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现状

阅读: 评论:0

肖琦;曾铁英
【摘 要】介绍了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从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类型、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类型的评估工具、社会支持网络的本土化类型、社会支持网络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方面综述了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进展,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探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新思路.%I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and reviewed the progress on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type of the elderly,the evaluation tool of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type of the elderly,the localization type of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and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It probe into the health problems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coping aging actively.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17(031)032
ocp【总页数】4页(P4047-4050)
【关键词】两棵树的守望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类型;健康问题;老年护理
【作 者】肖琦;曾铁英
【作者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73.59我学会了画画
膨胀反应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如何应对老龄化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变迁与社会转型的活跃期,老年人传统上依赖的以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支持受到冲击,空巢老人数量逐步扩大。既往大量研究证实:社会支持网络类型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2]和生活质量[3-4]有关。通过优化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类型可以有效控制老年人失能[5-6],减缓认知功能下降[7],并减少孤独[8]、抑郁[1]等心理疾患的发生。
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探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个体通过其自身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可获得社会资源、情感资源、物质帮助等各方面社会支持的一种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可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危机,并保持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9]。社会支持网络起源于“社会支持”和“支持网络”两个概念[10],其中社会支持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来源于精神病学,其广泛定义是指人间不同社会关系带来的所有社会资源所提供的支持性帮助的资本集合[11]。而社会网络是指在一个可变的环境中,个体可维持的稳定的人间支持性关系集合[10]。在研究中,因“社会支持”与“社会网络”两者概念存在交叉和重复,一般常用“社会支持网络”一词指代以上概念[10]。社会支持网络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12]:第一个方面是其包括网络成员的数量、成员与个体的接触频率、成员与个体的关系及成员与个体间的亲近度在内的结构性内涵,代表其客观存在的介质属性;第二个方面是指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介质属性承载的为个体提供支持的种类和频率的功能属性;第三个方面是个体对其所获社会支持网络本身的结构及功能的评价,即质量属性。主流观点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行为[13],故人人都存在社会支持网络。而由于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导致的健康状况恶化及由于
退休、住院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的社会交往困难增加,使其社会支持网络更易受到影响。学界对于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先玉335 转基因
2.1 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类型 1991年,Wenger[14]在社交传递模型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类型这一概念,用以区别老年人所处不同社会环境所产生一系列社会支持网络特点。通过对网络类型进行分类,可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老年人的生活现状。Wenger[15]的分类方法主要是利用结构法,关注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属性,将其分为5种类型,其中区域化整合型和更广泛的关注社区型网络的老年人社会资源更丰富、生活质量更好,而家庭依赖型、局部独立型网络、私人限制型网络这3类老年人身心健康较差[16-17]。建立在Wenger研究基础上,Flori在研究过程中同时考虑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属性,并关注老年个体对自身社会支持网络的评价,从而使用多维度法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考量[12]。它包括6种类型,其中处于多支持型网络、家庭型网络、朋友型支持网络的老年人与处于朋友型非支持网络、限制无友型和限制无亲型网络的老年人比较生活更加幸福。
2.2 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类型的评估工具 为评估目前老年个体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类型,
研究者开发了一系列具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类型的评估工具。其中较突出的是Wenger等[18]开发的Wenger社会支持网络类型评估工具网络类型从业者评估量表(PANT)。它是由 Wenger与Tucker两位教授在2002年共同编制,其评估的关键点在于亲属可得性,与家人、朋友、邻居面对面交流频率,社区及宗教团体参与度等几个方面,共计8个条目,量表简单易懂,非常适合临床从业者使用。该量表的开发基于威尔士地区老年人[19],随后被证明在英国、德国、荷兰等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很好的信效度[8]。然而有数据显示:该量表并不适合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9]。目前我国研究者关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定义与评估并不统一[20-21],且由于受社会结构和文化[22-23]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社会支持网络类型可能并不适合于中国[24-26]。
