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一、选择题:
1.1953年,哪两位科学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A. G. W.Beadle和E. L. Tatum
B. F. Jacob和J.L. Monod
C. H. G. Khorana和M.W.Nirenberg
D. J.D. Watson和F. H. C. Crick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C. 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D. DNA和蛋白质均是遗传物质
E. DNA和蛋白质均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3.基因组是指一()
A.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B.整个染体
D.核基因组
E.线粒体基因组
4.人工质粒作为商品供应使用最为广泛的质粒是()
A. pBR322
B. pUC
C. pSP系列
D. ColEI
E. PC194
5.大型质粒具有下列何种特征()
A.质粒长1.5-15kb
B.无整合作用
C.少数为接合型
D.质粒长60 -120kb
E.低拷贝数质粒
A. DNA病毒
B. SV40
C.腺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E. RNA病毒
7.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是()
A.一个带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分子
巫咸族
B.线性双链DNA分子
C.双链环状DNA分子
D.环状超螺旋DNA分子
E.从培养的猴肾细胞中分离出来
数值模拟
8.关于RNA病毒正确的是(一)
A. RNA病毒基因组以双链多见
B.病毒RNA链有正负之分
C. RNA病毒少有变异
D. RNA病毒的复制依赖于宿主细胞
E.许多哺乳类逆转录病毒属于单负链双体RNA
9.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是()
A.环状双链RNA分子
B.单链RNA病毒
C.逆转录病毒
D.单链正股RNA病毒
E.单负链双体RNA
10. HIV是属于()
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
B.线性双链DNA分子
C.单链正股RNA病毒
D.单链负股RNA病毒
E.双链环状DNA分子
11.染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核小体
B.核质蛋白
C.螺线管
D.拌环
E.微带
12.目前认为,人类细胞的整个基因组DNA序列用于编码蛋白质的比例仅为()
A. 1%B.2%一3%C.5%D. 8%E.10%
13.结构基因中的编码序列是指()
A.内含子
B.外显子
C.增强子
D.沉寂子
E. TATA盒
14.下列DNA序列ATGAGCTAG一TACGTACTA GCTACTA可能形成()
A.发夹结构
B.回文结构
C. a一卫星DNA
D. SIRS
E. LIRS
15.限制性内切酶Alu I的酶切位点是’___()
A. AG y CT
B. TC y GA
C. A y GCT____
D. TCG y A
E. AGC y T
16.核小体的形成使DNA压缩了多少倍()
A. 2-3倍
B. 5-6倍
C. 6---7倍
D. 8--9倍
E. 10倍以上
17.染质大部分以什么结构形式存在()
A. DNA与组蛋白复合物
B.核小体
C. 30nm螺线管纤维
D. 700nm后环E.1000nm纤维
18.下列哪种现象只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
A.内含子
B.外显子
C. DNA
D.质粒
E.重叠基因
19.人类体细胞染体的数目是多少条()
A. 22 B.23 C. 44 D.46 E.48
20.用荧光染料哇叮因氮芥对染体进行染使染体显带,称为()
A. C显带
B. D显带
C. G显带
人民教育出版社
D. Q显带
E. T显带
21.对染体端粒进行的显带称为()
A. C显带
B. D显带
C. G显带
D. Q显带
E. T显带
22.染质和染体是()
A.同一物质在细胞中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B.不同物质在细胞中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C.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D.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E.染质是染体的前体物质
23.在一次细胞周期中,需时最短的期是()
A. G1期
B. G2期
C. S期
D. M期
E. G期
24.在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发生在()
A. G期
B. G1期
C. G2期
D. S期
E. M期
25.种类最多的遗传病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体病
D.体细胞遗传病
E.肿瘤
26.最早被人类研究的遗传病是()
A.尿黑酸尿病
B.白化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镰状细胞贫血
E.苯丙酮尿症
