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文传感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阅读: 评论:0

陆地水文传感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刘星;周树道;龙运华
【摘 要】温、深、流是陆地水文最基本的3个要素.传感器是获取水文信息的关键器件,然而我国水文传感器发展相对滞后.为促进水文传感器国产化,本文着重选取温、深、流3类陆地水文传感器为代表,详细比较了现有传感器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重点分析了温、深、流3类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马鞍山杀人案《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年(卷),期】2013(030)001
【总页数】5页(P124-128)
【关键词】水文传感器;趋势;分辨率;网络智能
【作 者】刘星;周树道;龙运华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95718部队,砚山66310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B937
天然气利用政策
0 引言
莲必治水文是水在地球表面、大气层中和地壳内部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可分为陆地水文和海洋水文。陆地水文指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和地下水等,其要素主要包括降水、水位、水温、水流流速水深和结冰等[1]。陆地水文信息的获取,是水力发电、农田灌溉、防洪排涝、整治河道、发展航运以及国防建设等不可或缺的环节。
水文传感器作为水文信息采集的关键器件[2],对水文信息获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文传感器的研究开发,但发展相对落后,总体性能与国外产品还有较大差距,很多产品还不能投入实际使用。温、深、流是陆地水文3个基本要素,也是最有代表性的3个要素。本文从温、深和流传感器出发,在详细比较现有常用传感器优缺点的基
础上,重点探讨各类传感器发展趋势,并对水文传感器与水文信息获取系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温、深、流速传感器现状
1.1 温度传感器
水温是表征水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水文信息采集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且影响其他要素测量的准确性。
水文上对水温测量要求并不高,分辨力达到0.1℃,准确度达到0.2℃就能满足一般水文测量要求[3]。温度传感器种类繁多,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温度传感器分类分类 传感器 特点膨胀式玻璃液体、压力式、双金属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直接读数,不需供电,但准确度低,不易实现自动化,易损坏。接触式热电偶 结构简单,响应快,宜自动测量。电量式热电阻 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动态响应差。半导体热敏电阻灵敏度高,价格便宜,但线性度差,稳定性与互换性差。石英传感器 稳定性好,精度与分辨力高,稳定性好光纤测温 种类多样,发展迅速。非非接触式辐射式
热测温 使用简单但影响因素很多,需人工判读。比式 结果准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红外 可显示二维温度场,分辨力高。其他  超声波测温、光谱吸收、CARS测温等
水文上应用较多的测温器件是半导体热敏电阻,在要求较高时使用铂电阻等金属电阻,下面简要介绍铂电阻测温原理。
根据Callender-Van Dusen公式[4],铂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函数为下式:
八音盒珍品陈列馆式中:A,B,C为常数;Rt,R0为温度分别为t和0℃时的铂电阻阻值。通过测量电阻值就可根据式(1)得到温度值。
1.2 测深传感器
水深,是水面至水底的垂直距离。传统方法是人工看水尺(或测深杆),简单、快速、直观,但不适用于仪器自动化要求。目前主要水深测量方法见表2。
现代食品科技
表2 目前主要水深测量方法人工检尺法液体压力差  吹气法、压差法、HTG法浮力原理  浮子法、浮筒法、浮球法、沉筒法元件电参数变化  电容法、电阻法、电感法信号传播时间 
磁致伸缩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其他  振动法、核辐射法、测量原理  方法人工测量  垂钓法、双水位法、光纤传感器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资料反演水深[5],但由于精度较低,探测水深较浅,只能作为辅助参考。下面主要介绍4种常用水深测量方法:
(1)测深杆:一般固定装置在测站,需要人工定期记录数据,用于测量较浅的水深,测量范围视竿的长度而定,一般在5m以内。
(2)垂钓法:目前水文缆道或水文测船上多用垂钓法,通过铅鱼悬索测深。此法适用于河床浅而稳定且水流流速较小的区域,很难在大流速、水深或河床不稳定的环境内使用。
(3)压力测深:根据压力与水深成正比关系的静水压力原理实现水深测量。特点是量程宽,安装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精度较高,结冰期也可正常工作,比较适用于动态测量。但有时间、温度漂移,测量精度受泥沙影响,且用于小量程测量时,其绝对误差大。
校园大数据
(4)超声波测深:声波在介质中以一定速度传播,当遇到不同密度的介质分界面时,声波立即发生反射,根据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算出深度。特点是安装简单,响应速度快,测量
精度高,但存在测量盲区,使用时需对声速进行校正。
1.3 水流流速传感器
水流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水体的流动距离。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的测流速设备越来越多,根据测流原理可分为转子式流速仪、声学多普勒流速仪、电波流速仪、电磁流速仪、激光流速仪和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等。我国对流速仪研究起步较晚,且功能相对单一,目前相对成熟的产品只有转子式流速仪。常用流速仪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
表3 3种流速仪主要技术指标仪器名称  流速  其他LS10型旋浆式流速仪范围:0.05~7m/s起动流速:0.05m/s水温环境:0~40℃含沙量≤20kg/m3流向:范围:0~360°准确度:±2°分辨力:0.01°电波流速仪Stalker II SVR ADCP范围:0~5m/s准确度:±1%±5mm/s分辨力:1mm/s范围:0.20~18.00m/s准确度:±5mm/s最大测程:100m微波功率:50mW
(1)转子式流速仪
目前在流速测量方面以转子式流速仪为主,包括旋浆式和旋杯式两种,其中旋浆式流速仪是国际标准认可的最为常用的测量仪器之一。该类传感器的转子(旋浆或旋杯)在流体的推动下产生驱动力矩而旋转,传感器内部有脉冲产生与检测装置。通过测量转子旋转1周的时间,或者测量输出脉冲的频率,根据式(2)算出水流速度[6]:
式中:v为水流速度;K为传感器比例常数;T为传感器旋转周期;c为传感器最小感应流速。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14:2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7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文   传感器   流速   测量   水深   信息   使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