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和大陆汉语使用差别

阅读: 评论:0

台湾大陆汉语的差别
虽然海峡两岸的人们多少年来都在使用着我们民族的共同语言汉语,但由于几十年来的认为隔绝,使得汉语在各自的社会中随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变迁,而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差异。
1.台湾语言的古旧彩浓重脉搏测量仪
例如:
    扬大附小1)他鉴于学校这几年来包括升学的各方面都有出表现,以及社会接连发生宋七力等怪力乱神事件,认为有必要在教育方面多用点心力。(《中国时报》19961128
    2)(通缉犯)并跳下涵洞抢夺另辆机车逃逸,警方扼腕不已。(同上)
    按,《论语》中即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而扼腕义为惋惜,也是由古而来的。
    古代汉语中以单音节词为主,其中许多后来变成了双音节词,而在台湾,却仍时常取其单音节形式,这也反映了古旧的特,例如:
    3)林老师只好采折衷办法来帮助他。(《中央日报》乡间小路带我回家19961126
    4)兴建一座具国际水准的观光温泉俱乐部。(同上)
  同样的句子中,在大陆就只能用采取具有
2. 语言形式缺乏统一性
    这个问题,在当今的台湾语言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字不统一
    这里有繁简字的并存,如台湾,各种书报上就繁简不一;也有同音替代,如启程起程;而更多见的,是某些常用虚词的混用。比如,结构助词的、得、地,三者的使用在台湾也有大致的区分,且与大陆基本相同,但在使用中却相当混乱,例如;
    a)快,好好的享受一番。(《立报》1996122
    b)自民国廿四年以来中山堂的古朴典雅,简单流畅,蕴蓄着柔和之美,更是活生生地无言教材。(《中国时报》19961128
    c)(姚高桥)语带玄机的表示,专案小组已掌握重要线索,相信离破案不远。(《中央日报》19961126
    2)表数不统一
    台湾的表数方式比大陆复杂得多,分数的表达最为混乱,比如以百分之二十二为例,我们见到的就有以下几种书写(排印)方式:a)百分之二十二;b)百分之廿二; c22%; d)二十二%; e)廿二%;  f22%;
基数表达的不统一主要是同一篇文章中经常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中国时报》19961128日第18版有一篇文章,前边有七千五百万,后边又有0五六位中国人;《民众日报》199612连恩青226版有一文,是竖排的,前边出现了横式的“114(毫克),隔几行又有一百四十毫克,类似的例子可以说俯拾皆是。
另外,台湾和大陆在词语使用方面还有很大区别:
1. 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这种情况最为普遍,如大陆的学生台湾叫班联会,大陆的电磁灶台湾叫电子锅
其他的再如:立交桥交流道,压力锅快锅,承受力包容力,恶作剧恶戏,聊天盖。
  开天辟地背单词2. 同一词语表达不同的事物
  这种情况虽然远不如第一种多,但也为数不少。例如,机车在大陆指火车头,而在台湾则指摩托车,爱人在大陆指配偶,而在台湾则指情人。再如下边的词语,它们作为台湾词语的意义和我们大陆人所理解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乱——很、非常;聘妻——未婚妻;影集——电视连续剧。
  3. 彼有此无或此有彼无
  这种情况也很多,例如大陆词语冒尖户老三届知青等,台湾人听来往往不知所指,而台湾的词语如三八(带傻气,做事莽撞或不得体)、后座(女子体育比赛冠军,即皇后宝座)、(表演或显示表演的才能)等,大陆人听来往往也会不知所云。
而造成大陆和台湾语言差异的原因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意识等的差别
  台湾方面,社会制度与1949年以前相比,并没有发生什么质的变化,因而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一定程度上保留或继承了许多旧有事物,所以词语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了
旧貌,如童子军赌局等。这样,就使得台湾词语中保留1949年以前一段时间内的词语数量远比大陆多。
  大陆方面,社会制度较1949年以前则发生了根本性的、质的变化,加之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无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都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了。由此,在词语上就造成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大量的旧有词语在大陆消失(而其中的许多在台湾却保留下来),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反映社会主义及其特殊的历史进程的词语的产生,远的如三反五反庞任平四清,近的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而这些词语在台湾的社会条件下是绝对不会产生的。
  2. 与外国接触及开放程度的差别
  台湾曾经长期处于日本的统治之下,这就使得词汇中留下了许多日语借词。1949年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美国人在台湾有极大的势力,影响所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人们的观念意识等,由此又使得大量的英语借词涌入台湾词汇中,它们大都是以音译词的形式出现的。这样,音译词的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台湾词汇改变了汉语词汇的原貌。
  在大陆,没有与这样两种语言的大规模、长期的接触,因此外语借词的数量就少了许多,
即使有一些,也趋向于采取意译的形式,从而更大程度地保存了汉语词汇的原貌。近些年来,情况虽然有了较大的变化,大陆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日益频繁,由此也使借词的数目增加了不少,但这并未使汉语词汇的基本面貌有很大的改观,因而在这方面大陆、台湾词语的差异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诸如两地处于不同的方言区,两地人民在生活条件、方式、习惯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等等,但相对来说,这些都是次要一些的原因了。
随着两岸三通,两地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共融、大发展的新局面,两地在语言上的互相渗透和交融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普遍,而随着海峡两岸统一的最终实现,两地语言差别的情况必定会有一个根本的改观,在相当的程度上达到一致。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3:4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6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台湾   大陆   词语   方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