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五章 过现象认识本质 同步练习旧人教版高二下

阅读: 评论:0

第五章 过现象认识本质 同步练习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因为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取得成功取决于正确的价值观
2. 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布鲁诺说:“感觉纵然是完善的,也决不会不含有某种混乱”。这个论断给我们哲学启示是            (  )
A.认识事物时必须撇开事物的现象      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获得正确认识必须从理性认识开始    D.获得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结束
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的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受其世界观的影响
B.亲身经验只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错误正确的过程
4.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
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对“两个趋向”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这表明                (  )
偶氮二甲酰胺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B.只有通过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C.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D.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观书有感》启示我们    (  )
A.多读书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感性认识多了,就会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
D.认识要不断发展
山萘酚
打火机组装
6. 杜牧《阿房宫赋》云: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六国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说明            (  )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是肤浅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
C.认识现象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
D.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7.2020年“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搭载了农作物品种返回地面。它们经过太空旅行后,极有可能发生有利于农业品种的变异,对提高农作物育种效率,提高农作物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能产生重大的影响(  )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荀子曰:“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规划)。回答8~9题:
8.荀子的这句话表明                (  )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B.现象掩盖事物的本质
C.要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9.我们要不受蒙蔽而明大理,就要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掌握感性材料  ③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④
10.“感觉纵然是完善的,也绝不会不含有某种混乱。”这就是说        (  )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
D.感性认识往往是凌乱的、肤浅的、不真实的
11. 任何认识必须首先从感觉开始,这是因为            (  )
A.辩证法总是以唯物论为基础        B.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D.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够更为深刻地感觉
12.俗语说“一叶知秋”、“一燕知春”。这说明            (  )
A.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
B.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C.发挥思维的作用,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D.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事物唯一可靠的思维方法
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从哥白尼到牛顿,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精心建立起了经典物理学的科学大厦,把一个看似杂乱无序、令人眼花缭乱的自然界整理成井然有序、准确可靠的科学世界。人们为之自豪,为之陶醉。可是,接着的两个著名的物理实验:迈克逊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给晴朗的物理学天空投下了阴影,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这两个实验现象。正在这时,一个只有26岁的青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的论文,提出了“相对时空”的概念。紧接着一批年轻的物理学家建了量子力学新的物理科学解释了经典物理学解释不了的现象科学是一门学问,它能使这一代的傻瓜超越上一代的天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家萨缪尔森说得更直接:“科学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葬礼而前进。”回答13~15题。
13.从物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  )
A.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客观世界本身是复杂的
C.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科学的
D.经典物理学是对现象的认识,相对论才是对本质的反映
14.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  )
A.彻底否定了经典物理学          B吴有松事件.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的本质
C.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否定          D.是对经典物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15.“科学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葬礼而前进。”这说明        (  )
廉洁指数A.旧的学说一定要灭亡            B.认识总是要发展的
C.要彻底否定以前的认识          D.没有破坏就没有建设
16.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是            (  )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0:1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07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认识   事物   现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