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复合板外墙外保温技术交底记录

阅读: 评论:0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一、施工准备
1.1  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应进行以下技术准备:
  1 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熟悉施工现场,了解材料性能,掌握施工要领。
  2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尤其是没有做过复合硬泡聚氨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队伍,要结合做样板墙,掌握操作要领后,再展开大面积施工。
  3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1.2  材料准备:
1.2.1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1的要求
表1.1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指标
          项        目
指        标
试验方法
耐候性
外观质量
无可渗水裂缝,无粉化、空鼓、起泡、剥落现象
JGJ 144或
JG 149
系统拉伸粘结强度,MPa
≥0.10
抗冲击强度,J
普通型
≥3.0
JG 149
加强型
≥10.0
不透水性
试样防护层内侧无水渗透
水蒸汽湿流密度(包括外饰面),g/(m2·h)
≥0.85
24h吸水量,g/m2
≤500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耐冻融(30次)
无空鼓、剥落现象,无可渗水裂缝,粘结强度≥0.10MPa
JGJ 144
热阻m2·K/w
应符合设计要求
注:标准环境下养护7d,之后进行三次循环,循环条件为(1)在试验环境条件下的水槽中浸泡24h,试样防护层朝下浸在水中,浸入深度为3 mm~10mm;(2)在(50±5)的条件下干燥24h。完成循环后,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下再放置24h后,防护层朝下平稳地浸入室温水中,浸入水中的深度为3mm~10mm,浸泡3min后取出用湿毛巾迅速擦去试样表面水,用天平秤取试样的初始质量,然后再浸水24 h后测定试样浸水后质量。
1.2.2.复合板出厂前应在室温条件下陈放不低于14d,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
1.3的要求。
表1.2复合板技术指标
项 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复合板芯材
表观密度,kg/m3
≥32
GB/T 6343
导热系数(25℃),W/(m·K)
≤0.024
GB/T 10294或GB/T 10295
尺寸稳定性,%(70±2℃)
≤1.0
GB/T8811
吸水率,%
≤3
GB/T 8810
弯曲变形,mm
≥6.5
GB/T 8812.1
燃烧性能
B1
GB 8624-1997
厚度
不低于设计厚度
——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复合板
燃烧性能
A级
GB 8624-1997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
≥0.10
GB 50404
表 2.3 复合板尺寸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值
试验方法
长度,mm
±2.0
GB/T 6342
宽度,mm
±2.0
厚度,mm
+2.0
0.0
对角线差,mm
3.0
板边平直度,mm/m
±2.0
板面平整度,mm/m
2.0
1.2.3.胶粘剂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4的要求。
表1.4 胶粘剂技术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MPa
常温常态
≥0.6
JGJ 144
耐水
≥0.4
拉伸粘结强度(与复合板),MPa
常温常态
≥0.10
耐水
≥0.10
可操作时间,h
1.5~4.0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1.2.4 抹面胶浆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5的要求。
表1.2.5  抹面胶浆技术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现代心理学史
试验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与复合板),MPa
常温常态
≥0.10
JGJ 144
耐水
≥0.10
耐冻融
≥0.10
压折比
≤3.0
GB/T 17671
抗冲击性
3J级
JC/T 993
吸水量,g/m2
≤500
可操作时间,h
1.5~4.0
JGJ 144
1.2.5 玻纤网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6的要求。
表1.2.6 玻纤网技术指标
项  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单位面积质量,g/m2
≥130
GB/T9914.3
耐碱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
≥750
GB/T7689.5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50
断裂伸长率(经、纬向),%
≤5.0
1.2.6 锚栓塑料圆盘直径应不小于60mm,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7的要求。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3gpp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表1.2.7锚栓技术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A类基层墙体
B类基层墙体
C类基层墙体
D类基层墙体
E类基层墙体
抗拉承载力标准值,kN
≥0.60
≥0.50
≥0.40
≥0.30
冷管≥0.30
JG/T 366
注:当锚栓不适用于某类基层墙体时,可不做相应的抗拉承载力标准值检测;
A类:普通混凝土基层墙体;
B类:实心砌体基层墙体,包括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以及轻骨料混凝土墙体;
C类:多孔砖砌体基层墙体,包括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多孔砖砌体墙体;
D类:空心砌块基层墙体,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
E类:蒸压加气混凝土基层墙体。
1.2.7 与外墙外保温系统配套的柔性腻子和建筑涂料等饰面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还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相容。
