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1 设 计
1.1 建筑节能设计应按照《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1466等有关现行规范、标准设计。 1.3 设计文件应对建筑节能工程选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提出明确的要求,设计选用节能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材料的防火要求。 1.4 外保温工程的密封与防水必须有构造设计图和节点详图。
1.5 外墙装饰优先选用弹性涂料饰面层,饰面层不宜粘贴面砖。当必须采用粘贴面砖饰面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世界末日论
1.6 当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采用饰面板开缝安装时,保温层表面应具有防水功能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1.7 外墙外保温设计应明确外墙基层抹灰要求,并应对外门窗四周、外墙细部做好防水保温细部设计,并出具节点详图。
1.8 凸出外墙的腰线、凸窗、屋顶挑檐等突出构件应进行防水保温设计,并出具节点详图。
2 材 料
2.1 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2传染病评价 保温系统的材料应采用厂家成套供应的产品,并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系统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稳定性;保温系统材料的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有效期内材料系统型式检验报告,材料进场后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否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3 外保温系统的饰面层宜采用涂料饰面,涂料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弹性涂料,并与保温系统相容,其腻子应选用柔性防水腻子,且与涂料应匹配。
2.4 现场拌制的保温材料必须依照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现场计量。
3 施 工
3.1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
3.2 除采用预置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外门窗框、进户管线及墙上预埋件和预留洞口等应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3.3 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基层墙面应清理干净,外墙面的爬架孔洞、对拉螺栓孔洞、脚手架连墙件处孔洞等应填实修补完成。
3.4 外墙外保温系统基层的平整度偏差应控制在4mm以内,板类保温材料的粘贴方式要满足设计要求的错缝及套割规定,抗裂砂浆的厚度应均匀一致且满足规定,外墙转角处及门窗洞口要按标准规定增设加强网,抗裂砂浆的热镀锌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应位于抗裂砂浆外侧1/3处。
3.5 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与面层应粘结牢固,严禁空鼓、裂缝。
3.6 外保温施工不得在雨天作业;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风力不得大于5级;喷涂硬泡聚氨酯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风力不应大于4级。夏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3.7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
1 聚苯板应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陈化42d或60℃蒸汽养护5d后方可上墙使用。
2 胶粘剂、抹面胶浆的配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进行,并应根据施工情况控制拌制数量。
3 聚苯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不得出现通缝,墙角处应交错互锁,门窗洞口四角处不应有拼接缝,应采用整块聚苯板切割成形,且板接缝距离角部不小于200mm。
4 粘贴聚苯板时,应选择适当的粘贴方式,并严格控制贴板的平整度和板缝间隙。聚苯板与基层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松动、空鼓和虚粘现象。
5 对需要设置辅助锚固件的聚苯板,锚栓数量、锚固深度及锚固间距应满足设计或相关规定的要求。
6 聚苯板粘贴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抹面层的施工,并严格控制抹面胶浆层的厚度、增强网的铺设位置及其搭接宽度。
3.8 硬泡聚氨酯保温系统
1安吉斯媒体 聚氨酯防潮底漆应喷刷均匀,无透底现象,不得漏喷。
2 门窗洞口侧边、装饰线条等处粘贴的聚氨酯预制件,应粘结牢固,粘贴涂胶面积不小于预制件粘结面面积的40%,不得出现翘起、脱落等现象。在预制件粘贴24h后钻孔,钉入锚栓,钉头不得超出板面,每个预制件不少于2个锚栓。
3 聚氨酯喷涂的压力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每次喷涂发泡厚度宜控制在10mm以内。
4 在保温层喷涂后约4h即可进行喷刷聚氨酯界面砂浆,聚氨酯界面砂浆应喷刷均匀,无透底现象。
3.9 当采用预置保温板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时,保温板的安装位置应正确、接缝严密,保温板在浇筑过程中不得移位、变形,保温板表面应采取界面处理措施,与混凝土粘结应牢固。
3.10 外墙面砖作为保温系统面层时,应进行粘结强度检测。
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8.1 设 计
8.1.1 目前,我省住宅工程节能设计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设计文件中节能设计构造做法和细部节点详图不足,保温节能措施不到位,易造成住宅工程外墙及屋面渗漏,本条对住宅工程节能专项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
8.1.3 国家对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做出了规定,设计文件应明确说明建筑节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并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科萨诺维奇
8.1.4 需要进行密封与防水构造设计的主要部位包括:各类变形缝处、预制墙板相接处、
