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康熙帝和雅克萨之战

阅读: 评论:0

康熙帝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独眼喙鼻畸形  康熙帝(1654~1722)1661年,顺治帝已到弥留之际,太子却尚未指定。他在次子福全和三子玄烨之间踌躇不决。这时在清廷任职的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说,三阿哥出过天花,二阿哥还没出过,这句无意中说的话使顺治帝决心立爱新觉罗·玄烨为太子。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康熙帝。
  康熙帝(1662年~1722年在位)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帝自幼苦读,身体强健,精于骑射。他14岁亲政后,发现被分封在云南等地的以吴三桂为首的明朝降将,对中央政府形成了巨大威胁。康熙帝当机立断,下令撤藩。吴三桂等人于1673年起兵反叛,史称“三藩之乱”。20岁的康熙帝果断调遣精锐的八旗兵前往镇压,并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分化叛乱阵营。经过8年战争,终于平定了叛乱。他还3次出兵亲征,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为统一台湾,康熙帝于1684年设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针对沙俄侵略中国东北的野心,他于1685年和1686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保卫战,击败俄国侵略者。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津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为了发展生产。他多次减免钱粮,并实行“更名田”,将原明朝藩王的土地给予原种之人。他还于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将全国人丁税固定下来,减轻农民负担。
交通参与者  康熙帝在位时期,生产发展,阶级矛盾缓和,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选自金学方等主编:《新世纪中学生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雅克萨之战
  17世纪80年代中国抗击沙俄侵略的战争。17世纪40年代,沙俄侵略者开始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侵占雅克萨(在今漠河东,黑龙江北岸)、尼布楚等地,杀掠骚扰。中国军民对沙俄的侵略进行了自卫反击。至顺治十七年(1660),雅克萨一带和黑龙江中、下游的沙俄侵略者全部被肃清。不久,沙俄侵略者又卷土重来,在雅克萨故址筑堡盘踞,四出掠劫。清政府多次要求俄军撤出雅克萨,但沙俄置若罔闻。于是,清政府决定用武力驱逐沙俄侵略者,收复被占领土。
  康熙二十四年(1685),都统公彭春等奉旨统率一支由满、汉、蒙古、达斡尔等族官兵组成的,约三千人的军队从瑷珲出发,至雅克萨城下,清军先向俄军发出通牒,劝其投降,液态镁
遭沙俄督军托尔布津拒绝,于是清军水陆列阵,开始攻城。清军用炮猛轰,鏖战彻夜,敌军死伤惨重。托尔布津走投无路,向清军乞降,彭春等准其所请,并允其退回尼布楚。清军将城焚毁,旋即班师。同年,托尔布津背信弃义,再次率领侵略军乘隙占据雅克萨。次年,康熙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率乌喇(今吉林市)、宁古塔官兵及八旗汉军内福建藤牌兵等两千余人再次攻取雅克萨。清军兵临城下,开火炮向城内轰击,并击退出城搦战之敌,又在城下东、南、北三面掘壕筑垒,在西面断其水道。托尔布津被清军炮弹击中,伤重毙命。俄军被围困五个多月,弹尽粮绝,死者枕藉。正当孤城指日可下之际,清政府得知俄方同意举行谈判,乃下令撤雅克萨之围。历时两年多的雅克萨之战至此结束。但1858年沙俄又依《瑷珲条约》将雅克萨割占。
>纪新刚>2011福建理综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2:2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4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沙俄   清军   中国   侵略者   黑龙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