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识 | 中文名: 英文名:Hydrofluoric Acid 分子式:HF 分子量:20.21 |
理 化 性 质 | 外观与性状:无有毒气体 主要用途:作为氟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生产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含氟医药,用它生产的氟化铝和冰晶石是炼铝工业必不可少的助剂,它还是炼油厂的烷基化触媒、钢铁厂的不锈钢清洗剂。 熔点(℃):—83.38 沸点(℃):19.4 相对密度(水=1):0.987 相对密度(空气):1.27 溶解性:易溶于水 |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 燃烧性:不然 建规火险分级: 危险特性:本品是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极易挥发,有刺激性,露置空气中冒白烟,遇明火、高温可引起燃烧爆炸并产生剧毒气体。遇H发泡剂会引起燃烧。气体泄漏可导致中毒,接触其液体或蒸汽,会引起眼、上呼吸道和皮肤灼伤。 燃烧(分解)产物:HF 稳定性: 禁忌物:H发泡剂、可燃物、易燃物、还原性物质。 灭火方法:用水雾状喷淋或泡沫灭火。 |
包 装 与 储 运 | 第2.3类 有毒气体(氟化氢)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6 包装类别:Ⅱ 货运注意事项:有毒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太阳直射。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按规定线路运输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处停留。 |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险 性 | 接触限值:中国MAC:1mg/m3 浸入途径:吸入、食入 毒性:H级(高度危害)剧毒物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较高者浓度HF可引发急性中毒,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甚至发生反射型窒息。眼睛触轻者局部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皮肤接触可致灼伤,疼痛剧烈,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骼和骨质。长期接触HF可产生慢性影响,使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症状,嗅觉减退及牙齿酸蚀症。 |
急救: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 必要时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清洗,至少15min。及时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及时输 氧,给予2—4%碳酸氢钠雾化吸入。就医。 |
防 护 措 施 | 管理控制: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做规程操作,按规定穿戴相应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紧急强险逃生时,佩戴供气式呼吸机或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防护服:按规定穿戴相应的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烟火,操作环境要整洁、干净。现场要有冲淋和洗眼装置。操作结束后要淋浴,更衣。 |
泄漏处置 | 泄漏时可用沙土或其他不然材料吸收或吸附,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要导流入废水处理站达标后排放。要加大抽、排风,减少车间空气散发量。 |
标 识 | 中文名:浓硝酸、稀硝酸、发烟硝酸 英文名:Nitric acid 分子式:HNO3 分子量:63.01 |
理 化 性 质 | 外观与形状:无透明发烟液体,工业硝酸呈黄或红棕 主要用途:硝酸大量用于制造无机肥料,如硝酸铵、硝酸钙、硝酸磷肥,还广泛用于其它工业生产,以及常用制造、、、乙二醇二硝酸脂等爆炸品。 熔点(℃):-42 沸点(℃):120.5(68%) 密度(水=1):1.41(68%) 溶解性:易溶于水 |
燃 烧 女子冰球爆 哀情口令 电影炸 危 险 性 |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 危险特征:本品具有强氧化性,遇金属粉末、H发泡剂、松节油立即燃烧,甚至爆炸。硝酸有强腐蚀性,其蒸气刺激眼、上呼吸道,皮肤接触能引起灼烧,遇碱中和反应放热。 燃烧(分解)产物:NO2 稳定性:不稳定 禁忌物:金属粉末、H发泡剂、松节油。 灭火方法:硝酸不燃,但其反应性极强,腐蚀性极强。灭火剂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沙土,冲淋水要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 |
包 装 与 储 运 丽池ceo会所 | 危险性类别: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包装类别:Ⅰ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仓间内,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与碱类、金属粉末、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搬运要轻装轻放,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勿在居民和人口稠密出停留。 |
毒性及健康危险性 | 接触限制:中国MAC:暂无规定 浸入途径:吸入、食入 毒性: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性作用,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沧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
急 救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必要时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彻底冲洗,至少15min,及时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及时输入氧气,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及时就医。 |
防 护 措 施 | 管理控制: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按规定穿戴相应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紧急抢险或逃生时,佩戴供气式呼吸器或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镜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go to the goal防护服:按规定穿戴相应的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烟火,操作环境要整洁、干净。现场要有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要有冲淋和洗眼装置。操作人员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操作结束后要沐浴,更衣。 |
泄露处 置 | 可在地面上撒上苏打水,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要导流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要加大油、排风,减少车间空气散发量。 |
标 识 | 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 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caustic soda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 |
理 化 性 质 | 外观与性质:白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熔点(℃):318.4 沸点(℃):1390 密度(水=1):2.12 饱和蒸汽压(Kpa):0.13(73℃)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丁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发热,形成腐蚀性溶液。遇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条件:潮湿空气 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灭火方法:雾状水、沙土,冲淋水要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 |
包装 与储 运 | 危险性类别: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通风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水进入。与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搬运要轻装轻放,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要注意个人防护。雨天不宜运输。 |
毒性 及健 康危 险性 | 接触限值:中国MAC:0.5mg/m3 浸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险: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能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
急救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必要时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15min。及时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及时输入氧气,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及时就医。 |
防护 措施 | 管理控制: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按规定穿戴相应防护用品。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按规定穿相应的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烟火,操作环境要整洁、 |
泄露处置 | 穿防护服,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容器中,加入酸雾净化塔碱液池中,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要导流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4:3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