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铁名片”作者:王哲来源:《中国报道》2014年第01期 中华民族的先哲把“天地交而万物通”,“交通成和”看做宇宙之道,人伦之理,通过“交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实现互相理解、互相交流、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丝绸之路就是这个理念的象征。现代中国仍秉承这一理念,现代交通技术理应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服务于各国人民福祉,服务于世界和谐。以高速铁路技术打造现代丝绸之路,形成区域大合作,服务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共赢格局的诚意孙女雇人为爷爷扫墓……这是开平方机器2013年12月1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李冬民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全体代表发表的共同宣言。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随着道路的延伸而传播和发展,各民族和文明由于道路的连通而理解和亲近。近来,我国领导人频频向世界推介中国高铁。中国高速铁路越发频繁地走出国门,迎来千载难逢的“走出去”契机,高铁俨然成为中国外交乃至中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以最现代化的陆地交通方式去与世界各民族和文明做沟通。
高铁的世界机遇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普遍形成了共识,交通运输各行业中,从单位运量的能源消耗、对环境资源的占用、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运营安全等方面来综合分析,铁路的优势最为明显。因此,欧美各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重新审视和调整其运输政策,把重点逐步移回铁路,其策略中重要的一环是规划和发展高速铁路。
尤其是近两年来,全球正步入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时代,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七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利维爱万公里以上,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按全产业链的增加值计算,高铁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则更为巨大,中国高铁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