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蛋白粉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阅读: 评论:0

大米蛋白粉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谢申伍卵黄磷蛋白
(云南东恒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富源655500)
摘要:大米蛋白粉是用大米生产淀粉糖时的副产物,是一种高蛋白、低抗原、氨基酸平衡的饲料原料。本文对大米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大米蛋白粉;饲料生产;应用
1前言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字显示,1999-2000年度世界稻谷总产量约为518亿t,世界稻谷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是亚洲,占世界总产量的91%,中国的稻谷总产量达到1185亿t,占据其中的
37%,居世界首位(姚惠源,2002)。在大力发展稻谷种植业的同时,稻谷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为我国农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大米淀粉糖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稻谷深加工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湖南、江西、西
南等大米产区开发出了用大米直接法生产葡萄糖和果葡糖。南方是稻米产区,因此利用稻米生产淀粉糖是一种有效的利用当地资源并节约原料成本的途径。本文就大米蛋白粉的营养价值和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做一简单介绍。
2大米蛋白粉的营养价值及商业开发大米蛋白粉是用大米在制备淀粉糖时的副产物。利用淀粉酶降解米胚乳中的淀粉,在制备淀粉糖的同时生产高蛋白含量的米粉。大米或碎米被磨碎调浆,加入淀粉液化酶,保温一定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继续用糖化酶处理生产麦芽糖,沉淀即为高蛋白米粉,高蛋白米粉经过干燥以后就得到了大米蛋白粉。
2.1大米蛋白粉的营养含量
在生产淀粉糖或味精时,每处理7吨大米就会产生1吨米渣,经粉碎后即为大米蛋白粉,外观为灰黄的粉末,流动性较好。大米蛋白粉富含各种氨基酸,粗蛋白含量一般在60%-68%,可消化蛋白含量在56%以上,比玉米、小麦等蛋白生物效价更高,更利于机体吸收利用(方奇林,2004)。湖南某淀粉糖生产厂家生产的大米蛋白粉蛋白含量为65%-68%,其他常规指标为水分10%、钙
0.17%、总磷0.49%、粗纤维2.07%、粗脂肪5.6%、粗灰分3.2%;猪消化能3900kcal/kg、禽代谢能3700kcal/kg;抽样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如表1:跟玉米蛋白粉相比,大米蛋白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含量分别高出110.31%、39.44%、23.56%、196.84%(《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08
年第19版)》中玉米蛋白粉赖氨酸含量为0.97%、蛋氨酸为1.42%、苏氨酸为2.57%、精氨酸为1.9%)。
盛东峰等(2012)测定大米蛋白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总能、钙、磷、粗纤维含量分别为88.60%、52.60%、20.15MJ/kg、0.12mg/100g、0.31%、2.89%。
2.2大米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商业开发
生产淀粉糖的大米渣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量高达40%-70%,非蛋白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它们是未经酶水解的淀粉或压滤操作残留的糊精等。大米蛋白的结构、性质和营养价值对大米蛋白粉的利用价值起着很大决定作用。
2.2.1大米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大米中主要蛋白质成分是水不溶性谷蛋白(占总蛋白80%以上),其次是醇溶蛋白,而可溶于水或稀盐溶液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很少。大米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1湖南某厂家大米蛋白粉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
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检验结果
6.1
2.57
3.14
12.72
3.12
3.94
3.92
1.98
原因自由行为检验项目
异亮氨酸(%)
亮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赖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检验结果
勒纳指数
2.8
5.72
3.7
3.78思梦论坛
2.04
1.44
5.64
2.64
蛋白中胱氨酸含量较高,含有较多的-S-S-键。这些链内或链间-S-S-键使蛋白质多肽链聚集成致密分子,因而大米蛋白主要以聚集体形式存在。清蛋白中胱氨酸含量很低,不易形成-S-S-键,因而清蛋白更易溶于水。在大米陈化过程中,二硫键数量增多,蛋白质分子量增大;加热时也有明显蛋白分子聚合。因此,淀粉或味精生产过程中的大米蛋白粉中水不溶性谷蛋白比例更高。
2.2.2大米蛋白的营养特点
许多研究表明,大米蛋白是优质蛋白,它具有生物效价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和低过敏性特点,是蛋白质中的佼佼者。相对于其他谷物资源而言大米中蛋白含量较低,但是营养价值却高于小麦蛋白质。大米蛋白质中蛋氨酸含量高达2.2%,是其他植物蛋白质甚至很多动物蛋白质也无法比拟的。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于其它谷类,氨基酸配比较为平衡合理,与WHO/FAO推荐理论模式非常接近;其生物效价(BV)和蛋白质效用比率(PER)较其他谷类更高(余兆海,1987)。大米蛋白质在学前儿童体内其消化率(TD)、生物价(BV)和净蛋白质利用率(NPU)分别为88.8%、90.0%和79.9%(王士磊,2010)。
