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e唐弘仁:与“江”同过监狱的省政协副主席
★朱建民
唐弘仁191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北乡八步桥,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是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与“江”同过监狱。解放后,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副主席。1994年,唐弘仁离休,定居贵阳市。 唐弘仁1942年大学毕业后时的愿望是当一名新闻记者,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苦难的中国及广大劳苦大众。为此,他毅然退回了被人们认为是“金饭碗”的某银行的聘书,奔赴了当时的文化重镇桂林。当时,全国文化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如田汉、欧阳予倩、梁漱溟、千家驹、阳翰笙、胡风等先后聚集在这座文化名城,这里的文化空气十分活跃。
由于种种原因,唐弘仁到桂林后未能踏进进步报纸《大公报》和《广西日报》的大门,而是怀着矛盾的心情进入了反动的《扫荡报》。但是,唐弘仁自定两条原则:一是不参加国民党;二是只当一名新闻记者,不写议论政治的文章。在采访时,他结识了《大公报》《广西日报》《力报》等报社的知名记者,并和他们一起,利用手中的武器,向黑暗势力作 斗争。1943年,桂林一宗大贪污案被揭露,震惊了社会各界。唐弘仁和进步记者联合跟踪采访,采访文章在《大公报》《广西日报》《力报》等报刊以头版头条或以重要新闻刊出,而唐弘仁所在的《扫荡报》却一概不予刊登。他愤然辞职,离开了《扫荡报》。
cry ab it什么意思1945年底,唐弘仁奔赴陪都重庆。当时的重庆,相继举行了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和旧的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代表团在重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异常激烈。来到重庆后,唐弘仁仍想进新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闻界。重庆的新闻界天地广阔,较大的报纸有代表中共的《新华日报》、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的《民主报》、代表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等。在当时的特殊政治环境下,曾经在《扫荡报》工作过的唐弘仁先在《新民报》担任助理编辑,随后又进入与《新华日报》密切配合的中国民主同盟的中央机关报《民主报》。进入《民主报》是唐弘仁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在《民主报》工作不久,他便和共产党员、《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邵子南、记者田伯萍交上了朋友。他们常带他去采访,参加一些重要社会活动,在革命实践中积累斗争经验,磨砺革命意志,从
而接受了共产主义理论的熏陶。
1946年5月,民盟中央总部迁往南京,《民主报》的主要负责人和部分骨干相继离开重庆,唐弘仁等留下继续办报。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发动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战争。1947年,唐弘仁担任《民主报》主笔,负责撰写社论。他每天写一篇社论,以表达民主同盟的政治主张。他在《好话说尽》社论中写道:“如果真的要谈‘负责任,守本分、顾礼义、知廉耻’,以及‘端正人心,发扬正气’,我们认为就要先从国民党当局自己做起,如果真正要青年不受
★雪崩危情
氰酸酯树脂
多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