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文学三十年风云作者:张小平来源:《英才》2008年第11期 张清常
回顾那些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小说或影视剧,会清晰地发现文艺学功效的嬗变过程。山东建筑大学 高鹏
“文以载道美国科瑞”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小不点奇迹 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精神桎梏逐渐解除,一大批所谓“改革文学”也随之诞生。它们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极大地推动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改革文学”的路数基本一致:虽然官僚主义问题很大,但是英明的主人公基本上能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即使要面对巨大的风雨,也要强调主人公那种打不倒的顽强精神。小说中对“胜利”基本没有任何怀疑的态度。 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社会情绪基本吻合。
30年过去了,中国的体制改革仍在探索中前进,但它已不再需要由文学及相关的文艺作品来引路或突围,文学的这种功能正在慢慢弱化,越来越变为一种比较纯粹的怡情消遣的手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氯霉素搽剂回顾那些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小说或影视剧,你会清晰地发现文学功效的嬗变过程。
正如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所说:“现在已经不是萨特的时代,狂妄地以为一部小说能改变世界。今天的作家只能承认他们在政治上的无力。”
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地整顿队伍,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
1979年第9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作家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一年
后,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维族网站 《乔厂长上任记》叙述了某重型机器厂经历了十年动乱后,生产停顿、人心混乱,变成一个烂摊子。主人公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地整顿队伍,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