1.2.8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远离火源。保温材料宜在库(棚)内存放,注意通风、防潮,严禁雨淋。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盖。
1.2.9材料应分类存放并挂牌标明材料名称。
二、 主要机具
磅秤,电动搅拌器,电锤(冲击钻),裁刀,自动(手动)螺丝刀,剪刀,钢丝刷,扫帚,棕刷,开刀,墨斗,抹子,压子,阴阳角抿子,托线板,2m靠尺等。
审核人
rfq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三、  作业条件
  3.1  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应拆除空调、窗护栏、雨落管等附着物,并妥善保管,施工后恢复或更换。伸出外墙面的各种落水管、进户管线等的预埋件、连接件应安装完毕,并预留出保温层的设计厚度。
  3.2  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应拆移附着在外墙的线路,在建筑物周围设立支撑保护,施工后恢复。
  33  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外门窗应已改造安装完毕,作业门窗口内应已完成防火封挡。
  3.4  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风力不大于5级,雨天不得施工,严禁冬季施工。夏季施工时,施工面应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可在脚手架上搭设防晒布,遮挡墙面。如施工中突遇降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施工面。
  3.5  专用外脚手架搭设应牢固,并经安全验收合格。
四、工艺流程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4.1 检查基层墙体表面质量,并按以下方法进行基层处理:
1 在对墙面状况进行查勘的基础上,应对原墙面上由于拆除、冻害、析盐、侵蚀所产生的损坏进行修复;
2 油渍及污染部分应进行清洗;
3 墙面的缺损和孔洞应用聚合物砂浆填补密实;
4 墙面上起鼓、开裂的砂浆应清除;
5 不平的表面应用聚合物砂浆抹平。
4.2对基层墙体表面进行验证检测,按公式4.3.3进行计算验证,确认其与所用胶粘剂达到应有的粘结强度。即
F=B·S≥0.10N/mm2(式4.3.3)
式中,F——应有的粘接强度,N/mm2
B——基层墙体与所用胶粘剂的实测粘接强度,N/mm2
S——粘结面积率。   
如粘接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应根据实测数据采取界面处理、加设锚栓等联结方案。
4.3 在阴角、阳角和墙面适当部位固定钢线以测定基层垂直误差,作好标记并记录;在每一层墙面上适当的部位(窗台下方)拉通长水平线用以测定基层平整度误差,做好标记。如设计要求在复合板的起始位置安装托架,应按图4.3.4要求安装。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star264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4.4 按配比要求配制复合板专用胶粘剂,配制时应严格计量,并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的配制量宜在60min内用完。拌好的胶粘剂应注意防晒避风,超过可操作时间后不准使用。
4.5 在粘贴复合板前,对复合板安装起始部位及门窗洞口、女儿墙等收口部位进行预粘翻包(包边)玻纤网,网宽为复合板厚加200mm,长度根据该点具体情况确定。玻纤网翻贴时将其与加强网布重叠的部分沿45o方向裁掉。翻包玻纤网翻过来后应及时粘到复合板上。
4.6复合板粘贴应由下到上顺序施工,排板按水平顺序进行,上下应错缝粘贴,阴阳角处应进行错茬处理;聚氨酯复合板的拼缝不得留在门窗口的四角处,整块墙面的边角处复合板的尺寸应不小于300mm
4.7 复合板可采用点框法和条粘法粘贴。平整度好的墙面可采用条粘法,平整度相对较差的墙面宜采用点框法,采用点框法施工粘结面积率不得小于50%。粘贴复合板时,用抹子在复合板上涂抹胶粘剂,将复合板粘贴在基面上,轻柔均匀挤压板面,用托线板检查平整度。每粘完一块复合板,用2m靠尺将相邻板面拍平,拼缝高差应不大于1.5mm,并及时清除板边缘挤出的胶粘剂。复合板应挤紧、拼严,严禁上下通缝。局部不规则处粘贴复合板可现场裁切,切口与板面垂直,切割后应在断面处做封闭处理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4.8 门窗洞口四角处应加铺400mm×200mm的玻纤网,位置在紧贴直角处沿450方向(见图4.3.9);增强玻纤网置于大面玻纤网的里面。
4.8 门窗洞口四角处应加铺400mm×200mm的玻纤网,位置在紧贴直角处沿450方向(见图4.3.9);增强玻纤网置于大面玻纤网的里面。
   
4.3.9  门窗洞口玻纤网加强图
4.9 复合板粘贴24h后可进行锚栓安装。按设计的锚栓布置图的位置打孔,打孔深度依设计要求,塞入胀塞套管,拧入或敲入锚栓。锚栓压盘应紧压复合板,但不应破坏复合板的复合层。
4.10复合板粘结完毕24h及锚栓施工完成后,且通过监理的验收合格后可进行抹灰施工。先在板面均匀涂抹约2mm的抹面胶浆,同时将翻包玻纤网压入胶浆中。在抹面胶浆可操作时间内,将玻纤网贴于抹面胶浆上。网格布应从中央向四周施抹涂平,严禁玻纤网褶皱。铺贴遇有搭接时,水平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垂直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 阴阳角宜采用角网增强处理,角网位于大面玻纤网外侧,不得搭接(见图4.3.11)。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血淋巴技术交底记录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金吉华冠苑会所工程
交底日期
2014年4月14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外墙外保温
交底提要
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三作业条件、四操作工艺、五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七应注意质量问题
图4.3.11 角网设置示意图
4.11 在抹面胶浆凝结前再抹一道抹面胶浆罩面,厚度1~2mm,以仅覆盖玻纤网、微见玻纤网轮廓为宜。抹面胶浆表面应平整,玻纤网不得外露。抹面胶浆总厚度控制在3mm~5mm。
4.12抹面胶浆施工间歇应留置在伸缩缝、阴阳角、挑台等自然断开处,方便后续施工的搭接。如需在连续墙面上停顿,面层砂浆不应完全覆盖已铺好的玻纤网,需与玻纤网、底层砂浆呈台阶形坡茬,留茬间距不小于150mm,避免玻纤网搭接处平整度超出偏差。
4.13 首层与其它需加强部位,应按4.3.11要求在抹面层抹面胶浆完成后加铺一层玻纤网,并加抹一道抹面胶浆,抹面胶浆总厚度控制在5mm~7mm。
4.14待抹面胶浆基面达到饰面施工要求时进行外饰面作业,具体施工方法按相关施工标准进行。
五、质量标准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本文发布于:2023-07-04 22:0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03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进行   玻纤网   复合板   胶浆   基层   抹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