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序曲

阅读: 评论:0

1812序曲》教案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片:<战争与和平>
这是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的一部作品,描写俄法战争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这是一部用文学的形式来描写俄法战争的作品,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在作曲家的笔下又是如何描写这场以弱胜强、以智慧、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的。
二、讲授新课: 
1.创作背景:巴拉贝鲁姆弹 
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历史故事《俄法之战》,边讲边显示故事的线索俄国人民祈祷和平与安宁——俄国骑兵——确定战略——法军入侵——交战——撤退郊外——骚扰、交战——郊外野营——交战胜利——辉煌的庆祝——凯旋归来——庆祝的礼炮、掌声、欢呼声等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俄法之战。俄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就以这场战争为主题创作了一部恢弘的交响乐章——1812序曲》。) 
2、什么是序曲呢?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后来就演化为一种音乐体裁。
3、作品结构: 骗人的把戏
    一场战争是如何进行的?
长岛的雪我们要考虑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作品戏剧性非常强,矛盾冲突激烈。
作品结构
音乐主题
序奏
1、 祈祷和平与安宁——众赞歌 
2、   俄国骑兵
呈示部
1、 战斗主题                   
2、  法军主题 (借用《马赛曲》音调) 
3、 俄罗斯军民I(思乡、抒情)   
4、 俄罗斯军民II(乐观、轻快)
展开部
呈示部第一、二主题的交织与展开(俄法军队的“较量”)
再现部
呈示部四个主题的再现和变化 ,最后汇聚成疾风暴雨 般的下行音列
尾声
1、 众赞歌由祈祷变为赞颂       
2、  骑兵音调发展为辉煌的凯旋号角 skyline
4、讲授课文:
讲解作品的序奏、呈示、展开、再现、尾声五部分。落实各部的音乐意义,归纳各部内容,明确表达方式:
(1)序奏:在降E大调上陈述的缓慢引子。(包括两个主题)
表达方式:第一主题:人们祈祷和平与安宁:播放音乐,音乐来自于一首教堂赞歌,也让我们感受都教堂里宁静的气氛。
用东正教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这一主题肃穆虔诚。
第二主题:音乐的逐步紧张,渲染了临战前的气氛。响起鼓声和号角声,表现俄军的雄姿。
俄国骑兵:播放音乐,紧密的节奏,弹性十足,显示俄罗斯骑兵的无限生力。 
(2)呈示:两军交战的情景及俄军积极向上的描写。(包括四个主题
表达方式:战斗主题:代表俄军抵抗形象。(主部)
俄军战斗主题:播放音乐,感受快速紧密强弱不定的音乐,联想灵活的战略。
法军主题:引用法国歌曲《马赛曲》,象征入侵法军形象。(主部)
法军主题:播放音乐,音乐来自法国国歌《马赛曲》的第一个乐句,联想法军的嚣张与傲慢。
抒情主题:表现俄军对祖国的热爱。(副部)
法军主题:播放音乐,音乐来自法国国歌《马赛曲》的第一个乐句,联想法军的嚣张与傲慢。
欢乐主题,:表现俄军乐观、向上的精神。引用俄罗斯民歌《在大门旁》(副部)
感受轻快的音乐,联想俄罗斯军民乐观的心情
(3)展开:两军犬牙交错的冲突对抗。
表达方式:《马赛曲》旋律的变化出现,音乐的交织、冲撞,强化了战争气氛。
再现紧张的战斗达到了顶点。     
表达方式:配器丰富,显示俄军不可战胜的力量。
在呈示部副部主题的反衬下《马赛曲》失去了以往的锐气。           
下行音阶的模进逼真的描绘出法军兵败如山倒的情形。                                 
刷镀液尾声俄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表达方式:引子的圣咏主题变成雄壮的颂歌。
          骑兵主题出现时将帝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曲调与其结合以此歌颂俄国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问题: 
1).对比展开部与再现部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有什么不同? 
展开部听上去两主题交织在一起,好象不分胜负;再现部法军主题逐渐被战斗主题淹没。法军主题最终失败。 
(2).再现部与尾声隆隆炮声相同吗?表示什么意思? 不同。再现部是反击的炮声;尾声是胜利的炮声、 是礼炮。 
6课堂小结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1)展开部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交织在一起,仿佛看到了一场殊死搏斗。 
(2)趾高气扬的法国军队在隆隆炮声中消失。
(3)听到了和平的钟声,希望人类不要在爆发战争。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能更深刻地认识到音乐可以反映历史事件,可把我们带入到有声的历史事件中去。
三、拓展: 
如何培养音乐的耳朵? 
培养自己的耳朵是一个思想,我们要很好的欣赏音乐,要养成完整听赏的习惯的同时,还要多了解音乐知识,比如音乐的要素,音乐的体裁、题材、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2:1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音乐   主题   法军   战争   俄国   描写   作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