大米蛋白低抗原性是其有别于其他植物蛋白的另一个特点。很多植物性蛋白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大豆和花生含有对人体和动物体有害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凝血素,在大豆中还含有胀气因子棉子糖和水苏糖等。而大米蛋白不含类似致敏因子,安全可靠。因此,大米是唯一可以免于过敏试验的谷物。大米蛋白的低过敏性使之非常适合作为婴儿或是特殊人的食品(Hansen LP等, 1981;Nishita K D等,1976;Siegel A等,1976)。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以大米蛋白营养粉作为婴幼儿营养的蛋白补充剂。此外,近年研究还发现大米蛋白不仅具有重要营养价值,还具有重要保健功能,如抗糖尿病、抗胆固醇、抗癌变等。
lpk2.2.3大米蛋白商业化产品开发
目前开发大米蛋白产品主要形式有:改善大米蛋白的物化功能性用作食品添加剂;制取高蛋白营养粉(蛋白含量80%以上)和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肽等。国外生产和销售的大米蛋白产品,很好的结合了风味、保健的功能,制品里面添加了许多功能因子,分为普通型、香子兰型、巧克力型、浆果型,这类蛋白用于对其他蛋白过敏的人、婴儿制品、饮料等,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不喜欢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的人。此外,国外对于大米蛋白可食用膜的研究也有报道(Shih F F,1996)。美国还有大米面包的开发,因为美国约有2%的人不适应小麦中的谷朊蛋白。
大米蛋白还用于生产宠物(猫、狗)食品、小牛饮用乳和小猪饲料等。大米蛋白浓缩物是一种极佳的蛋白质源,其天然无味和低过敏,以及不会引起肠胃胀气的独特性质,使其非常适合于生产宠物食品。
3大米蛋白粉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大米蛋白粉是一种高能、高蛋白的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高、霉菌毒素含量低、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蛋白含量高,低抗原性,用于仔猪饲料替代部分豆粕可减少肠道损伤,从而减少过敏性腹泻。在蛋白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用大米蛋白粉替代配方中的部分豆粕、鱼粉,对降低配方成本有很大的意义。综合一些厂家的使用经验,在全价
. All Rights Reserved.
配合饲料中使用2%-7%大米蛋白粉替代部分豆粕或者鱼粉,并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在猪浓缩料中使用5%-15%的大米蛋白粉替代部分豆粕和鱼粉对降低配方成本很有意义,且不影响饲喂效果。
3.1大米蛋白粉在猪饲料中的应用Yun,J.H等(2005)比较了豆粕、发酵豆粕和大米蛋白粉三种植物性蛋白原料对早期断奶(17日)仔猪的生长、消化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测试蛋白原料的添加量均为6%。生长性能的试验结果显示,大米蛋白粉组日采食量比豆粕组高
4.24%(p< 0.05),但比发酵豆粕低0.89%(p>0.05);日增重比豆粕高8.48%(p>0.05),但比发酵豆粕低2.85% (p>0.05);料肉比比豆粕低3.33%(p<0.05),但比发酵豆粕高2.11%(p>0.05)。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试验结果显示,大米蛋白粉能量消化率比豆粕、发酵豆粕分别高2.77%(p>0.05)、0.28%(p>0.05);粗蛋白消化率比豆粕高8.62%(p<0.05),但比发酵豆粕低0.83%(p>0.05);赖氨酸消化率比豆粕高6.39%(p<0.05),但比发酵豆粕低3.54%(p>0.05);必需氨基酸消化率比豆粕高6.46%(p<0.05),但比发酵豆粕低
5.39%(p>0.05)。对仔猪肠道健康影响的试验结果显示,大米蛋白粉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比豆粕、发酵豆粕分别高7.52%(p>0.05)、4.89% (p>0.05);结肠绒毛高度分别比豆粕、发酵豆粕高
6.45%(p>0.05)、2.48%(p>0.05);回肠绒毛高度分别比豆粕、发酵豆粕高5.65%(p>0.05)、1.92%(p> 0.0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米蛋白粉对仔猪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肠道健康均优于普通豆粕;对仔猪肠道健康甚至还优于发酵豆粕。从而也说明,在仔猪日粮中用大米蛋白粉替代部分豆粕,以减少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肠道的损伤、提高生产性能并降低饲料成本是可行的。
吴信等(2008)用大米蛋白粉替代基础日粮中5%、10%和15%的乳清浓缩蛋白,研究大米蛋白粉对超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血常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三项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甚至在8-14d阶段,大米蛋白粉有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的趋势;各组仔猪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血常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机体代谢水平和免疫机能差异也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用大米蛋白粉替代一定比例的乳清浓缩蛋白应用于早期断奶仔猪饲料,对生长性能和健康并无不良影响。
刘卫东等(2011)选择体重接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含大米蛋白肽0%、0.5%、1.0%、1.5%、2.0%的日粮至10周龄。研究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5%-2%的大米蛋白肽,日增重、能量代谢率、蛋白代谢率和饲料利用率均显著提高(P<0.05),血液中总蛋白、血糖和丙氨酸转移酶含量也有提高的趋势(P>
0.05),腹泻率、血液中的尿素氮和乳酸脱氢酶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
3.2大米蛋白粉在禽饲料中的应用
盛东峰等(2012)通过强饲法测定了鹅对大米蛋白粉干物质、氮、总能、钙、磷的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分别为53.89%、78.25%、63.49%、62.04%、11.87%和61.52%、79.44%、68.24%、62.67%、15.69%。
刘卫东等(2010)研究了大米蛋白肽对固始鸡生产性能、蛋白沉积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对照组(0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用0.5%、1%、1.5%、2%的大米蛋白肽代替豆粕。试验结果发现,固始鸡饲粮中添加1.5%-2%的大米蛋白肽能显著提高其生产性能和体内蛋白的沉积(P<0.05),血清中生长激素(GH)、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的值显著提高(P<0.05)。表明大米蛋白肽能提高固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白沉积,并改善鸡的胴体品质。
