并得到人民的信赖。 
(8)国会甚至有权对由其选举或任命的领导人(包括、国会主席、政府总理)进行 “信任投票”。国会代表可在国会会议上向包括总理在内的政府官员提出质询,质询场面向全国现场直播。
3. 依法治国
(1)司法基本独立,并直接接受社会监督;
(2)为避免“党大于法”,越共规定,国会专职代表比例不得低于25%,排除兼职代表“既踢球,又吹哨”的弊端;
(3)积极推动司法改革,最高法院可审理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越共中央不能干预审判工作;
(4)越南加强反腐,无论国会代表,政府高官须申报财产,并接受媒体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直接监督;
(5)越南已实行相对的新闻和言论自由,国内外互联网没有任何遮屏和阻碍,民众可以浏览任何信息
4. 精简党和国家机关
2007年越南按照大部门体制对党和国家机关进行精简,越共中央从11个部委精简为6个,6
个中央系统直属机关党委整合成"个党委;中央国家机关从2个部委精简为30个,省、市、市辖郡"县政府机构也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精简,总体精简幅度在10%至15%同时,通过实行单位预算制度,辅之以新闻监督,越南党政机关一度存在的风、过度接待风得到有效遏制。雷可德
四、改革的成就
1. 大大提高了越南的民主化进程,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
圭亚那事件2. 在良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3.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五、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模仿”的极限问题
所谓“技术模仿”,指的是在社会转型中仅仅在经济体制方面借鉴国外的先进形式,而政治体制这一上层建筑则基本保持原样。事实上,越南当今的革新中政治体制变革已经落后于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不能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已经相当明显。因此,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速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快政治体制改革非常地重要。
2.宪法修订的过于频繁,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越南在统一后实行的一系列错误政策首先就是从开始的,主要是宪法中写进了过多的关于当前经济政治体制的易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失去有效性的条款,这就很容易导致在领导层更换后由于思想认识上的错误,通过而使错误思想成为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从而导致全局性的错误。因此,应当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
托尔斯泰的故事
越南政治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尽管作为“中国模式”的追随者,但是越南在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并卓有成效,这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将学习、研究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全党的头等大事。
2.坚持党对政治革新的领导,把党的自身体制改革放在首位。
原型批评
政治革新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盛衰兴亡,也关系到广大人民众的政治命运。
3.努力创造政治革新与经济革新良性互动的局面。
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可以是良性互动,也可以是恶性互动。政治领域的革新,都离不开相关领域的经济革新作为其必要的基础,而经济革新的深入也离不开政治革新的支撑和保障。
4.在保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渐进性政治革新。
没有政治的稳定,经济发展就失去了首要的前提条件。正是以稳定为前提,对政治革新要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审慎地、逐步地摸索进行。
5.充分依靠众,鼓励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越南政治革新的目标就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6.公开承认和改正工作中的缺点,正视党和国家面临的危机。
这种坦诚的态度不但不会削弱党的领导,反而会进一步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不但不会损害的形象,反而会使革新开放事业更健康地发展。
7.以正确态度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
结合自己国家发展的经验发展处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3:0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4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治   革新   越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