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方化媒介研究

阅读: 评论:0

当西方媒介理论遭遇韩国媒介现实
                        ----------关于韩国的去西方化媒介研究
【摘要】韩国的媒介产业很发达,相应的媒介教育以及媒介研究也有多年历史。那么按照正统的全球化理论,西方媒介理论能否无缝移植到韩国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去?本文将从去西方化媒介研究的角度,来探讨韩国媒介与其政治权力结构间的关系,媒介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受众又是如何来应对媒介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以此来研究从西方语境中发展起来的诸多理论和观念是否适合韩国媒介生态环境。
【关键词】韩国,媒介,政治权力,全球化,去西方化媒介研究
众所周知,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发展迅速,是亚洲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经历力量.虽然历经98金融危机以及08次贷危机,但是经过调整后经济一直处于稳定发展的正常轨道之上.相应的,韩国的媒介产业也十分发达,其媒介教育和媒介研究也存在数多年。多年以来,西方的诸多媒介理论和模式一直被用于韩国媒介的研究中。按照全球化理论的观念,随着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
、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由此文化全球化便成为成为一种趋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媒介研究领域却尴尬的发现,诸多西方媒介理论在遭遇韩国媒介生态环境时,却显现出了令人费解的矛盾,尤其是韩国作为一个单民族国家以及朝鲜半岛被分为朝鲜和韩国的现实等原因,韩国的政治权利与韩国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而产生了迥异于诸多西方媒介理论的现象。
总体来看,韩国的国家政治权力从一开始就处在一种相对优势的地位。尤其是韩国政权的更迭有军事的存在,由此产生了数届军事政权,所以韩国的国家权力处于强势的地位。虽然韩国的国家政权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松动,垄断资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已经摆脱了其对政治权力的依附地位。
韩国的媒介就产生于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之下,由此,韩国的媒介也就必然与韩国的国家政治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纵观据韩国媒介史,其实就是一部媒介与政治权力不断博弈而媒体有不断妥协的历史。甚至在有些时候,媒体与政治权力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摒弃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社会监督和社会批判的功能,从而受到了韩国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那么,韩国的媒体是如何与韩国的政治权力相联系,换言之,韩国的政治权力对待媒介又是采取怎么样的策略以此来保证与媒介的联系?
总的来说,韩国政府对媒介采取的是“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所谓的“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就是韩国政府在对待韩国媒介是采取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手段。
韩国对媒体的镇压主要包括三种手段。第一种是强制性对媒体公司进行重组。朴正熙政府和全斗焕政府都曾用过此种手段。191年,朴正熙对媒介产业进行重组,并吊销了那些他们认为生产条件不好的媒体公司的执照,导致全国的日报数量在次年就下降到32家。而1980年通过上台的全斗焕政府则颁布了《出版基本法》。强行将报社与广电公司进行合并;同时出了首尔地区,每个省只准保留一家报纸。
镇压的第二种手段,就是政府强行辞退那些批评其统治的新闻记者。1974年至1975年的《东亚日报》事件便是很好的例子。1974年10月,《东亚日报》的记者们发布了《实施新闻自由宣言》。在宣言中,他们拒绝外部势力对媒介组织进行干预,并抗议当局非法拘禁新闻记者。不久,大学生、宗教组织、作家、教授等体纷纷发表声明来支持《东亚日报》的记者们。受到民众鼓舞的记者们因此继续为争取一个更具责任感的新闻界和恢复报纸的原有功能而斗争。最终,政府出面干预,东亚公司最终屈服于政府以及其命令的广告商的压力,解雇了150名新闻记者和制作人。八脚怪下载
镇压的第三种手段,就是国家派遣官员到媒体公司去监督新闻记者,甚至直接对新闻报道活动施加影响。除此之外政府也会采取一些非官方的或秘密的手段来控制媒介。1980年至1987年期间,在韩国新闻界出现过所谓的“报道准则”。当时,国家文化和信息部的媒体政策办公室向各媒体公司发布了一些准则以控制新闻报道活动。这些准则详细规定了各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些许规则,如哪些东西该被报道而哪些东西不可以报道,各类新闻或新闻图片的版面位置以及标题大小等方方面面。期间,韩国新闻界忠实地遵守着这些准则。
与“大棒政策”即镇压政策相配合使用的便是“胡萝卜政策”意即安抚的手段。总的来说,韩国政治权力对韩国媒体的安抚手段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手段就是向媒体公司及其员工提供税务方面的优惠待遇。韩国多届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条文等手段来维护新闻界的经济利益,如全斗焕政府就曾削减过新闻记者的收入税。
韩国政治权力常用的第二种安抚手段便是通过韩国广播电视广告公司所设立的公共基金有关。该基金目的在于将各广播电视公司通过使用空中电波而获得的部分利润返还给社会。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还资助一些面向记者的培训项目,也用于改善新闻记者的福利。由
此,韩国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从中受益,因而也拉近了韩国政治权力同韩国媒体的距离,使韩国政治权力同韩国媒体联系在一起。