硬件看门狗刘卫东等(2012a)在冬季利用4个组的蛋鸡研究大米蛋白肽对舍中有害气体浓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蛋鸡日粮中添加了1%、1.5%和2%的大米蛋白肽,试验发现,饲粮中加入1.5%-2%的大米蛋白肽能显著降低蛋鸡舍内的氨气和硫化氢浓度(P<0.05),还能显著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效率(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蛋鸡日粮中添加部分大米蛋白肽有利于改善蛋鸡舍环境并提高产蛋性能。
刘卫东等(2012b)在热应激条件下,利用4个组的蛋鸡研究了大米蛋白肽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3个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了1%、(下转38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1.5%和2%的蛋白肽,试验结果发现,添加1.5%-2%的大米蛋白肽能显著提高鸡的产蛋率、采食量、
血液中的总蛋白、总脂和甲状腺素浓度(P<0.05),显著降低产蛋鸡的料蛋比、血液中的血糖、醛固酮和皮质醇(P<0.05),另外,鸡的死亡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试验结果说明,在夏季的热应激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1.5%-2%的大米蛋白肽有利于改善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同时提高了蛋鸡的生产性能。
4结语
我国有关部门正积极开发淀粉糖的深加工产品,葡萄糖的各种衍生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产品。淀粉糖的深度开发应用正在医药、食品及其他领域中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大米淀粉糖的生产必将有大的发展,大米蛋白粉作为一种高蛋白、高能值、低抗原性、价格低廉的蛋白饲料,在蛋白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对广大稻米产区的饲料厂来说是一个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并降低配方成本的选择。
参考文献(略)
多年,对比先进国家管理饲料添加剂的法规,我们的管理还有不小差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五个宗旨:一是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二是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三是促进饲料工业发展;四是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五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此为了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养殖业和饲料行业的发展,我们应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使用饲料
添加剂。
3.2功能性添加剂的选择
要了解功能性添加剂,了解清楚它的性质、成分、作用等,是结合饲喂对象和饲养条件进行合理选择的主要根据。比如,酶制剂一般饲料中普遍添加,终端猪场很少单独使用,其它几种产品现在在规模猪场已经普遍使用,既能解决腹泻问题,还能保护肠道,提高免疫力,增加采食量,降低死亡率。
3.3功能性添加剂的添加量
要灵活掌握添加量,同一种添加剂的添加剂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因地区、气候、饲养条件、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等不同方面灵活掌握,在饲养实践中应根据畜禽的生长规律确定最佳添加量。要混合均匀:一般应先将添加剂掺在比添加剂多5倍的饲料中混匀,然后再按1~2倍稀释,逐次混合均匀,最后使这种预混合料中的添加剂含量达到饲料中添加规定量的10倍,用时按10%加入饲料混合均匀即可。
3.4功能性添加剂的使用
购买和使用添加剂时要注意该添加剂的有效期、出厂日期、贮存条件。对于易在畜产品中积累残留,影响消费者的食用安全的制剂如某些抗生素、激素类添加剂等,要严格按照相关说明和规定使用,严
禁超剂量和超范围使用。切忌颠倒添加剂和营养素的作用与贡献,饲料中如果营养等基本要素都达不到需要量,却通过加入添加剂来扭转局面。
4.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展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必将对饲料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倡导安全、绿环保性饲料为主的科技创新,加快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促进饲料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未来的功能性添加剂不再仅仅是防止饲料营养缺乏症或是满足家畜生长、生产性能的需要,而且还有免疫、产品品质的功能。未来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将依托生物工程技术、代谢组织学技术、分析测试技术,加大对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查技术、产品的安全评估以及应用方式与作用机制,使饲料功能性添加剂朝着绿型、安全型、环保型方向发展。
5.结语
功能性添加剂是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多、作用广、功效变异大。功能性添加剂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前景广阔,但生产、质量控制、应用条件和技术尚不成熟,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略)
(上接32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11:0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65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蛋白   饲料   蛋白粉   生产   添加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