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
院 系: 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及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设 计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4年1月7日至1月11日
昆明学院
modigliani
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姓 名: 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号:
任务起止日期:2014.1.7—2014.1.11
课程设计题目:网络拓扑构建与FTP协议分析
课程设计要求及任务描述:
理解TCP/IP协议族在Internet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具体网络环境,分析网络协议的运行机理,捕捉协议数据包的组成成分,以理解TCP/IP协议是如何管理和组织计算机网络协调运行的。通过观察TCP/IP的具体细节,掌握常用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机制,分析具体网络环境所采用的主要协议,同时, 利用协议分析工具进行具体网络协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理解。 1、分析网络拓扑图的结构与组成,观察网络设备在拓扑图中的表示方法,学习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构建的基本步骤,了解网络组建的过程。分析网络中可能用到的网络协议,说明其应用目的和实现机理。
2、掌握协议分析工具的安装、配置和基本操作。利用协议分析工具分析现实中某种网络应用的协议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工具捕获网络数据的具体传输,分析该应用在协议栈个层次中数据包的具体内容,从而理解各层协议的作用与协同工作的过程,达到能更加深入掌握网络协议原理的目的。
工作计划及安排:
1、 布置任务、讲授设计 0.5天
2、 总体设计 0.5天
3、 测试 0.5天
4、 数据分析 2天
5、 书写设计报告 1天
6、 验收、考核 0.5天
合计: 5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大作业)成绩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题目:网络拓扑构建与FTP协议分析
完成情况总结:
通过分析FTP协议,我们知道任何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都必须封装成网路层的IP数据报,再交给下层的数据链路层,由它传输数据,具体用什么方式传输则要通过物理层。即网络上任何数据的传输都离不开TCP/IP的五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五个层次相互合作,上一层的实现要依靠下层提供的服务,离开任何一层都不能达到传送数据的目的。发送数据是由上至下,而接受数据则是从下至上。而TCP/IP体系结构分层是为了提供模块化的设计,增强灵活性,而且TCP/IP层与层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某层的具体实现不影响其他层,还有分层可以把系统分解成相对简单的若干层次,便于实现和维护。
本次课程设计总体上完成了任务要求,构建具体网络环境,分析网络协议的运行机理,捕捉协议数据包的组成成分。课程设计由于设计时间较短,所以感觉做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由于平时上课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相对来说较弱,因此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是很到位,还有对Packet Tracer的使用有点生疏,所以在构建网络拓扑图时遇到很多困难;在使用思科模拟器构建网络模型的时候,一开始用线连接设备都出现没连通的情况,拓扑图的构建花费很多时间;在配置路由
器,分配拓扑编址的时候不知该如何操作;后面还用FTP查看跟踪路由报文捕获了数据包,但分析时对数据的交换过程不是很到位……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及时的查资料,向老师同学请教,认真的学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一次的设计。虽然累,但是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认为是值得的。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明显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努力认真,争取做的更好。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平时上课学到的都是理论的知识,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可以在实践中更好的提高自己。让我今后在学习中更加的注重实践。同时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学到我其他的知识点。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填表时间: 指导教师签名:
目录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 1
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2
一、 题目分析 5
第一部分: 网络构建及协议跟踪 5
1.1 基本要求 5
1.2 拓扑图的选用 5
第二部分: 协议分析 5
1.1题目 5
1.2 目的 6
1.3 基本要求 6
1.4 实验环境 6
1.4.1 网络环境 6
从一大到十七大
1.4.2 操作系统 6
1.4.3 协议分析工具 6
1.5 规划连接线路并划分VLAN 6
二、网络拓扑的构建 6
2.1 调试过程及调试结果 6
2.1.1总体设计 6
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7
2.3 协议的选择和分析 12
2.3.1 应用层协议的分析 12
2.3.2 传输层协议的分析 13
2.3.3 网络层协议的分析 13
2.3.4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分析 13
三、协议分析 13
3.1 协议分析平台的搭建及操作步骤 13
3.1.1 拓扑图搭建界面 13
3.1.2 协议分析平台的搭建成果 13
3.1.3 操作步骤 14
3.2 各层次协议的数据分析 14
3.3 协议间的数据交换过程 17
3.3.1 五层体系结构图 17
3.3.2 协议分析器捕获FTP交互的协议包 18
3.4 协议原理分析及协议间的协调过程分析 19
3.4.1 FTP协议原理分析 19
3.4.2 协议间的协调过程分析 19
四、试验心得 23
五、参考文献 24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
一、 题目分析
第一部分: 网络构建及协议跟踪
1.1 基本要求
根据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图(见附录),利用试验平台进行网络组建,或利用模拟系统构建网络,列出并分析网络中可能用到的网络协议。
(1)在设计报告中详细阐述网络拓扑图的分析及构建,调试过程及调试结果、测试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2)设计报告还应阐述该网络中可能用到的网络协议,并对每一协议进行分析,说明其应用目的和实现机理。
1.2 拓扑图的选用
根据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图,利用试验平台进行网络组建,或利用模拟系统构建网络,列出并分析网络中可能用到的网络协议。
拓扑图:
拓扑编址:
PC:172.16.100.100/24
S3750A VLAN 100张叶帆接口:172.16.100.1/24
S3750A VLAN 200接口:172.16.200.1/24阿穆尔
S3750A F0/20:10.1.1.2/24
FTP服务器:172.16.200.10/24
打印服务器:172.16.200.20/24
R1762 F1/0:10.1.1.1/24
R1762 F1/1:10.1.2.1/24
第二部分江南的冬景教案: 协议分析
在给出选题中,选择一个进行协议层次结构的详细分析。
1.1题目
网络拓扑构建与FTP协议分析
1.2 目的
理解TCP/IP协议族在Internet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具体网络环境,分析网络协议的运行机理,捕捉协议数据包的组成成分,以理解TCP/IP协议是如何管理和组织计算机网络协调运行的。通过观察TCP/IP的具体细节,掌握常用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机制,分析具体网络环境所采用的主要协议,同时, 利用协议分析工具进行具体网络协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理解。
1.3 基本要求
(1)利用协议分析工具进行各层次协议的数据捕获,在设计报告中结合网络协议分析这些数据的含义和特征。
(2)在设计报告中分析各层次协议的选择原因,协议工作原理,各协议之间的过渡或联系,说明协议栈如何协调完成用户所需求的任务。ap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