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
多行业融合打造“博物馆+”作者:孟凡晖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22期 摘 要:近年来,博物馆业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甚至成为“网红”,常居于网络热搜榜上。这主要因为博物馆业跟上了网络信息大发展的潮流,并融合其他行业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有创意、专业性强的“博物馆+”产品。探析博物馆近些年的“网红”之路,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打造健康的“博物馆+”新业态,促进博物馆业的持续发展。大旗文学
雪帆
关键词:博物馆;“互联网+”;“网红”;“博物馆+” 全面5G的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回顾近年来新“网红”——博物馆业火速“蹿红”的过程及高关注度下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博物馆从业者,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博物馆+互联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新媒体”等新业态形式下展览陈列的策划思路和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1 从“互联网+”开始的博物馆“网红”路
中国环球电视网
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4G技术带来的各移动终端间高速、强劲且稳定、高度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互联网+”显著推动了一些行业的发展,使这些行业焕发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所谓“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机械式叠加,而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出新的业态。博物馆作为传统的文化教育场所,在这波“互联网+”的热浪中并未掉队,甚至跳脱出厚重、枯燥等既往观念中的标签,一跃成为新“网红”。
钻机导管 互联网这股东风给博物馆首先带来的是打破了传输信息的时空限制,观众不需要踏足博物馆就能欣赏到馆内藏品。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于2012年1月4日上线了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天文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6家博物馆首批上线,通过文字、图片、立体flash等方式,全面展示各家博物馆的权威信息和独家藏品。到2019年10月,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已上线291家博物馆,收录1684家博物馆,参观人数达1.09亿人次①。随着数字科技的大发展,展示手段也扩展到录音解说、全息3D、虚拟漫游等更能使观众身临其境的方式上。除了进驻统一性数字博物馆平台,已对馆藏展品数字化的博物馆通常也会在上开设数字虚拟博物馆。不少博物馆还推出官方APP,让观众手持智能手机即可参观虚拟展馆,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相关信息。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APP“每日故宫”,每天甄选馆藏精品详细展示。用户可多角度放大欣赏精品文物,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并且按专题搜索欣赏同类藏品。又如“故宫展览”APP,用户进入应用后,可以根据日期、状态等多种方式筛选、寻自己喜欢的展览。选择在线观展的VR模式,随着手机和观众头部的移动,画面内容随即发生改变,凝视箭头完成转向,仿佛身临其境按照观展线路现场参观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