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地域分特点及成因(修改稿)

阅读: 评论:0

我国文学家地域分布特点及成因初探
段学会
永川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永川 402160;
[摘要]我国文学发展从空间的角度看是不平衡的。由于受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战争﹑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从古到今,我国文学家在地域分布上有相对集中和不断变化的特点,这一特点致使我国不同朝代各地文学发展出此盛彼衰、此衰彼盛以及不同的流派在不同的地域孕育发展的状况,文学发展在空间上最终也呈现出了相对集中和不断转移的特点,同时为人们去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解释文学史上的一些未解之谜探索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学家;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不断变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表明,人才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相对集中和不断变化的特点。从当代全球来看,发达国家绝大部分集中在温带地区,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地区也是人才集聚的地区,全球的绝大部分人才自然也集中在这里。我
国从古到今的人才分布也是这样,如现代(1920-1949)湖南人才辈出,在全国各省中,人数最多 ,影响最大,其中又主要集中湘中、湘东地区。同样,我国文学家在地域分布上也有相对集中和不断变化的特点。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就谈到国文学发展地域不平衡这一现象。他说:“所谓地域的不平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至少在形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如此。” ①我国文学发展地域的不平衡现象,首先是由文学家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和不断变化所决定的要深入探讨我国文学发展地域的不平衡现象,首先就要弄清楚我国文学家地域分布的规律及成因。对文学家的研究主要包括:文学家生平研究、文学家心理研究、文学家文学活动研究、文学家体研究,本文涉及只文学家生平研究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文学家地域分布,不是指他们的文学活动区域,而是指他们的出生地。
    谭正璧所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材料统计对象来看上起春秋,下到近代,有6千多名文学家广告的种类。他们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中国近代及其以前文学家地域分布重心
各个时期
文学家分布重心
秦时期
在今天的山东、河南和湖北三省
两汉时期
在今天的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和安徽
三国西晋时期
在今天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和安徽
东晋南北朝时期
在今天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湖北
隋唐五代时期
在今天的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等省
宋辽金时期
在今天的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四川、福建、河南
元代时期
在今天的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北、北京、山东等省
明代时期
在今天的江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省
清代时期
在今天的江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现代文学馆组织专家编写《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他们的编选具有权威性,入选的都是大家公认的现代文学大家。现把编写的前50位文学家的出生地统计如下,见表2。
表2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前五十位
出生地
中国现代文学家
浙江
鲁讯周作人丰子恺茅盾郁达夫 徐志摩施蛰存透明国际夏衍林徽因鲁彦穆时英艾青12人
四川
郭沫若、李劼人、巴金周文艾芜沙汀何其芳7人
湖南
田汉彭家煌丁玲朱湘4人
江苏
朱自清叶圣陶张天翼卞之琳4人
北京
老舍凌叔华吴祖光、萧乾4人
福建
庐隐冰心2人
安徽
台静农吴组缃2人
黑龙江
萧红2人
广东
张资平丘东平2人
山东
王统照李广田2人
天津
曹禺1人
湖北
闻一多1人
河北
孙犁1人
辽宁
端木蕻良1人
江西
张恨水1人
上海
秦瘦鸥1人
河南
姚雪垠1人
吉林
李辉英1人
台湾
许地山1人
从以上两个统计表格,可以看出我国文学家地域分布的大致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一、我国文学家在地域分布上相对集中
从古到今我国文学家在地域分布上相对集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全国大范围来看,以秦岭—淮河一线(该线南北地理环境及文化差异明显)为界,秦、两汉、三国、西晋、隋唐时期,国文学家大多分布在北方,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东晋南北朝、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国文学家大多分布在南方,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总体上是东多西少,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多,周边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少的大格局。
    从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域来看,南宋以前,我国文学家主要出生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南宋开始,我国文学家又主要出生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到了现代,浙江四川湖南异军突起,文学大家层出不穷。历朝历代,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广西海南内蒙古等省区,绝少产生文学大家。
从点上看,各个时期文学家产生主要集中在首都,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之乡,地及开放之域等。
1.各朝各代的首都所在地(这里主要指享国在100年以上的王朝)产生的文学家数量较多。如唐代、北宋、南宋、清代首都。首都所在地面积与全国相比较是很小的而产生的文学家却很多它大多是全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人才中心,这里的文学人才主要是由政府的行政影响力促成的。各朝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注重招揽人才到首都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里的学校大多具备当时最优秀的教师和最优越的教学条件,图书馆收藏图书众多,仔仔动力联盟这为文学家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隋唐以来科举考试最后大多在首都决胜负,这为读书人升官发财提供了机会,古代选拔人才又大多以其文章水平的高低来定夺,这对首都地区青少年是一种无形而有效的激励。各朝各代文学家较多分布在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原因分布在首都所在地一样。
