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陈京丽
张楚汉(船舶总公司第714研究所,北京100085)
在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加速发展船舶科技报告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现就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对今后船舶科技报告工作的发展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1 船舶科技报告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船舶科技报告发展的现状分析
船舶科技报告始创于1987年7月,前后经历了调研试点、体制建设和稳步发展3个阶段。10年的艰苦创业为船舶科技报告这项新兴事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目前情况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完善。1992年成立了中国船舶科技报告管理办公室,(简称CK 办),颁发试行了《中国船舶科技报告管理办法》,建立了船舶总公司和基层单位二级管理体制,形成了以CK办为核心,
基层单位科技报告主管部门为基础,报告联络员为桥梁的独立的且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船舶科技报告组织管理网络。
(2)报告数量呈递增趋势,质量不断提高。船舶科技报告年征集量一般在600篇左右,今年已突破了800 篇。馆藏量已达到3000余篇。其中,一级报告487篇,二级报告1516篇,报告质量基本符合《船舶工业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的要求。
(3)报告的开发利用。为了使船舶科技报告能有效地提供使用,目前已建立了“中国船舶科技报告文摘数据库”,总量已达3000余条。编辑出版发行精品科技报告100篇。刊库合一的《中国船舶科技报告文摘通报》已出版9期,共3000余条摘要。
由于严格贯彻执行国防科工委关于科技报告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使得船舶科技报告工作方向比较明确,路子比较正,所建立的管理体制能适应船舶科技报告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比、信息网络化管理的要求,船舶科技报告建设与开发利用已初见成效。但船舶科技报告作为一类特种科技文献,无论是在报告规模及质量上,还是在开发利用及信息服务方面,都不能与船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船舶科研生产及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仍需做出更艰苦的努力。
1.2 船舶科技报告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人类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浪潮中,国防科工委已清醒地认识到建立国防科技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把中国国防科技报告列为“九五”期间开发国防科技情报十大产品之一,并于1995年12月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和《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密级、期限变更办法》,(简称《规定》与《办法》)。在《规定》中强调了国防科技报告工作是国防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国防科研管理程序,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保证了科技报告的来源,并为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船舶总公司为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委的《规定》和《办法》,于1996年6月召开了第二次船舶科技报告工作座谈会,总结了“八五”船舶科技报告工作的经验,提出了“九五”船舶科技报告的发展目标。这一切都为船舶科技报告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船舶科技报告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1.3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船舶科技报告发展的要求
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给船舶科技报告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一个支持信息获取、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并能覆盖全国,由现代信息要素构成的综合性开放的巨型系统。从技术上讲,它可分为传输层、网络层、终端系统和信息服务等4个层次,其中前3个层次构成了信息服务平台,而开发信息资源,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则是国家信息基
础设施的最终目的。它将使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转变给船舶科技报告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①船舶科技报告的开发利用要以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库为平台;②科技报告产品要以磁介质、光介质为主要信息载体;③科技报告应提供多神形式的信息服务。包括联机服务、终端服务、电话查询和电子邮政服务等;④科技报告信息服务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包括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生产,通信网络,数据库开发利用,电子出版物以及办公自动化等。
因此,我们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船舶科技报告的电子化、才能使其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既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又是船舶科技报告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2 今后船舶科技报告发展的设想
船舶科技报告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工作,集科研和文献管理于一体。具体可分为撰写、评审、上报和开发利用4个环节。这4个环节,环环相扣,以科研活动为核心,来源于科研并服务于科研,构成一闭环控制系统。如图1如示。
图1 船舶科技报告工作的闭环控制系统
