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高阶方案哲学专题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阅读: 评论:0

202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阶方案
哲学专题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知识体系】
【必备理论清单】(要求学生自主会背、会写、会用)
【编者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应教材第二单元“追求真理”部分,具体来说就是第六课。在明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人怎样认识世界。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即自然与社会)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 、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4)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的直接经验,也可以是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
2.实践及其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有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特点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发展的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必悟真题】(真题至少悟三遍以上)
1.(2020·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深受好评。这表明
东北9省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审美标准具有客现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深受好评,体现了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符合题意。极富中国特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徽右下角的“中国昆明”印记,既表明了本次COP15办地,也展示了独具特的中国印章文化;会标运用甲骨文作为设计背景,由山水林田草、花鸟虫鱼等文字组成,这些都体现了文艺创作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符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此“艺术作品不具有客观内容”的说法是错误的,错误。“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说法错误,因为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价值会发生变化,排除。故本题选A。
2.(2020·新课标全国卷)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爱宝贝亲子论坛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人
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
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这说明新的学说与经济现实并不完全同步,反映了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符合题意。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不仅能追溯事物的过去,复制事物的当前,还能预测事物的未来,因此“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说法错误,排除。
实践决定认识,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因此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马克思主义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这表明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符合题意。来源于现实的理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不一定都具有真理性,中学生数理化排除。故本题选B。
3.(2020·新课标全国卷3)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韦伯定律
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发现来源于实践,错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由题意知,门捷列夫依据元素周期表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一些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在这一科学原理的指导下,他展开了科学研究并在实验中逐一证实了他的推断和预言,这体现了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题意知,门捷列夫展开了科学研究并在实验中逐一证实了他的推断和预言,这表明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错误。故本题选C。
4.(2020·山东卷)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这告诉我们的是
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特征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解析】由题意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这揭示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脱离实际,脱离实践,没有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此不属于真理,故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说法有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以正确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单片机控制交通灯说法有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2020·江苏卷)“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送芳香。”这一民谣成为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
坏小孩定理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发展必须对人民众负责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没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排除。材料强调,在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深入基层,帮扶贫困众脱贫致富,这说明发展必须对人民众负责,正确该民谣是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这说明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潜移默化强调的是不知不觉,润物细无声,可见,材料没体现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排除。故本题选C。
6.(2020·天津卷)1979年,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从此“小康”被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重要阶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体现了
A.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B. 认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 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
D. 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解析】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A说法错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B说法错误。真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而不是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C说法错误。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明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随着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深化和发展,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8.(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习近平告诫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表明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求,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的“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说法错误,且直接经验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9.(2019·浙江4月)入侵物种水花生的蔓延导致洪湖水质恶化、鱼蟹死亡。在相继使用物理和化学手段防治水花生蔓延的努力失败后,当地政府在专家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引进专食水花生的叶甲,终于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这表明
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认识
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
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事物的发展程度制约了人们的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人们在相继使用各种方法失败后,最终引进的叶甲解决了相关的问题,说明了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说法正确;通过实践,人们逐渐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了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说法正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且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①④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本题选择C。
10.(2018·天津卷)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0:1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07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实践   认识   具有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