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4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中地理必修4知识点总结】
选修五知识点: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 滑坡、泥石流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2)成因:
①地形复杂,山地多,坡度大;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的破坏;
④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高二地理选修五知识点: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高二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索爱m600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四川电信赵麦庆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篇二:高中地理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太阳 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类分类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球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 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0 p.
6 p.乳汁分泌
23 p.
8 p.
9 p.
28 p.
21 p.
23 p.
28 p.
42 p.
18 p.
0 p.
17 p.
4 p.
8 p.
13 p.
8 p.
7 p.
15 p.
18 p.
8 p.
11 p.
9 p.
分享于2013-01-11 10:27:48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天体...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文档格式:.doc文档分类: -- -- 文档标签: 相关文档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doc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
【篇三:高中地理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4复习经典知识点(一)
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中冶成工建设有限公司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 海洋,冬季海洋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 沿海,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裸地 草地 林地 湖泊,晴天 阴天。
高二地理必修4复习经典知识点(二)
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耙式浓缩机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 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 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 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 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 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 冷干
宫古海峡
(6)来自海洋的气流 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 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 锋面 阴雨、风
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4、风向:
(1)风向- 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