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30年市场一兵

阅读: 评论:0

汪海:30年市场一兵
作者:江北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法制与社会发展·综合版》2011年第10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期
参考文献        2003年的一个秋日,美丽的西子湖畔迎来一特殊的客人,他们年龄最小的59岁,最大的年逾古稀,面对空濛山均是唏嘘不已。1988年,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评出20人,无一不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15年之后的西湖聚会,只有十位前来赴约,20人中,或已不在人世,或已退隐田园,或已锒铛入狱,或已不知去向,仍然活跃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前沿的,惟余汪海一人。 pci板卡
        军人出身的汪海,1976年出任双星集团前身青岛橡胶九厂的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83年出任党委书记,从带领职工背着鞋箱到市场上饭吃开始,与市场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近30年间,汪海执掌下的双星摸着石头过河,以敢为天下先著称,在国有企业中率先打破统配包销,率先由二产转三产,率先实行国有民营,率先进行低成本扩张,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尽了风头。
        对于汪海和双星,激赏者有之,贬损者有之,效仿者有之,报以冷眼者有之,然而一个
不争的事实是,自始至终从事传统制造业的双星,屹立市场近30年不倒,而且滚雪球般做大——资产总额从不足1000万元增加到60亿元;销售收入由不足3000万元增加到100亿元;由单一从事制鞋业,发展成为拥有制鞋、轮胎、机械、服装、热电五大产业的综合性制造加工业大集团。
        同样参加西湖聚会的马胜利,曾在上世纪 80年代后期先后吸收了横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100多家企业,组建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风头一时无两。但不到10年时间,这位国企承包改革第一人的巨型企业就分崩离析,被迫退休后,每月工资仅135元。马胜利在西湖聚会上反思说,国企改革有三大阻力——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官僚主义。阳性反应在那种环境下,是不可能成功的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可他或许没有注意到,坐在他身边的汪海恰恰成功了。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2:17: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企业   全国   胜利   市场经济   从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