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发展历程心得

阅读: 评论:0

威高发展历程心得
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时,2018年5月8日,威高也迎来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建厂30周年。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威高走过了30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开辟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民族企业崛起的壮丽诗篇,绘就了一幅国民健康的美好画卷。 
30年弹指一挥,30年岁月如歌。威高的发展,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缩影。征程漫漫,威高如一艘航母,从中国内海驶入了世界各大洋,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书写着民族企业的辉煌。   
(一)  30年风雨坎坷,30年创新创业,30年携手合作,30年奋进跨越,威高开创了医疗器械的崭新事业。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988年5月8日,陈学利董事长靠2.5万元税务周转金起家,为了改善福利院老人生活,带着一份使命、一份责任、一份执着,从一次性输液器开始探索医疗健康事业,走上了创业的艰难征程。中国医药行业迎来了崭新的成员。谁也想不到,多少年后,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医疗器械的历史。   
初心在于造福社会,谋求和谐。威高一直坚持使命不丢、责任不减,一心一意求发展,朝着做大做强民族医疗器械企业、健康国人的目标,不断求索。 
走过迷茫、彷徨,历经蜕变创新,艰苦创业,摸爬滚打,奋勇前进。威高创业之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之时;30年的创业历史,契合了中国在改革大潮中不断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进程;伴随中国特社会主义不断走向新时代,威高也一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壮大发展。 
建厂之初,威高就明确要以医疗器械为主业求发展,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紧紧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在夹缝中发展国产医疗器械品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加强产业调整,不少企业被无情腰斩。其时,资金尤为紧张,为减轻镇里负担而兼并了5家镇办企业,承担了380万元的债务。威高克服万难,努力加强厂房规范化建设,确保通过国家认证。 
培训经理认证
1989年7月1日,国家医药管理局向威高颁发了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威高为全国首批获证企业。建厂不到6年,1994年4月,威高被山东省科委授予省级星火骨干企业。   
侧脑室
威高不断从输液器向注射器、输血器、输液针、PVC料等领域拓展,建立6个分厂,立足省内向省外市场开拓,不断迎来曙光。1996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但是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发展维艰,连续两年没有利润。进入新世纪,威高克服一场大火带来的生存威胁,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异地生产,终于走出困境,走向新生。近几年,威高放眼全球科技,力抓创新引领,勇于应对国际竞争,发展效益、质量、速度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2013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378亿元。目前,公司总资产达到450亿元,30年来累计上缴税金110多亿元。从2015年起,威高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自主创新示范企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威高与时俱进,高速发展,服务中国亿万患者,打造了伟大事业,屹立于中国东方沿海,享誉世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的发展并非偶然,总有关键事件或重要节点,永载史册。 
当新世纪到来时,何去何从,成为摆在威高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如何决策,指引未来,高举民族医疗器械大旗,助力中国的健康事业?威高做出了鲜明的回答。 
战略先行,目标指引,当属决策科学。2002年8月31日到9月4日,威高在长岛召开了一次领导干部会议。陈学利董事长初步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调整,明确指出,威高在产业结构上今后要坚持以医疗器械为主业,作为基本厂策,同时发展药品;加强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质量求优,确保处于领先地位;加速体制调整,完善现代企业机制,重新分配利益。 
会议还提出了加强资本运作,推动股份公司上市,加强市场结构调整,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等举措,确保今后保持30%的增长速度,实施可持续发展。长岛会议成为威高加速发展、打造长青基业的播种机。 
两年后的2004年11月,在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陈学利董事长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调整的发展战略,即坚持以人才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体制结构,这成为威高前进的指南、永远的厂策。   
威高自确立一个中心、三个调整的发展战略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从这时开始,威高这个民族医疗器械第一品牌的实力更强、速度更快:销售收入从五十亿到百亿到近四百亿,仅仅用了9年时间(2008年到2017年)。 
arm控制器
一个中心、三个调整引领威高,加速结构调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驱动威高这艘航母驶向新天地。无论市场形势怎么变化,无论国家政策如何调整,无论内外有多大困难,威高始终紧抓战略不动摇,紧抓结构调整不放松,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坚定信心,用好优势,努力破局。 
目前,威高发展了医疗工业、金融业、房地产及三产等产业,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拥有初村工业园、马山工业园、血液净化工业园、骨科工业园、临港工业园等园区,占地10000多亩,其中骨科材料工业园、血液净化产业园为国内最大的骨科、血液净化生产基地。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发起成立山东省首家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成为最大股东;建立了财务公司、资产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股权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正在争取成立证券公司、健康保险公司,推动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发展。 
