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课标要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 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 板书并明确自然带概念 | 观看景观图片,说出地理环境的差异 | 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
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 | 偏二甲肼 展示课件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非洲为例,分析说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读图分析归纳 | 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
展示课件,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板书: | 读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 |
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 | 展示课件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分析说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读图分析归纳 | 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
展示课件,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板书: | 读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 |
小结:出示表格(见附表) | 学生填表总结 | 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 |
反馈 | 提问:我国西北地区种草好还是种树好?利用资料说明理由。 | 阅读P98页活动资料,回答问题。 |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
导入:我们学习了哪些地域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回忆上节课内容 | 承上启下,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 |
运用“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垂直方向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 指导学生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思考以下问题: 大气稳定度分级1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分析说明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3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选用) 板书: 展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引导学生比较自然带谱的数量多少和基带的差异。 |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 从地形、海拔高度变化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ari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 |
小结:出示表格(见附表) | 学生填表总结 | 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 |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问: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 | 阅读P99页材料,回答问题 | 让学生了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 |
提问:你还能举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吗? | 发言 | 培养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
出示课堂练习(见课件)。 | 做练习 | 检查本章节知识落实情况 | |
章节小结 | |||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17:4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77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