2.3 社会支持网络的本土化类型 一方面由于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许多共性,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支持网络本身受社会结构和文化[22-23]的影响,因此处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其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也存在差异。鉴于此,研究者们在考虑社会支持网络的相似性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类型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Litwin[9]支持网络类型是Litwin以以列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开发的网络类型,目前已被美国[27]、韩国[28]、我国香港地区[29]的学者们进行了结构
效度的探索。结果显示: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存在多样型、朋友型、家庭型、限制型网络,但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特有的本土化网络类型,如美国的宗教集会型网络、韩国的配偶型网络(不同于家庭型),香港地区的远亲型网络等。
2.4 社会支持网络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 Berkman等[30]指出:社会支持网络可同时影响个人的健康状态和健康相关行为,故而社会网络类型也受到健康的影响。其中两者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交互影响。
2.4.1 心理健康 Antonucci[31]的社交传递理论以及Weiss[32]理论表明:当个人(情感、社交互动等)需求或角期待被满足时将更倾向于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大量实证表明:社会支持网络类型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拥有较大社会网络和更多社会接触的老年人感受更加幸福[33]、健康[34]、尊严[9]及对生活的满意度[3-4]更高,而处于较差社会支持网络的老年人有更高的孤独[8]、抑郁[1]、认知功能下降[35]等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反之,有抑郁、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常发生社交障碍。
2.4.2 生理健康 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与老年人的死亡率[36-38]和生理健康状态[2]相关,老年人保持与社会接触可有效降低残疾(失能)的风险[5-6]。反之,健康状态的恶化也
意味着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将受到影响,不少限制型网络的老年人常因难以获得社会接触产生抑郁、孤独等心理疾病,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期望寿命减少[39]、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40]、癌症预后差[41]等。而因身体机能下降导致老年人的社交受限或社交障碍常使得老年人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破裂,同时也伴随着新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2.4.3 健康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个人参与的一系列可影响健康、失能和死亡的活动[42]。某些健康行为,如进行锻炼、合理饮食、遵从医嘱可有益于健康;相反,吸烟、过度饮食、酗酒等则对健康有害。社会支持网络给社会互动如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提供了平台,因此个人的健康行为也在此过程中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健康。Shiovitz-Ezra等[27]的研究认为,资源型网络类型(多样型网络和朋友型网络)的老人更少参与酗酒、久坐、不遵医嘱等健康损害行为。他认为资源型网络的老人有更多的社交互动,对其自身的健康行为有良好的接受度和保持度,抑制了健康损害行为的发生。社交互动良好的老年人可通过身边资源获得与他们自身健康相关的信息(如某些健康疗法、健康习惯、健康常识等),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例如家庭型支持网络可帮助老年人进行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和长期照护等。此外,孤独,作为老年人期望社会关系和实际社会关系不对等的产物,与健康相关行为也有着某些间接联系[43]。
鉴于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网络反映了老年人不同的社会关系及社会支持,因此确定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类型对于老年护理领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3.1 动员社会支持网络成员 社会支持网络可创造一个路径,以此传播态度、行为、情绪。因此,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可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进行不同类别的干预,在特定的网络中帮助某些现象的传播,如提高疫苗接受度、传播老年慢性疾病自我管理方法等;也可动员社会支持网络成员来改善老年人常患疾病的筛查诊断如癌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通过对目标个体的有效和干预,社会支持网络效应可传播个体对疗效的反应,从而强化未进行和干预的目标老年病人的信心和依从性。
3.2 筛查老年脆弱人并制订相应的照护计划 社会支持网络可作为临床执业者、社区工作者乃至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领域通用的语言,老年人能在不同的机构间获得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初级/二级照护。例如,医院可将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评估作为老年病人出院时务必完成的一项工作而加入医院的出院政策中,从而促进由家庭、朋友或邻居提供照护服务的老年人非正式支持组织对病人的全面康复/照护计划的制订,减少由于计划制定不到位引起的老年病人病情恶化或再入院的情况。此外,社区中限制型网络类型的老年人常由
于失能、认知障碍等自身因素难以获得社会接触,产生抑郁、孤独等心理疾病,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生理疾病。因此,在对这类有健康恶化倾向的老年人进行照护时应给予适合其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网络类型的健康照护计划。通过了解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类型可帮助制订契合老年人的自身社交状况的个人健康照护计划。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23:2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8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社会   支持   老年人   类型   进行   评估   行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