2.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之乡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经济等外在条件的变化对它的影响不会立即表现出来它即使不是国家政治和经济重心,在没有发生重大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河南烟草局长文学人才也会层出不穷地产生这一方面是文化传统的悠久文化领袖的激励,使之不易断裂和消失,大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秦汉交替时齐鲁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了破坏儒学传统仍传承不断。秦刚灭亡,在楚汉战争中鲁国兴起礼乐刘邦临城下时,“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声不绝 ②又
如汉硅片的蜀郡,在西汉前期文化仍较落后,在“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的时候,蜀郡读书人受到很大的鼓舞此后蜀郡之地的王褒、扬雄文章闻名天下文化领袖的启蒙和激励由此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之乡有丰富的文化牙周袋积累。这种文化积累还以物质形式存在下来,例如学校、图书、碑刻等,这些为文学家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地易出文学家如我国北宋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武力强大,北宋灭亡,南宋南迁,大量王公贵族文人墨客随之南移,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此后四川的成都,江西的南昌、吉安,湖南的长沙,江苏的南京、苏州、常州、扬州,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福建的福州、泉州,广东的广州有的逐渐成为了裕之地,有的更加富裕。在物质条件得到了保障的情况下,教育得到保障,在官学教育的基础上,私学教育刻书、藏书事业也随之发达;其次经济发展了,交通随之得以发展,这为学子们外出漫游体验生活提供了方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
首都,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之乡,地及开放之域
又大都是地理环境优越人口相对密集之地,是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舞台。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泰纳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地位”③。他肯定了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文学艺术的决定作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是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集中表现区域,文学艺术是由文学家创作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渗透着当时的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舞台为文学家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所以文学家集中产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不足为奇了。
二、我国文学家在地域分布上是不断变化的
上面两个格可以看出,我国文学家在地域分布上是不断变化的,一方面是空间范围的扩大。这与国家版图的扩大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开发紧紧了解在一起,先秦、两汉、三国、西晋、隋唐时期,国文学家的分布重心黄河中下游流域;此后国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南方转移,长江中下游流域成了孕育产生文学家的“风水宝地”,形成了遍地开花,南北呼应的格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学家集中产生在山东、河南和湖北三省,而到了明清时期,我国文学家广泛产生在江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广东、福建、山
东等众多区,空间范围明显扩大。
    另一方面在空间变化的方向上,从原点的山东、河南和湖北向南方东南方西南方(指四川)扩散,而绝少向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蔓延。这与前者自然条件优越,区域开发较快,经济相对发达,文人学士贬谪迁移至此等有密切关系。而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文学家产生少,文学落后,与这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区域经济开发落后,民族间战争和军事集团间战争频繁有直接关系。
从文学家在地域分布和变化的时空结合来看,如三国西晋时期以前国的文学家分布重心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我国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文学家的分布重心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隋唐时期,政治舞台又回到了黄河中下游流域,文人学士随之北移,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北返;宋元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活跃,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又转移到了南方
从个别时期来看,有几个在时空结合上很有特。先秦时期文学家集中分布在今天的山东、河南和湖北三省,这时的春秋战国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隋唐时期文学家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省,
北方多南方少,这时期是我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明清时期,文学家的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省,南方多北方少,这时期是我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发展高峰。
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环境在发生变化,战争的烽烟在转移,区域开发在进行,时代精神在不断产生和扩散,文学家是社会的一分子,不是与世隔绝的人,他产生于人民众之中,他表达着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式和共同感情。泰纳说:“我们隔了几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象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④人民众会因自然环境的变化,战争的烽烟,区域的开发而转移,作为代言人民众生存方式和共同感情的文学家自然也会发生转移,所以文学家在地域分布上也是不断变化的。
三、通过对文学家地域分布及成因的探讨,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我国文学史上一些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过去我文学研究,对文学家的产生在时方面的组合规律关注和探讨不够,大多的是文学时间方面的发展注重的是文学的时代性、民族性以及文学的编年、注疏。这种
研究具有一维性和单向特点缺乏多维性发散性。文学家的产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孕育的。“地理是历史的舞台,历史即地理之骨相。读历史如忽略地理,便失去其中许多精彩的真实的意义。” ⑤由此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文学研究既要注重其时间关系,又要注重其空间关系,地域环境是文学家产生及开展文学活动的舞台,深入了解文学家产生的地域环境,有助于理解文学家思想性格及其文学作品的内容。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我国文学史上一些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17:4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77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家   分布   地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