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卷 总第 109期 123
甲醛酯
2018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制,努力为人民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出版产品和
服务。这使得各出版机构纷纷从数量扩张向质量发展转变,越来越强调精品出版,而人才是出版机构发展的根基,因此各出版机构在出版工作中更加强调对编辑能力的培养。
ttv一、新形势下出版工作对编辑能力的要求
编辑是以生产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通过策划、组织、选择、审读和加工优化作品使之宜于传播的一种创造性文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编辑活动泛指对已有作品的加工整理活动。关于编辑的能力构成可谓众说纷纭。本文综合大家之所长,认为编辑首先需要政治感知能力。编辑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其次是编辑还得具备出的文字加工能力,编辑不仅要对文稿进行规范,关键还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原意,在不违背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将行文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逻辑更为顺畅。最后,编辑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对出版工作也尤为重要,从策划选题、选择作者、修改稿件,到装帧设计、生产印刷、宣传营销的整个出版过程,编辑必须要与各方交流合作,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以保证出版工作的顺利实现。 而大中专教材编辑不仅承担了一般编辑的职责,同时还肩负着服务于教育出版的重任。因此,教材编辑除具备一般编辑的政治感知、文字加工、沟通协调等能力外,还应在出版策划工作中,着力培养自身的洞察、创新、融合的能力。 析新形势下教材编辑的能力
(一)《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规划》丛书的整体情况《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规划》丛书自2017年1月出版《新媒体营销》《营销》以来,总共出版15个品种,已累计
销售50万册,净发码洋2 000多万。
零售市场,出版一年半的时间里,长期雄踞京东经管类图书排行榜,任何时候在京东搜索关键词“新媒体”,都会出现这套书的“霸屏”;在2017年“618”期间占据京东
图书销量榜第2—第7的好位置。现总共获得12万+评论,好评率99%。院校市场,这套书是国内第一套新媒体营销专业教材,被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985、211高校所选用,选用院校超过300所。这套书是多所院校新开设
的新媒体营销专业课程方案的参考,负责这套教材的编辑还实地参与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专业课程改革。作者秋叶也因为这套书,被出版社推荐成为国家网络营销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核心专家组成员。
(二)新形势下教材编辑的能力构成
在整个新媒体营销规划丛书的策划、编辑、运营过程中,教材编辑主要运用了自身的洞察力、创新力、融合力。
1.洞察力
洞察力是人通过表面现象精确判断出背后本质的能力,从字面上看,洞察是指对山洞的观察,洞口明亮洞内黑暗,通过光明中的蛛丝马迹去探寻黑暗中的本质就是洞察的过程。而在出版工作中,所谓的洞察更多是编辑通过观察生活中平凡事物或现象,并从中到选题策划灵感的能力。
2016年,新出现的、社、头条等引来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编辑认为行业的兴起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是必然,那么,院校开设新媒体营销专业也是必然。有了大胆假设,开始小心求证。调研行业的发展,调研企业的岗位需求。编辑发现,2017年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达400万,求职者数量为80—100万,缺口达到300万,未来三年岗位需求会以30%的幅度增长。企业营销手段也有了新的变
化,从原有的邮件营销、门户网站推广、SNS 社区营销发展为2017年的营销、社营销、小程序和App 等新媒体营销。而各大招聘网站上,企业的招聘需求中对新媒体营销人才的需求明显超过了网络营销。
收稿日期:2020-8-19
作者简介:古显义(1990—),女,汉族,北京人,硕士,高级策划编辑,主要从事新媒体、经管类教材图书策划工作。
新形势下教材编辑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以《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规划》丛书为例
◎古显义
(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育出版中心,北京 100164)
摘 要:人才是出版机构发展的根基,近些年,各出版机构在出版工作中更加强调对编辑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大中专教材《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规划》丛书为例,着重分析新形势下大中专教材的策划编辑要在充分理解教育出版的“变化”、正确认识出版工作“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洞察力、创新力、融合力。关键词:教育出版;新媒体;洞察力;创新力;融合力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5-0123-02
124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5期企业家天地杂志社
