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人物孙大光梦幻之声
作者:杨子忱来源:《党史纵览》2016年第03期非人类
1996年百日维新
6月5日,作为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审兼长春作家协会副主席,我接待了台湾女作家赵淑敏的来访。访问结束后,她将我领到长白山宾馆,向我介绍了她的丈夫傅先生。傅先生是吉林延吉人,他见到我后,便问道:“你知道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后,长春政界的情况吗?”我尚未回答,他又直截了当地问道:“你知道有个叫孙大光的人吗?”后来在2004年9月15日,我接待了来访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林枫的女儿林耿耿,在谈话中,她也问过我是否熟悉孙大光的情况。对于孙大光这个名字,我知道一点,那是在有关的党史资料中获得的。其大致的情形是这样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以正统姿态向东北派员。当时,被派到吉林省长春市的是赵君迈。赵君迈是浙江湖州人,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任过两年多校学生会主席,还是蒋经国留苏学习时期的同学。当时,赵君迈被任命为长春市市长。跟随赵君迈去长春工作的有两位要员,一位是孙亚明,另外一位就是孙大光。我知道,孙亚明是中共秘密党员,而对孙大光的情形,就不甚清楚了。据有关资料表明,孙大光似乎为国民党方面做工作多一些。 那么,孙大光到底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这些年来,我一直不甚清楚,总觉得,他是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秘密为共产党做一些工作,对革命有过重大贡献。直到前不久,我才弄清楚并知道许多事。原来,孙大光也是一名响当当的共产党员,不仅他是,他的爱人张刚也是。而且,他们青年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并且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可以说是一对功臣。 其他与其它孙大光,安徽省寿县人,1917年1月7日生,原名孙世蔚。父孙喜源,母黄氏,另有一兄一弟二三妹。他从小家境贫寒,瑞新集团14岁的时候,在姑父梁子文的资助下,孙大光入寿县正阳关省立第六职业学校分校二部,插班读初中一年级。在此期间,孙大光接触了共产党人孙世芬,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大光在上海江西路长城书店,以售书作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后经共产党人王寿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7岁时,作为团省委发行部长,他从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此后,孙大光担任过上海沪东区委组织部长兼区发行干事,领导过沪东工人大罢工。一二·九运动后,他开始以孙逊为笔名,在上海《永生》《大晚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爱国思想。1936年5月,险些遭到敌人逮捕。他的夫人张刚,原名张植华,乃扬州大家闺秀,1941年8月南京中央大学毕业。1938年初,经同学马识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张刚在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续读时,与孙大光相识, 1942年8月1河北招生考试信息服务网日,两人在贵阳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