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余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借鉴法国和德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应遵循股权多元化和法制化原则。第一次世界大战地图
标签:国有企业;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作为我国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也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但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旧低下,仍然面临着严重的亏损。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法国、德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进行对比,从中到偏差和不足,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彼得沃克
王充市肆博览
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简要回顾
1.对我国国有企业的认识
国有企业是一种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其全部资产归全民所有,政府占有终极所有权。这充
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中所要求的全民所有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有企业逐步显现出体制僵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从我国建国以来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基本上都是由公有制经济构成。改革开放开始后,我国正式开始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放权让利的改革阶段(1978年~1984年),给予国营工业企业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让其留有更多的利润,向其征收固定资产税,并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第二阶段:两权分离改革阶段(1984年~1993年),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政府与企业职责分开。实行多种经营模式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点,推行股份制试点。第三阶段: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阶段(1993年~2003年),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四阶段: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阶段(2004年至今)。政府逐akgk271
步允许非公有制企业的进入石油、军工等重要产业部门,国有资本向公共事业、基础建设领域集中。
>丽池ceo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