毛小芳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基于此,编辑进一步梳理新媒体营销的专业方案,并带着这个专业方案走访了广东、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市的行业大咖和院校专家。这个专业方案得到了行业大咖秋叶和院校专家陈道志老师等人的一致认可,决定提前占位新媒体营销专业赛道。
这就是教材编辑在工作中运用到的洞察力,也就是发现好机会的能力。
2.创新力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
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我们常常在编辑工作中也会提到“创新”,其实“创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语。首先得见山是山,才能见山不是山。本文认为,首先编辑得深入研究、得懂,其次是有了想法还要去做。
这套书创新的前提是教材编辑对新媒体行业的认知,对教育规律的认知,而不是拍脑袋创新。
第一,从院校新媒体营销专业建设来说,从当下企业需要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来说,学生和职场小白首先是要会使用微博、、社、今日头条、知乎等平台;但平台具有多样性与变化性,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掌握新媒体运营的技能,还要会写软文、会点美工设计、还要懂数据;更深层次的是要学会策划和整体运营新媒体活动。因此,体系化是《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规划》丛书的一大创新。
岳福生第二,教育出版需要深层次去挖掘院校的需求,对于院校开设一个新专业来说,首先,让这个专业能够开起来,其次还要解决好这个专业的就业问题。编辑把图书做成了服务型产品,花大力气在资源建设上,对于新专业来说,老师不仅缺好的教材,还缺乏资源,而《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规划》丛书提供的也不只是单本教材,而是一整套专业解决方案,这种强服务正是对原来教材出版和营销的创新。
3.融合力
2017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规划》丛书正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代表。以《短视频》单本教材为例,2018年,“两微一抖”成为企业新媒体运营的标配。随着5G 时代的到来,编辑分析短视频必将深入到人们生
活消费的方方面面。而短视频呈现“草根化”的发展趋势,以普通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短视频成为各大平台主要推送的内容。编辑通过调研行业的发展,调研企业的岗位需求,在媒介内容形态词频统计中,发现“视频”以273的高词频率一家独大。视频成为主要的媒介形式,相应地各类媒体对于视频拍摄、剪辑和包装制作人才需求也水涨船高。各媒体企业开始纷纷对文字岗位
男生女生金版
进行裁员,以腾出更多职位用于视频内容发展。而社运营
达人秋叶老师旗下的@秋叶大叔、@秋叶PPT 等短视频账号粉丝已达3 000万,他拥有丰富的短视频实操经验,能够为《短视频》教材的编写提供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和案例资源。
我们实地走访发现很多职业院校的电商专业已经开始将短视频作为一门实训课程。
于是,编辑将行业企业资源和院校作者资源形成合力。院校及时反馈课程开设信息,行业大咖提供一手实操的案例支持,教学一线的青年骨干教师根据行业大咖的资料和自身
的教学经验,整理编写了《短视频》教材。该书自2019年7月投放市场以来,已经销售4万册。三、如何培养新形势下教材编辑的能力
洞察、创新与融合是新形势下大中专教材编辑必备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培养这些能力。
(一)要充分理解教育出版的“变化”
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新行业、新应用、新业态, 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从前几年的淘宝平台电商、移动电商,到内容电商、社交电商,再到如今的直播电商,热点迁移迅速。而院校除开设国家专业教学标准里的“电子商务文案”“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课程外,还在不断根据行业的变化,开设“短视频”“直播”“农村电商”等热点课程。而教育出版主要是服务院校。但是要服务好院校就不能局限于院校,教材编辑要立足行业,及时研究行业及技术变化给院校教学带来的可能变化,及时满足院校专业及课程变化的需求,才能形成选题的领先优势。
(二)要正确认识出版工作“不变”规律
2020年年初,国家教材局出台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指出,“专业课程教材要充分反映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对教材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教材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变化”面前,内容建设仍是出版的根本。因此,教材编辑要在出版工作中提升内容质量,突出内容创新。
综上,作为大中专教材的编辑,除具备编辑的政治感知、文字加工、沟通协调等能力外,还要在充分理解教育出版的“变化”
、正确认识出版工作“不变”的规律基础上,培养自身的洞察力、创新力和融合力。[1]李昕.做书:感悟与理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周浩正.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一位资深总编的来信[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7.
[3]张立科.新时代优秀编辑的能力素质模型研究[J].出版参考,2018(11).
[4]李军.面向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教材策划编辑必备能力探讨[J].中国培训,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