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

阅读: 评论:0

《2017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全部内容首发!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速,养老已成为社会持续热点话题,养老市场的规模正逐步扩大。大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相结合的巨大需求,催生了一个潜力十分巨大的银市场。研究老年人的消费行为,了解和掌握老年人消费心理,有助于打开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这是我们首次发布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我们试图通过各种宏观、微观的数据,分析老年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挖掘未来老龄产业新机会、新趋势。同时,我们聚焦60岁以上的老年体,从他们的视角揭示中国消费升级的全景图像。
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新老年快速崛起;品质付费意愿日益提高;健康消费方兴未艾;精神文化消费持续升温;享受型消费渐成潮流。
同时,我们通过分析老年消费市场和老年体消费行为,概括老年消费市场的特征以及老年体消费行为与习惯。
《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是我们对老年消费市场、老年消费行为的全方位解读,我们希望大家能从此份白皮书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祝您阅读愉快!
2017年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核心发现
(一)新老年崛起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与消费水平的提升,新老年快速崛起。他们虽然身处61岁至北华大学oa网76岁这一年龄层,但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看都不能算作老年人,新老年正在改变老龄化的含义。
他们拥有更多财富和更开放的心态,试图显得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更年轻,打破人们对“中老年人”这一标签的刻板印象。他们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退而不休已成常态。他们崇尚自由、追求舒适,对旅游、休闲娱乐、兴趣爱好保持热情。随着老龄化一起带来的焦虑感,他们时尚前沿的选择极为敏感,乐于接受技术的发展。美容、约会、健身、时尚、美食、创业和旅游不再是年轻人专属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崛起,对传统的老年消费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
(二)现在,进入品质消费时代
研究显示,88%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险,稳定的收入让他们生活不再拮据。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成熟,为具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中国新老年体在走出了缺衣少食的生存阶段后,生理与物质上的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借助稳定的收入和大量的空闲时间,基于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日渐强烈,消费行为从节俭型消费过渡到享受型消费。
他们愿意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消费,愿意为更高品质商品与服务而买单,他们购买高质量商品,投资自己的兴趣爱好,周游世界开阔视野,这标志着品质消费时代正式开启。
(三)重自我
中国的老人特别注重家庭生活,他们的世界与子孙后代紧密相连。中国的这一代老人经历了饥荒、物资短缺以及,内心普遍有着不安全感和担忧感。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源自于子孙后代。他们省吃俭用,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收入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不希望下一代再重复自己的不幸,他们甚少考虑过自己。
中国是一个孝道大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百善孝为先”。然而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数以亿计的青年外出务工、创业,从老人身边搬离。这导致庞大的空巢老人体出现,孤独感成为这一体的集体标签。随着经济的独立,时间的富余,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加快乐与充实。他们的视野焦点不再局限于家庭,他们终于关注自己了,开始补偿匆匆逝去的年华以及鲜少顾及的自我,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第一章:银发世界:中国老年体总体概况
(一)老年体规模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我国老龄事业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氟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质量风险管理亿人,占总人口的16.7%203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将达到3.7亿,占总人口约25.5%2050年,老年人口将到达4.8亿人,占总人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34.1%。按照国际惯例,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即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二)老年体结构
1、被慢性病包围的活力老人
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从2000年的71.4岁延长至2015年的76.3岁,老人的乐龄时间不断延长。由于预期寿命的普遍提高,中国已进入以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为主的疾病模式阶段。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多种慢性病共存情况较为常见,其中,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为主要病种。不断增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将激发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慢病管理、养生保健、营养品等医疗保健产品、服务的需求增长。
2、护理需求迫切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ELECTRONICSWORKBENCH2015年,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9%,总数约为4,063万人。因为部分生活能力的丧失,以及生理机能的退化,其健康状况逐步下降,因而其对护理服务需求也更为迫切。由于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居高不下,养老机构发展滞后,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给不足,形成了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失衡的局面。失能、半失能老人基数巨大,这为社会化的老年人护理服务机构带来了发展机遇。
大威德金刚
(三)老年体特征
1、更安稳的生活
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统计,2017年家庭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老人已超过1.06亿元,其中1,600万老人的家庭月收入超过了10, 000元。和许多无房无车的年轻人相比,绝大数老年人拥有一套或多套住房。
同时,88%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险,在城镇地区,这一比例更达到了92%。养老金收入逐年提升,大城市人均养老金年均增长普遍超过7%。在收入稳定的同时,如今的老年人们也乐于把钱花出去,平均每月用于家庭消费的支出占收入的45%。他们在基本的医疗之外购买保健、养生服务,为健康投资;他们还对休闲娱乐、旅游、兴趣等高层次、享受型的消费拥有浓厚的兴趣。
2、更孤独的灵魂
当下的中国老人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强的情感依赖,退休后更明显。70%的老人认为子女在自己的养老过程中不可或缺,68%的老人希望和子女共度时光,但
现实中半数以上的父母未和子女住在一起。孤独感成为最大困扰。
2016年,我国空巢老人超过1亿人,独居老人超过2,,100万人。60岁以上老人,约25%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有自杀念头的占13%-17%,但接受心理服务的比例只占2%。随着传统家庭的赡养功能弱化,老年人体对社交、娱乐、陪伴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强烈,包含关怀访视、心理咨询、情感交流等服务在内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将蓬勃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22:5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88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消费   老年人   老人   中国   服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