安抚的第三种常用手段便是韩国政治权力向新闻记者提供现金或者其他形式的馈赠。在韩国社会,记者收受现金馈赠或各种款待已经成为一种痼疾。被政治权力收买的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就很难以客观真实的态度来报道,如若他们想打破这种“微平衡”,他们就会因此受到名誉等威胁。典型的例子当属卢泰愚总统当政期间的苏索腐败丑闻案。1995年10月19日,卢泰愚丑闻震惊韩国。这一天在野党民主党议员朴启东在国会会议上出示了卢泰愚在新韩银行利用假名帐户存有秘密资金的证据,他说卢泰愚任总统期间曾从国内数家大企业手中接受巨额政治资金,并且这笔资金现在还有剩余。消息传出,公众舆论哗然,韩国政府立即命令检查机关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曾做过卢泰愚总统警卫室室长和安全部部长的李贤雨证明,在新韩银行以假名存放的钱就是卢泰愚的政治资金。于是,1000多亿韩元的秘密资金接二连三曝光。靳树增②在此期间,一些报纸准备刊发关于此丑闻的深度报道时,当事人放出话来说他们将调查那些从商界收过钱的记者们。因此,一些报纸对于这件事情的深度报道也就不了了之。值得注意的是,在韩国社会,同是社会地位
较高的人如医生、律师等常会因为受贿而受到惩罚,但新闻记者却很少会如此,大概是因为政府不愿意打破政治权力同媒介的现状。
另外,韩国政府向媒体提供的馈赠不仅表现在现金、实物等方面,还表现在政府常吸收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充当政府官员,这无疑是韩国政府给予本国媒体的最具有活力的“萝卜”。通过此手段呢,韩国政府同韩国媒体间就建立起来了一种由新闻记者转变成政府官员的网络,这种网络的建立对于韩国政治权力同韩国媒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苏珊大妈 我曾有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研究韩国政治权力同韩国媒介间的关系时,必须要注意韩国政治权力同韩国媒体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一种区域主义基础上的主从关系。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单民族国家,其一直以来宣传“身土不二”(신토부이)的观念,身土不二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意思是,在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所在地绝对不能干一些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或者是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韩国人自己解释“身土不二”,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生为韩国人,死作韩国鬼”,他们以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传承着自己的文化,珍爱着自己的文化,甚至让人觉得到了固执的地步。然而,正如“身土不二”是强调民族主义情感一样,韩国人在对外时会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就韩国内部而言,区域
传达信息
对抗是韩国社会的一大特点,也是韩国权力结构的最大特点.韩国社会一向看重血缘纽带,甚至在具有相同身份背景的体中也是如此.这点可能与韩国长期以来的威权主义统治有关.韩国的威权新自由主义体制让韩国民众间丧失了互信,因而非正式的体网络由此建立并形成非正式的体传播以弥补正式组织传播的局限.建立在区域注意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与媒体间的主从关系最大的表现便是媒体公司的高层通常是由那些来自统治阵营所在的区域的人员组成,如在金大中总统及其政府于1998年2月宣誓就职后,各主要报业公司和广播电视公司纷纷启用来自全罗道的人员来充当公司的高层,这也显现出了韩国媒介与政府间的关系里包含着封建主义的性质.由此,韩国媒介与国家政治权力的关系迥异于很多的西方国家,韩国的媒介是根据自身的政治立场来决定对待各个政党的态度,而非西方许多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或对某个政党的纲领或路线的支持.这种政治权力和媒介之间的扭曲的关系也导致了韩国媒介系统的去功能化如新闻传播伦理的缺失、歪曲报道的盛行、注重个人关系、无心探究真相等。
中国少年雏鹰网通过以上探讨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韩国媒介的生态环境在很多方面都迥异于西方国家。韩国媒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在国家政权的强力引导下生存和发展的。按照正统的全球化理论的理念,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的弱化,
政治力量也应该相应削弱,但是,韩国的情况却似乎恰好相反。韩国政府借顺应全球化的旗号对韩国媒介进行了一场全盘性重组的运动,结果是使国家政治权力对于媒介的掌控非但没有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了。
滚压头我们不得不不承认,韩国的媒介结构是建立在西方的媒介理论和模式的基础上的,尤其是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但是,韩国媒介的具体运作却又远远偏离了西方的理性主义。这样的话,传媒的自由主义理论就很难适用于韩国了。在韩国,民族国家对媒介体制影响很大,建立在区域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权力同媒介间的主从关系引导着媒介的管理与运作。人们普遍认为,从长远来看,全球化进程将导致国家权力的弱化,但在韩国,国家权力却因全球化强大起来。
韩国政治权力与媒介间的主从关系持续存在于媒介体系的重建、市场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媒介功能的定位与具体实践的过程当中,关于此,我们很难做出一个是或者非的判断,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正统的全球化理论并不能无缝嫁接到韩国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去。
参考书目
1)【英】詹姆斯•卡伦 【韩】朴明珍 编 卢家银 崔明伍 杜俊伟 王雷 译 《去西方化媒介研究》
2)【韩】《中央日报》1995.10.20
3)《党建文汇:上半月版》2006年第6 【八面风】《韩国人信奉“身土不二”》
4Morley and Robins 1995,Featherstone 1990,Grossberg 1998.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4:2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韩国   媒介   权力   政治   媒体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