27.与I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是()
A. HLA基因
B.胰岛素基因
C.胰岛素受体基因
mdi格式
D.胰岛素受体后基因
E.信号传导系统
28.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哪种基因突变导致的()
A.酪氨酸转氨酶
B.磷酸毗哆醛,
C.苯丙氨酸经化酶
D.多巴脱狡酶
E.酪氨酸经化酶
29.染体末端的结构称为()
A.端点
B.端粒
C.端粒酶
过氧化氢溶液
D.着丝粒
E.随体
30.哪种癌基因的染体易位可导致慢件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A. c一myc
B. c一abl
C. c一sis
D. bet一1
E. bet一2 31.第一分离到的抑癌基因是()
A. APC基因
B. BRCA基因
C. DCC基因
D. p53基因
E. Rb基因
32.人类基因组30亿对碱基估计存在编码基因数是()
A. 1万一2万个
B. 3万一4万个
C. 5万一6万个
D. 7万一8万个
E. 9万一10万个
33.关于蛋白质亚基的聚合体形状以下哪项不是()
A.线性聚合体B.环状聚合体C.螺旋状聚合体
D.球状聚合体
E.菱状聚合体
34.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为哪种分子()
A.双链线状
B.双链环状
C.单链线状
D.单链环状
E.缺口环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5.对DNA分子而言,下列哪种因素属于无法避免的有害因素_.()
A.过酸
B.过碱
C.高温
D. DNA酶
E.低温
36. RNA中mRNA占百分之多少()
A. 1一5 B.15一20 C. 40一50 D. 60一75 E. 80一85
37.一般28S(或23S) RNA的荧光强度约为18S(或16S) RNA的几倍,否则提示有RNA的降解()
A. 2
B. 3
C. 4
D. 5
E. 6
38. EDTA可赘合什么离子,抑制DNA酶的活性()
A. K+
B. Na+
C. CL-
D. m扩十
E. S042-
39. RNA溶于什么溶液中时,可在一20℃中长期保存()
A. TE溶液
B.醋酸钠
C.双蒸水
D. 70%乙醇
E.无水乙醇
40.在PCR反应中,引物的长度一般以多少个核昔酸为宜()
A. 10~15 B.15一23 C. 16-25 D.18一25 E二18--30
41.在PCR反应中,TM等于()
A. 4 (A+T)+2 (C+G)
B. 2 (A+T)+4(C+G)
C. (A+T)+(C+G)
D. 2 (A+C)+4 (T+G)
E. 2 (A+G)+4 (C+T)
42.关于核酸探针的描述下列何项不正确()
A.可以是DNA
B.可以是RNA
C.可用放射性标记
D.可用非放射性标记
E.必须是单链核酸
43.生物芯片技术是在哪一方面应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核酸的测序
B.基因诊断
C.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D.外源微生物的鉴定
E.药物的筛选
44.电泳的基本原理是()
A.溶液中带正电颗粒与逞负电颗粒之间的静电引力产生的移动
B.在电场中带电颗粒向着与本身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
C.带电颗粒向电极移动的力只与电场强度有关
D.带电颗粒向电极移动的迁移率必须相等
E二带电颗粒向电极移动的迁移率必须相同
45.等电聚焦电泳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A.电渗作用
B.电荷效应
C.扩散作用
D.分子筛作用
E.吸附作用
46.生物芯片技术是在哪一方面应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核酸的测序
B.基因诊断
C.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D.外源微生物的鉴定
E.药物的筛选
47:国际推荐的血清(浆)葡萄糖测定参考方法是()
A.福林一吴宪法
B.邻甲苯胺法
C.铁法
D.葡萄糖氧化酶法
E.己糖激酶法
48. pH对酶促反应没有影响的是()
A.酶蛋白的三级结构
B.酶蛋白中必需基团的解离状况
C.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D.底物的离解状态
E.酶的生物学活性
49.细胞内含量较多的核昔酸是.()
A. 5,一AT
B.- 3,一ATP
C. 3,一dATP
D. 3,一UTP
E. 3,一dUTP
50.嘿吟核昔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是()
A. XMP B.IMP C. GMP D. AMP E.CMP
51.嗓吟核昔酸合成的特点是()
A.先合成嘿吟碱,再与磷酸核糖结合
B.先合成嗓岭碱,再与氨基甲酞磷酸结合
C.在磷酸核糖焦磷酸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嚷吟核昔酸
D.在氨基甲酞磷酸基础上逐步合成嗓岭核昔酸
E.不耗能
52.甲氨蝶岭可用于白血病的原因是它可以直接()
A.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DNA的合成酶系的活性
C.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低谢
D.阻断蛋白质的合成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