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阅读: 评论:0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11.03 一虎一席谈2012
【字 号】湘政办发〔2021〕69号
【施行日期】2021.11.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
正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湘政办发〔2021〕69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1月3日
英汉对比
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章 形势分析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三章 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肉蒲团之极乐宝鉴》
  第四章 健全应急管理法治体系
  第五章 健全应急管理预案体系
  第六章 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第七章 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松香油
  第八章 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第九章 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第十章 筑牢人民防线
  第十一章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
着力建设社会平安的现代化新湖南,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形势分析
  (一)取得的进展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两个坚持”
  “三个转变”。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不断增强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
  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效。整合8个部门和5个议事协调(指挥)机构的应急管理职责,组建省应急管理厅,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已经挂牌成立,基层乡镇(街道)
应急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组建了9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部门和各专业管理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初步形成。
  法治制度建设持续完善。省委、省政府制定发布《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湖南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湖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湖南省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湖南省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暂行办法》《湖南省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分工》及《湖南省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等重大政策文件,全面规范应急管理各项工作。
  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消防、道路运输、民航、铁路运输、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行业领域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升。淘汰不安全落后产能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关闭退出不安全落后小煤矿282处、非煤矿山962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988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67家。按可比口径,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15年同比下降66.5%、37.6%。
  自然灾害防控成效显著。成功应对了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低温雨雪冰冻恶劣气候等气象灾害,未发生因自然灾害引发的死伤事件。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为0.758%,低于1.3%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值。部署重大、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和应急治理项目5419个,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众2.55万户,紧急转移人口359.65万人,紧急生活救助人口146.46万人。
  应急救援力量得到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综合性消防救援指战员9300余人、森林消防救援队伍200余人、矿山救护队40支1066人、危化救护队8支495人、省工程与灾害应急救援队4支1000人、省地质灾害救援力量1支52人、省水上应急救援队1支50人、省重型工程机械队伍3支100人、航空救护队2支30人、防汛抗旱救护队172支12621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46支1246人。“3·30”京广线郴州段列车脱轨侧翻、“10·25”雪峰山隧道车辆燃烧两起事故救援入选“2020年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县14个、示范乡镇238个、省级及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21个(其中国家级292个)。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信息网、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省市应急通信指挥车等应急管理信息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灾害事故应急
指挥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新建市、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48座,公路、高铁、航空、水运等应急物流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发展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现有安全评价机构21家、安全检测检验机构4家、安全培训机构147家、特种作业人员理论和实操考点82个。“工程抢险装备”产业基础优势明显,融合北斗导航、应急通信等新兴产业,形成“工程抢险+探测搜救”为特的应急产业链,企业总数突破200家,覆盖了灾害监测预警、应急通信与应急指挥、工程抢险、生命搜索与营救、反恐防爆处置等20多个应急产品方向。
  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以“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宣传为抓手,推动安全应急知识宣传“五进”常态化,有效增强了全民风险防范意识。
  (二)面临的挑战n二甲基亚硝胺
  “十四五”时期,全省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的客观形势依然存在,应急管理事业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底板不牢,全省现有煤矿119家、非煤矿山2331家、危险化
学品生产企业328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930家、冶金等规模以上工贸企业17633家,风险源点多面广、管控难度大,高危行业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基础差的现状短期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历史性、结构性问题与新业态、新风险交织叠加,事故耦合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正逐步上升,随时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
  自然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全省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下简称五大灾害)多发频发,是全国灾种最全面、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65亿元左右。全省河网密布,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约占全省水系总面积96.7%,共有水库13737座,18%的国土面积属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涉及114个县区、2.3万个危险区、616万多人,度汛安全隐患多,2019年、2020年连续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省77%的国土面积处于地质灾害高中等级易发区,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8567处,威胁人口71.2万;森林覆盖率达59.96%,林下可燃物积累加快,森林火险形势严峻;全省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历史背景和构造背景,长沙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常德、岳阳和益阳等环洞庭湖地区属地震基本烈度7度抗震设防区。
  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自然灾害“防”与“救”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还不够清晰,应急管理地方性立法工作有待强化,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不够完善,地方标准规范不够健全,应急管理监管执法职责需进一步整合,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应急预案体系不完整、衔接不紧密、实用性不强,应急预案管理水平不高,应急演练覆盖不全面。
  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应急专业人才匮乏,应急救援队伍力量不足,应急物资缺乏,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较差,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薄弱,城乡重要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偏低等问题突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监测网络不健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较弱,信息共享不充分,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需进一步提高,覆盖面需进一步加大。安全应急产业布局分散,集聚优势不明显,保障支撑能力与区域应急需求不够匹配。
  全社会应急意识有待加强。人民众风险防范意识较薄弱,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不足,全社会关注参与应急管理的安全应急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发展的机遇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8:0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5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应急   生产   管理   能力   灾害   风险   建设   湖南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