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 掌握FTP的工作原理 2. 掌握FTP一些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二、实验环境 实验拓扑结构(标注IP地址和MAC地址): IP地址:172.16.0.62 MAC地址:002511-53EB30 三、实验内容 FTP的工作过程。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FTP的工作过程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FTP data和FTP control协议)。 2. 主机A登录FTP服务器: 在实验环境中的FTP服务器(172.16.1.100)已经启动,并提供一个公共帐号,用户名是:anonymous,口令:无。 负重效应 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运行: (1)C:\>ftp 172.16.1.100 (2)在“User:”提示符后输入用户名:anonymous (3)在“Password:”提示符后输入密码:无 (4)在客户端上运行一个简单的操作,如:ftp> dir (5)在FTP提示符下输入“quit”退出FTP 3. 察看主机B捕获的数据,保存会话命令(方法:会话交互视图/单击右键/保存会话命令菜单,保存为),并分析FTP的工作过程: ● FTP使用的TCP端口有哪些___20\ 21______。 ● 分析FTP报文格式。指出在捕获数据报文中含有用户名、密码的报文,是否可以看到用户名和密码?说明FTP的安全性? 可以看到用户名和密码,安全性低。 使用TCP连接工具与服务器进行命令交互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CP协议)。 2. 主机A启动TCP工具连接FTP服务器。 (1)主机A启动“实验平台工具栏中的TCP工具”。 ① 选中“客户端”单选框。 ② 在“地址”文本框中填入FTP服务器的IP地址。 ③ 在“端口”文本框中填入主机FTP服务器进程的端口号21。 ④ 点击“连接”按钮,建立与FTP服务器的TCP连接。 (2)连接成功(将该次连接记为w_cmd),在接收窗口会显示成功连接的信息;若不成功,再次尝试进行连接,直到成功。 3. 使用TCP连接工具与服务器进行命令交互: 注: ① <CRLF>是回车换行; ② 文件名的生成规则是:file_x(x是组索引,eg:第一组使用的文件名为:file_1)。 ③ 用户名、密码相同,生成规则是:groupx_y(x是组索引,y是主机索引,eg 第一组的主机C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为:group1_3)。 (1)w_cmd的发送窗口:USER 用户名<CRLF> 点击“发送”;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南方少儿频道 电流源 (2)w_cmd的发送窗口:PASS 密码<CRLF> 点击“发送”;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 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进入FTP服务器,与FTP服务器进行命令交互; (3)w_cmd的发送窗口:SYST<CRLF> 点击“发送”;(询问服务器使用的操作系统)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 (4)w_cmd的发送窗口:PWD<CRLF> 点击“发送”;(显示当前路径)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 (5)w_cmd的发送窗口:TYPE A<CRLF> 点击“发送”;(定义文件类型为ASCII)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px事件 (6)w_cmd的发送窗口:PORT x1,x2,x3,x4,x5,x6<CRLF> 点击“发送”; <注意:上面x1-x4的取值的规则为x1,x2,x3,x4携带的是本机的IP地址,x5,x6为端口值,计算方法为x5*256+x6。例如本机的IP地址为172.16.0.35,则x1、x2、x3、x4分别为172、16、0、35,端口号为1025,则x5为4,x6为1。本实验使用端口为2570,所以x5为10,x6为10。>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 ● PORT命令对端口信息是怎样传递的?由上面发送的信息可知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值为? ● 解释一下PORT的格式,及该命令的用途。 ● FTP服务器是使用什么方式创建数据连接的? (7)再次运行TCP连接工具,填写数据,按“创建”键,进入等待远程连接的侦听状态中(将该次创建的连接记为w_data1); (8)w_cmd的发送窗口:STOR 文件名<CRLF> 点击“发送”;(存储文件)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 (9)w_data1的发送窗口:file data 点击“发送”,再按“断开”键关闭w_data1; (10)w_cmd的发送窗口:PASV<CRLF> 点击“发送”;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 ● 说明该命令的用途。 ● FTP服务器是使用什么方式创建数据连接的? ● 在服务器回复的信息中可知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为?(记为port)。 (11)再次运行TCP连接工具,按图14-18内容填写数据,将其端口值21改为port的值,按“连接”键,进入FTP数据传输窗口(将该次连接记为w_data2); (12)w_cmd的发送窗口:RETR 文件名<CRLF> 点击“发送”;(读取文件)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 (13)察看w_data2返回信息,并将其关闭; ● 其内容是步骤(9)输入的信息吗? (14)w_cmd的发送窗口:QUIT<CRLF> 点击“发送”;(退出—终止命令连接) ● 服务器回复的信息? 翻译家张培基逝世4. 分析端停止数据捕获,并分析捕获的数据: 察看“FTP会话”各会话中,建立TCP连接、数据传输、释放TCP连接的过程。 (1)出含有“PORT”命令的数据包,结合上下文理解该命令的作用。 (2)出含有“PASV”命令的数据包,结合上下文理解该命令的作用。 (3)出步骤2中涉及的数据连接(在“FTP会话”中,由步骤3的(10)步port的值及20端口所区分的两个会话),分析数据传输的过程。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FTP的工作原理,掌握了FTP一些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六、实验思考题 1.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 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2.FTP的数据连接存在两种模式: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说明各自的工作过程。如果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存在防火墙,使用哪种模式会引起一些麻烦? 主动模式: (1)客户端打开命令端口X(X>1024)连接到服务器的21端口。 (2)客服端发送命令端口X+1到服务器,服务器接受该命令端口。 (3)服务器建立数据通道,并将来自服务器20端口连接到客户端X+1端口的数据端口。 (4)客户端接受该数据通道。 被动模式: (1)客户端打开命令端口X(X>1024)到服务器21端口。 (2)客户端在该命令通道中,发送“PASV”命令给服务器。 (3)服务器在监听该端口后,将会开启一个任意的非特权端口Z(Z>1024),返回并发送给客户端。 (4)客户端建立数据通道,并从本地端口X+1发送到服务器Z端口。 (5)服务器接受该数据通道。 如果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存在防火墙,使用主动模式会引起一些麻烦。 |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12:4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6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