撰写工作保证了报告的来源;评审工作保证了报告的质量;上报工作保证了报告的集中化管理;开发利用保证了报告的信息服务。其中报告的撰写、评审和上报工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科研管理程序,由报告产生单位的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而报告的开发利用则属于信息管理范畴,应纳入信息管理渠道。由报告产生单位的情报部门和船舶总公司下设的CK办分级管理。但CK办不同于一般的信息管理机构,它还具有指导检査各基层单位的科技报告工作及征集报告的行政管理职能,这是由船舶科技报告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从船舶科技报告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看,船舶科技报告要继续向前发展,要想达到信息资源的国际共享,就必须在目前船舶科技报告工作的基础上加以充实、调整、巩固和提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加强船舶科技报告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逐步实现船舶科技报告的电子化,把CK办建成集行政管理与信息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的船舶科技报告信息服务中心。这就是我们在“九五”和2010年船舶科技报告工作的总体发展设想。
2.1 科技报告制度建设
船舶科技报告是国家(国防)科技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由科技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格式撰写的,以积累、传播和交流为目的,能完整而真实地反映其所从事活动的技术内容
和经验的特种文献,是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和宝贵财富。为此,国家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并采取强有力的政府行为,要强化各级科技报告管理办公室的行政管理职能,以推进船舶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只有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及行政干预才能解决科技报告的产生和征集问题。同时又要以市场为牵引,做好科技报告的开发服务工作。
2.2 数据库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就必须以数据库方式存在,数据库建设实质上就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库与高速信息网相结合开辟了广阔的信息服务新领域。因此,船舶科技报告要立足船舶总公司,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就必须建立船舶科技报告数据库。建库的总体原则是:数据库建设要投入少、见效快、产出多;要与网络建设同步进行,要增强上网意识,建库就要能上网,不能只停留在单机检索服务上,要提高数据库的效用;合理选择或联合开发适合科技报告特点全文数据库支撑软件,即中文全文检索软件。建库的具体措施是:我们现在已建立了船舶科技报告文摘数据库,并出版了刊库合一的《中国船舶科技报告文摘通报》。在此基础上,首先要解决文摘库的上网服务,变死库为活库,变单一服务为多种形式服务;第二步,要着手进行全文数据库建设,对现存报告和今后征集的报告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建库,前者实行报告印刷版本向数字化转换的做法,后者采用一种分散集中式的建库模式,从报告撰写计算机化入手,在数据库有关标准前提下,
精氨酸酶要求按标准数据格式撰写上报报告、文摘等,或直接以软盘形式上报,经整理和汇总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这种模式既有利于数据库的生产,又有利于馆藏数字化的建设,它是对传统工作方式的一次变革;第三步,完成全文数据库的光盘制作,进而实现报告馆藏数字化,更有效地为用户服务。
2.3 信息网络建设
船舶科技报告信息网络应包括两个层次:以CK办为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各基层单位情报室为网上节点,形成二级结构的报告信息共享系统。就整体而言,是分布式体系结构,对各基层单位则是相对集中式体系结构。同时与国际网络、国内其他文献信息网络互联,形成船舶科技报告信息大网络,其模式如图2所示。CK办要成为船舶科技报告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就应率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逐步实现CK办的办公自动化、报告处理计算机化、馆藏数字化、产品多样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与此同时,要研究有关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问题,制定相应的信息管理办法,力图不断提高船舶科技报告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考考你的智商
我不是宋承宪歌词
图2 船舶科技报告信息大网络模式
日本豆乳
2.4 联络员队伍建设
基层单位是船舶科技报告的发源地,要建立完整的覆盖全行业的船舶科技报告系列,就必须依靠基层单位做具体工作。船舶科技报告联络员正是CK办与基层单位联系的桥梁,起着上呈下达的作用,并负责本单位的船舶科技报告工作。因此,联络员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船舶科技报告事业的成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船舶科技报告管理办法》中已明确提出:“对在组织管理科技报告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一定奖励”。另外,CK办还应制定其他激励政策和业务培训计划,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精明强干的、具有科技与信息管理才能的联络员队伍,以进一步推动船舶科技报告事业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3 结束语
目前船舶科技报告发展的大环境非常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船舶科技报告服务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技术上采取跳跃前进的做法,注意吸收国外科技报告发展的经验教训,而决不亦步亦趋,结合自身特点,合理选择与组合现代信息技术,走开放型联合发展的电子化道路,这样我们规划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船舶科技报告就一定能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造福于全人类。
原载《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