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电子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

阅读: 评论:0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电子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第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重要性1:建立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该研究领域必须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二是必须有指导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是必须着力开展实际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它是不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专门内容的概括和抽象,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内因、本质和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荒芜了的花园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3: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这是因为:
    ①:思教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都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使人们从“现有”向“应有”的转变。
    ②这一特殊矛盾贯穿在思教的全过程及各方面,是思教的存在形式。
我是电影通
    ③这个特殊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1: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其特有的一系列范畴、概念为骨架而构成的知识体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有两类,一类未区分层次,只是探讨有那些主要范畴;
    另一类则认为应区分层次,如思教学的基本范畴、重要、具体范畴等。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教学范畴包括广义和狭义。从广义而言,是指反应和概括死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方面、关系、本质、特性的所有基本概念;
    从狭义而言,仅仅研究那些反应和概括思教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一般从狭义上研究。 白嘉轩
    2:思教学范畴与思教规律的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都是思教本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都是人们认识思教的思维形式,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认识思教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结晶,又都是人们进一步的实践和深化对思教的认识提供认识
工具。但,思教规律对思教本质联系反应的更完整和深刻,而思教学范畴则从某一侧面、某一环节上反应四角的某系本质联系。 圈疗
    3: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和结构第一,按思教范畴的性质、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和关系范畴。①实体:反应思教客观内容、实在基础和各个环节。②属性:反应思教内在本质联系所规定的特点、属性和功能性的。③:反应思教各种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联结关系和综合联系等普遍关系的。
    第二,按思教学范畴作用大小不同,分为基本范畴、重要范畴和据具体范畴。
    第三,按在范畴体系中高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思教学的高层、中层次和低层次范畴。
    4: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考察纵向关系。研究范畴之间的纵向关系,目的在于从动态上弄清各种范畴运行和发展的历史链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化。①主从关系。②组合关系。③连锁关系。④互补关系。
太仓实验小学    考察横向关系,目的在于从静态上弄清各个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即弄清范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5: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征和功能(1)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①客观性②流动性:我们把思教学范畴的发展性、相对性、辩证性统称为流动性。第一,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思教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认识能力的提高,不仅会丰富已有的思教学范畴的内容,而且还会提出和增加新的范畴。第二,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思教时间的深度、广度的相对性、有限性的制约,作为主观反映的思维形式的思教学范畴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第三,思教学范畴的辩证转化也反映了它的暂时性、过渡性和渗透性。③抽象性:思教学范畴的形成是在分析思教的矛盾运动中,从感性的具体到科学的抽象,对矛盾运动的性质、属性、特征概括出最简单的规定、压缩性的基本概念。④阶级性。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功能①认识功能。首先,表现为规范思教学科的理论知识。其次,是认识和揭示思教的本质和规律。再次,是开拓人们的思维,起着思维再生产的作用。②方法功能。首先,它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其次,它体现认识运动中个别和一般的各个思维环节。再次,它激发思维的超越,为学科理论知识宝库增值。③构建功能。首先,它能指导人们构建思教学科的理论体系。其次,它是构建思教学科体系的基本条件。最后,它是思教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基本范畴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作系统研究的仅见徐志远所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研究》一书。徐志远2002年初提出:“思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结果范畴和终点范畴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他提出,起点范畴是思想和行为,中心范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介范畴是四对即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结果范畴是内化与外化,终点范畴是个人和社会。
>关键时刻20120920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0:2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0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思想   政治   研究   教育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