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阅读: 评论:0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先生来了!》,文中“先生来了”是指
A.签署《双十协定》    B.出席政治协商会议
C.应邀参加重庆谈判地源热泵设计    D.参加日本投降仪式
2.以下历史史实有错误的是
A.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B.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C.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千里跃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参加了
A.开国大典    B.遵义会议    C.重庆谈判    D.中共七大
4.4月23 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了。与上述情景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楚科奇人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6.假如你是生活在1949年4月北京的一位市民,你在大街小巷听到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  )
A.日本帝国主义要投降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要打仗了
C.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D.蒋介石要把都城从重庆迁回南京了
7.1945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设晚宴招待和周恩来、王若飞等。蒋介石一身戎装,
胸前缀着耀眼的勋章,而则一身朴素的中山装,惟一眩目的只是一双新皮鞋。他们缓缓地走向对方,互致问候、紧紧握手。这次会面就是著名的
A.国共第一次合作    B.西安事变    C.国共第二次合作    D.重庆谈判
8.主张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与国民党军队开展大规模运动战。其中,打退了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战役是
A.青化砭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沙家店战役    D.辽沈战役
9.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A.人民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10.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影响是
A.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B.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保障解放战争胜利
D.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
11.“本军……顾念两城数百万人民之生命财产、数千年之文化古迹……提出和平缴械或出
城改编两项办法。”结合相关历史,你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以上公函是在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广水四中    D.淮海战役
1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13.对解放区的,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没收地主和中农的土地
14.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5.下表为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27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A.国共力量势均力敌    B.国民党军事装备比较先进
C.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军事上处于劣势    D.国民党拥有多方面优势
16.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该军事行动旨在(    )
李悦嫣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7.学习历史地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时空意识,下图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B.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C.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D.渡江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8.马基雅维利主义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了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9.1945年8月,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
A.解决革命的方向和道路问题
B.讨论停战问题
C.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D.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20.8月28日,蒋介石召集干部会议,讨论对来重庆后的方针,确定:“‘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蒋介石在策划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进攻中原解放区
D.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1.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2.对“重庆谈判”这一当时的最大新闻,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的报道少、短,通常安排在新闻版的右下方,例如《昨抵渝》这条消息,还不如《我驻沪宪兵队开始执行任务》的消息突出。这反映了国民党(    )
A.攘外必先安内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假和平,真内战
23.2009年,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有学者诗云:“一兵身后九夫保,千里云沙双剑开。军得民心鱼得水,小车推出凯歌来”。短短四句诗,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国民党政治腐败    B.解放军战术得当
C.美国断绝军事援助    D.人民众的支持
24.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向延安接连发出3份电报邀请到重庆谈判。国民党《
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说明国民党
A.内战是真,和谈是假    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    D.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25.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形势图。这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19458月,应蒋介石的邀请,赴重庆谈判。故C符合题意;194510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故A不符合题意;出席政治协商会议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日本投降是在1945设计材料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因此历史史实有错误的是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反映的历史史实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1945828日,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选项C符合题意;开国大典是1949年;遵义会议是1935年;中共七大是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后,1949年4月21日,、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3:3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6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军队   历史   胜利   符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