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p>邵力平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三十年多年。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步入小康,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政府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干大事的政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很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不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国策已经实施三十多年,同志的先经改后政改的战略在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功,这是同志比戈尔巴乔夫高明的地方。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政治改革步伐缓慢在某些方面已经束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是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
二是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任务虽然提了出来,但还缺乏研究和探索,远远没有破题。
娱乐管理条例
三是在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譬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等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治监督的改革还缺乏力度,从而使腐败不绝、吏治失范、权威流失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凯恩斯革命二、什么是民主
小红叶
民主与自由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阶级性的,而且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西方国家迫使别国接受它们的人权、民主、自由和价值观,这是决不能接受的。我们认为人权、民主、自由都是相对的,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内容。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
我个人认为民主就是领导意见、专家意见、众意见的充分表达和相互妥协最后达成一致。领导是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远见卓识,我国正是在、、、等卓越领导人的带领下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专家往往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长期调查研究,在本领域具有权威,因此专家意见、建议要予以重视;众是政策的受益者或者受害者,是政策的作用对象,所以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众,倾听众心声。同志强调人
民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马克思说人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随着人民众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众的在政治方面的参与程度和广度会不断加深。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政治改革的第一个着力点是政府的权力转移,从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转变成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有限政府。政府因掌握的钱多,干预经济的能力很强,也便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和权力寻租,政府涉足经济,还会出现官员拿公权与民争利的情况,甚至引发“体事件”。政治改革的第二个着力点是下决心建立严密的监督体系。不仅要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完善问责制、官员收入公开制,还要增加民间力量的监督,或者让体制内的部分机构演化成公共监督机构。比如媒体,可以从产业和文化软实力承载者的角度去重新定位,改变管理方式,使其成为更有效的监督“公器”。政治改革的第三个着力点是以加快法治建设,通过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在各种权利主体之间实现公正,规范政府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大踏步向法治化迈进,社会就有了秩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也有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
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方向
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易到难稳步推进,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中国政治改革要从县政开始,县政历来就是中国治理制度的核心。省级政权在元代前是中央政权的一部分,元代以后成为地方政权,但其重要性仍然不如县。“虚省实县”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常态。在传统上说,县以下实行自治制度。乡镇政权是现代革命的产物,为当时革命动员、国家建设和改造社会所需。但到今天,这一级政权设置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很多县的人口超过100多万,比世界上的很多小国家还要大;西部有的县尽管人数少,但地域广袤。如何建立和中央的直接关系,就要考虑县政主要领导人谁来任命的问题。县委书记和县长数千人,中央政府要把这些人从选拔、管理、和培训等任务担负起来并不是一件难事。近年来中央党校开始培训县级领导人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但还是不够。党的主要领导人需要把更多的精力
投入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培训和直接领导。引入民主因素进县政也非常重要。从理论上说,现在的县级人大代表都是直选的。县(市)级领导人和人民建立起直接的关系最有可能。当然,也可考虑是否在县政,必须具备现在的六套班子。党政关系问题、行政和立法关系等都可以进行开放式试验。
断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