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理论成果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中国红歌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小青龙汤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所以,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之后,中央宣传部根据中央要求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社会历史飞速发展的必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阈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下面具体讲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相互激荡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国际范围看,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科技革命创造的良好机遇,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加速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换代升级,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迅速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避免重蹈落后挨打的覆辙,是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另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陷入低潮。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已处在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最前沿。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虽然没有变,但霸权主义和列举法强权政治(如美国)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911),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力量对比也不平衡,我们将长期面临西方某些敌对势力分化和和平演变的巨大压力。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会长期存在并且异常复杂。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加入WTO,在世界市场中竞争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这既给我们党实现其先进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也给党领导国家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向新世纪,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和传播越来越成为各国交往的重要内容,文化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冲突的一个方面。如何巩固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在大力吸收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坚决抵制有害文化的侵蚀、污染,促进我国文化在21世纪的全面繁荣,需要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
(2raf)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从国内范围看 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就业岗位、利益关系、思想观念等的多样化以及这种变革和多样化的进一步发展,给我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也给我们党继续执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满足人民众日益提高的多方面需要,改进党和国家的工作制度、领导方式,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建设道路,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些问题迫在眉睫。解决得不好,人民不满意,党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03年高考作文(3)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变化新任务。
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队伍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时期。特别是从现在起的十几年里,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领导岗位。党的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在一部分人那里也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漂浮、生活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