房地产业从住宅地产起步,向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和旅游地产发展,打造了威海市第一地产品牌。威高广场、威高阁,成为威海市新的地标建筑;威高广场引进了国际知名品牌,形成了购物、娱乐、餐饮、文化、休闲等一站式服务;威高民俗文化邨,建有孔庙,成为传承民俗文化、弘扬传统国学文化的基地。 
企业壮大的途径无外乎自身扩展与并购他企。威高加快收购、建厂,国内外开花。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合作开放之路,使威高的国际影响力与日提升。本世纪初的几年,威高通过上市平台,与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跨国企业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扩大业务,提升创新能力,融入国际竞争。   
近两年,在行业并购浪潮云涌、竞争加剧之时,威高大力挺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收购兼并,融入国际竞争。收购了美国爱琅公司、拉德索斯公司、苏黎世公司,其中美国爱琅公司收购资金达到56亿元人民币,并且在国内收购了近10家公司。依靠收购,扩大产品线,增加优势产品,而且将借助收购企业的销售渠道,将威高产品打入欧美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在国际上树立威高品牌。 
(二)  一切在于人才。当今,人才是第一资源越来越上升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集聚人,
用好人,留住人,留好人,方是企业长远发展之道。威高坚持以人才为中心,高度尊重、关爱人才,打造了一支具有较强能力的人才队伍。目前,全公司拥有职工2.6万多人,其中本科以上4000人左右。 
人才培养被威高提到了重要位置。威高建立了威高管理学院,大力加强内外人才培养,与卫计委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及医疗卫生人才,建立了与医护人员更加畅通的交流渠道。 
威高以国际视角,培育人才。新世纪初,威高就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立了MBA班,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2015年开始,威高每年派出一批人才,到美国培训,攻读MBA专业。2017年,威高又在内部设立了MBA班,培养年轻人才,为威高打造好下一个30年做好人才储备。  师傅越来越幽默
人才队伍,干部是关键,是发展的核心。威高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具有较强能力的各级管理团队,重点提高判断、决策、组织指挥、创新、执行协调、综合平衡驾驭六大能力,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 
陈学利董事长强调,“威高需要的人才,要有德有才,德才兼备;德才两者,以德为先。选拔人才,首看德行,其次看才能。才德俱佳,是人才尤其是干部选拔的基本标准。同样是能力强的干部,谁在德方面表现更加突出,就提拔重用谁,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上来。 
30年的时间,威高正是坚持引好、育好、留好、用好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造了中国一流的管理团队、中国一流的专家工程师团队、中国一流的销售团队、中国一流的企业文化。杜甫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在房价高起之时,拥有一套理想的住房,让工薪族如饥似渴。威高努力让职工享受发展成果,为确保员工安居乐业,筹集巨额资金,建设了4000多套住房,绝大多数分给普通员工,包括一线工人,让其圆梦。一些高管和专家,则可以获得别墅和花园洋房。 
欧拉方程
在威高初村工业园,仁和苑内南北纵横着约1公里的多层与高层住宅数十栋,信和苑南北竖起了十栋多的高层住宅,蔚为壮观。在威高工作,收入可观,还有住房,让人羡慕不已。  “威高虽然是股份制企业,但股东从来没有利益最大化,钱都留给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留给员工盖房。”董事长陈学利说。 
威高还有一套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授予标兵荣誉称号,不仅给予一次性奖励,还在股份分配上奖励期权股;新产品按计划研发并投放市场后,研发团队根据三年内的销售情况,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  让员工生活好、工作好,建立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一直是威高领导层的心愿。无论是创业艰难时期,还是金融危机时期,或者是建设、研发项目剧增而成本翻倍增加时期,威高始终不忘让员工的工资涨一涨。在中国加速实现两个翻番、推进中国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威高也提出了职工平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两番的目标,促进全公司的活力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 
威高坚持以职工为本,完善内部关爱体系,建设了一个和谐幸福的企业大家庭。设立了威高基金,每年救助100名左右贫困职工。举办金秋助学活动,每年资助应届职工子女大学生,近年每年资助100人左右。每年拿出资金7000多万元,实施一日三餐免费。减轻职工负担,办理补充医疗保险,使患病住院职工享受更多报销优惠。温馨的生日蛋糕,为职工送上了美好祝福。丰富的文体活动,使职工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说,威高得职工之心,即得威高事业壮丽的前景。 
利益与体制永远相关。壮大发展,调整利益,必然涉及体制。早在建厂初期,威高就经历了由单一小厂到分厂、总厂的体制变革,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激励机制,集聚内力,夯实根基,增强发展后劲。1998年,跟随国企改革创新大潮,将乡镇企业改制为民营公司制企业,提高了企业发展活力。   
侠盗石川2000年,成立集团公司,发起设立威高股份公司,并在2004年上市,开辟了加快发展的崭新道路。2010年以来,探索股权改革,成立二级产业集团,并将其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调整股权并实施期权激励,首先激励高管层,明确权责利,提高了各公司经营积极性。经过多年的体制调整,目前威高有9个产业集团,且改制为股份公司,下设生产子公司60多个。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2:2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2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中国   企业   公司   人才   医疗器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