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阅读: 评论:0

宜昌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2002年以来,宜昌市启动了以政府转让产权,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换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国企改革,经过几年探索和攻坚,取得了重要成果。宜昌市国企改革的经验为推进全省国企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借鉴和启示。
  一、改革的进展及主要成效
流动性缺口
  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宜昌市国资委的主导和大力推进下,宜昌市国企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2006年10月末,全市共有727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占国企总户数的98%,其中:退出国有控股地位的719户,占已改制企业的98.9%。已改制企业涉及国有资产总量150亿元,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11.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8.05%。共支付职工安置费25.52亿元。宜昌市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了五个促进:
  (一)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4.39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销售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50.1%;实现利税91.19亿元,同比增长96.11%,其中,实现利润59.11亿元,同比增长1.06倍。在大幅增长的高基数基础上,2005年、今年元至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产、销、利、税又保持了同步快速增长。
  (二)促进了优势企业的壮大。宜化集团通过改革改制,已成长为中国石化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代表企业之一。企业拥有总资产105亿元,下辖12家子公司,其中1家上市公司,4家中外合资公司,产品涵盖化肥、化工、热电、矿山开发四大领域30多个品种,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预计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枝江酒业集团通过管理层控股(占75%的股权)、国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造,活力倍增,连续7年稳居鄂酒首位,连续4年跻身全国白酒十强,2005年入库税收1.1亿元,今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入库税收1.35亿元。宜药集团、宜都机电、宜昌裕波、长江机床、三峡制药等一批企业改制后斥资进行项目投资,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了政企关系,大多数企业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职责权限精确量化的分级授权制度,摆脱了不论决策事项大小层层报批的繁杂程序,形成了科学决策、分权制衡、权责一致的公司治理结构,使董事会、经理层在决策权限内能够对投资、经营快速作出反应,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如三峡制药公司投资3100万元实施技改和GMP改造项目,从市场调研、技术评估到形成决议,只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
  (四)促进了用人机制转变。在改制中职工的身份全部由国家人变成了社会人,企业的用工和分配全部市场化。安琪集团完成5家子公司的改制后,企业创新用工和分配机制,按能力、贡献确定升迁计酬、进退去留,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凝聚力;同时公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现已达62%,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已成为公司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使公司保持了3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五)促进了出资人职责到位。宜昌在推进国企改革的同时,在全省市州中率先明确了国资委的出资企业,建立了三管合一的国资监管体系,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2005年,宜昌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16家,资产总额181.1亿元(其中:国有净资产40.9亿元)、占市直企业的90%,全年实现销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46%,净利润增长1.28倍。宜昌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户数虽然仅占市直企业极少数,但却聚合控制了包括各类资本在内的90%的企业资产,创造了市直企业的绝大部分收入、利润、税收和就业岗位,较好地发挥了国有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
  二、改革的主要做法
人与生物圈  宜昌国企改革之所以成效显著,主要是坚持了八个结合:
  (一)坚持进而有为与退而有序相结合,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宜昌市在国企改革中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产业和企业的性质分类实施,做到了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对宜化集团、交运集团、港务集团、商业银行、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安琪集团等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产业和骨干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引入增量资本,并继续保持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宜昌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置入优质国有资产4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了8%的国际标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力显著增强。宜化集团以成立初期3亿元的国有资本投入为基础,现已带动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聚合了105亿的资产。在对大中型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对优势不突出的国有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民营化改造,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前提下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活力。
传奇小子
热解焚烧炉阿荣旗一中  (二)坚持规范改制与灵活激励相结合,实现出资人、管理层、职工和谐共赢。宜昌市始终坚持规范改制,在推进中严把方案制定、清产核资、审计评估、债务重组、资产处置、职工安置六道关口,建立了由国资委主导的改革体制,制定了20多个操作规程和制度,由
出资人制定改革方案、市政府常务会或市委书记办公会审定方案,推行了资产债务处置集中审批、中介机构招标选聘、资产评估结果确认专家评审、资产损失核销公示、产权转让进场招标等制度,确保了国家和职工的利益。在规范改制的同时,坚持了以人为本,注重调动管理层和业务、技术骨干的积极性,推出了管理层收购、管理层增资参股等激励措施,实现了出资人、管理层和职工的共赢。枝江酒业、交运集团等企业通过管理层收购或参股,获得了长足发展。交运集团的改制完全按国办发〔2005〕60号文件规范操作,企业的场站使用权、运输线路权等无形资产全部纳入了评估范围,国有净资产评估增值9588.93万元。企业改制支付职工安置费后,国有资本保留6000万元,企业管理层以货币资金增资扩股2000万元。由于改制后的新公司保留了国有控股的地位,继续留用职工只需重签劳动合同而不需支付安置费,既转换了企业机制又减少改革的震荡,同时还降低了改革成本。改制后的新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元至九月,实现营运收入3.46亿元、利润1361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营运收入4.6亿元、利润1800万元,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居全省市州同行业第一位。
  (三)坚持理顺产权与创新管理相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宜昌市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首先抓住了理顺产权这个核心,明确了产权主体,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
少数企业还引入了独立董事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同时,一些改制企业还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组织结构,重组业务和管理流程,大力推进管理现代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宜化集团创造了与产权结构相适应的统分结合扁平化管理模式,即五统一,四监管的管理模式:财务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工程投资统一、人才资源统一和加强非生产性开支监管、招投标监管、分析化验监管、安全监管,强化了对分公司、子公司的投资经营风险控制,确保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2:0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2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改制   职工   集团   实现   宜昌市   公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