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黄石矿冶文化虚拟博物馆设计方案

阅读: 评论:0

黄石矿冶文化虚拟博物馆
sqlite3一、系统软件结构
二、系统模块绿衣文化黑骐
2.1 系统模块
系统共分为八大模块,即开篇、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安徽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大冶铁矿天坑遗址、江西德兴矿冶遗址、古代矿冶文化虚拟展馆、黄石近、现代矿冶文化虚拟展馆以及结束篇。
2.2 模块内容
2.2.1“开篇”模块
本系统的引入模块以及选择模块。
引入模块通过时空转移的动画将游览者的思绪带入到长江中下游矿冶文化的发生地,为后面的内容展示做好心理铺垫。
选择模块为通往六大展示模块的窗口。游览者可通过三维沙盘进行选择性的游览。2.2.2“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和“大冶铁矿天坑遗址”
同属于黄石古矿遗址,它们之间为并列关系。
2.2.3“安徽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和“江西德兴矿冶遗址”
同属于古矿遗址。与黄石古矿遗址一起展示,代表长江中下游古矿冶文化遗产。
2.2.4“古代矿冶文化虚拟展馆”和“黄石近、现代矿冶文化虚拟展馆”
同属于虚拟展馆部分。
“古代矿冶文化虚拟展馆”侧重于古代矿冶相关的内容,例如古人矿、采矿、冶炼的技术,出土的遗址、文物等等。
孔燕松 孔瑶竹
“黄石近、现代矿冶文化虚拟展馆”侧重于机械化生产以后的黄石矿冶发展历史,以及现在的黄石古代矿冶文化、黄石矿冶文化的成果等内容的展示。
2.2.5 结束篇
分级授权当游览结束时,系统播放结束动画,与开篇呼应,完整系统内容。
2.3 模块设计
2.3.1 “开篇”
系统启动后自动播放,同时也是系统主选择窗口。由一段时空穿梭的相机动画和三维沙盘组成。
2.3.2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灰姑娘的春天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游览线路图
主要展示“尾矿库观景台—冶炼馆—复原冶炼炉区—古铜矿遗址馆—商周采矿遗址二号点”这一游览线路,以及该线路上的遗址、文物以及景观等内容。
铜绿山古铜矿采矿遗址
2.3.3 “安徽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安徽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主要展示安徽铜陵金牛洞区域的古采矿遗址以及周边景观等内容。
2.3.4 “大冶铁矿天坑遗址”
大冶铁矿天坑遗址游览线路图
主要展示日出东方广场、84水平观景台(亚洲第一天坑)、观景亭、井下探幽等内容,以及该线路上的遗址、文物以及景观等内容。
大冶铁矿天坑遗址
游览者在游览过程中,也可手动选择游览“江西德兴矿冶遗址”中的古矿矿场等内容,便于游览者对比了解大冶铁矿天坑的不同之处。
2.3.5 “江西德兴矿冶遗址”
主要展示金山园区的宋代岩金开采体系、大坞古选场,银山园区的银山采银遗迹体系、铁石山冶银遗址,铜山园区的孔雀山采铜遗址、兴利场湿法炼铜遗址。
江西德兴矿冶遗址
2.3.6 “古代矿冶文化虚拟展馆”
负质量
古代矿冶文化虚拟展馆设计参考
本展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青铜鼎,从空中俯瞰,展厅就像一个铜鼎,展厅内部的隔墙等,就是铜鼎上面的花纹,整体设计自然融入古代矿冶文化的元素。

本文发布于:2023-07-04 20: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00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遗址   文化   虚拟   内容   展馆   采矿   游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