外保温系统与不同材料相接处、基层材料改变处、门窗洞口周边处、穿墙洞口处,勒脚、女儿墙、挑檐、雨篷、阳台等处的尽端处。对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包括窗台、女儿墙、阳台、雨篷等有可能积水或积雪的部位,其表面应增设防水层。
8.1.6 当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采用饰面板开缝安装时,要求保温层表面应具有防水功能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主要是防止保温层浸水失效而产生渗漏。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8.1.8 无氰镀银本条强调保温节能设计及防渗漏设计易忽视的区域,要求设计文件明确细部做法。
8.2 材 料
8.2.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保温隔热材料的主要热工性能和燃烧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本条规定,主要依靠对各种质量证明文件的核查和进场复验。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核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构件的型式检验报告等。对有进场复验规定的要核查进场复验报告。本条中除材料的燃烧性能外均应进行进场复验,故均应核查复验报告。对材料燃烧性能则应核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对于新材料,应检查是否通过技术鉴定,其热工性能和燃烧性能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应该注意,当上述质量证明文件和各种检测报告为复印件时,应加盖证明其真实性的相关单位印章和经手人员签字,并应注明原件存放处。必要时,还应核对原件。
8.2.2 外墙保温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组成的各相关层不仅要求柔性渐变,而且应有一定的相容性、协同性,形成一个复合整体。因此,外墙保温系统的组成材料应由系统材料供应商成套供应,系统供应商应对外保温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作出规定,并最终对整套材料负责。系统材料应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以保证体系材料的匹配性,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8.2.3 饰面层材料的选用非常重要,应具有良好的防水及抗裂性能,既要考虑建筑效果,又要考虑安全性、面材与保温层的粘结力、面层裂缝等因素,因此,优先选用弹性涂料。
8.3 施 工
8.3.2 除采用预置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对所有墙面以及需要实施保温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督促各有关单位办理工序交接手续,以保证不会由于工序安排颠倒的原因对保温层造成破坏。
8.3.3 基层墙面的有效处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必须做到平整、坚实、清洁。基层处理完毕后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8.3.6 环境温度过低时影响聚氨酯发泡效果,低于10℃时,泡沫易从墙体上脱落、起鼓,且泡沫密度明显增大,因此,硬泡聚氨酯保温系统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在阳光曝晒下或在高温天气下进行面层施工,面层保水性能不足,将导致面层失水过快引起开裂,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护。
8.3.7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
1 EPS保温板在自然环境中的自身收缩变形时间长达60d,由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陈化42d或60℃蒸汽养护条件下陈化5d后的自身收缩变形已达到99%以上,因此要求EPS聚苯保温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42d或60℃蒸汽养护条件下5d后方可上墙使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常出现聚苯保温板陈化养护时间较短,造成上墙后继续收缩,且收缩应力均集中在板缝处,从而在板缝处产生裂缝导致渗漏。
2 胶粘剂或抹面胶浆的严格配制和搅拌是保证聚苯板粘结强度的重要保证。调制成的胶粘
剂的稠度以易施工、不流淌为度,确保聚苯板粘贴在墙面上时不致滑落。每次调制好的胶粘剂应在2h内用完或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3 粘贴聚苯板一般从底部开始,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设,竖向错缝1/2板长,不得产生通缝。粘贴前应进行排版设计,在门窗洞口四角处不得拼接,应根据现场放样采用整块板切割成形,以防止在四角处产生裂缝而渗漏。
4 聚苯板与基层的粘贴是聚苯板薄抹灰保温系统施工的关键工序,为确保粘结强度,同时可消除由于板后空腔而产生的负风压问题,建议采用满粘法,即聚苯板粘贴面全部涂上胶粘剂。如不采用满粘,当设计为涂料饰面的,应保证涂胶率不小于40%,采用面砖饰面的,涂胶率不小于60%,且聚苯板粘贴面的四周应涂上不小于50mm宽的粘接胶浆。
聚苯板涂胶后应及时粘贴,粘贴时应轻揉滑动就位。聚苯板对头缝应挤紧,并与相邻板齐平,胶粘剂的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5mm,贴好后应立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粘结剂。聚苯板板间缝隙不应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mm,聚苯板粘贴牢固后,板缝大于2mm时应切割聚苯板条将缝隙填实,板条不得粘结,对板间高差大于1mm的部位应打磨平整。
5 一般情况下,涂料饰面的聚苯板的粘贴不需要增设辅助锚固件,但粘贴高度在20m以上的EPS板,应采用辅助锚固件固定,锚栓的数量、锚固深度及锚固间距均应符合设计、产品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关标准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不宜少于4个,锚栓应安装在胶粘点上,锚栓在基层内的有效锚固深度应不小于60mm。当粘贴XPS板时,应从首层开始采用锚栓加固,锚栓数量、锚固深度及锚固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为面砖饰面,粘贴EPS板或XPS板时,均应从首层开始采用锚栓加固,锚栓数量、锚固深度及锚固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锚固数量每平米不宜少于6个,锚栓应钉在钢丝网外,宜均匀分布,靠近墙面阳角的部位可适当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