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公寓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1.05.26
∙【字 号】龙政办〔2021〕52号
∙【施行日期】2021.05.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应急
正文
第六套广播体操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龙政办〔2021〕52号
快乐集邮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5月26日
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
受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办〔2021〕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总结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突出医防结合、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制度完善,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2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职能明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
1.加强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适度超前规划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以市疾控中心为龙头,带动全市疾控工作高质量发展。启动龙岩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实施龙岩市疾控中心整体异地迁建项目前期工作。各县(市、区)疾控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和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针对业务用房紧张、实验室不规范等问题,有计划实施扩建或整体异地迁建项目。探索研究建立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分工负责,2021年12月前完成。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落实,不再列出〕
2.加强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加强疾控机构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市疾控中心建设3个及以上标准化的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其中负压实验室至少2个;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至少建设1个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市、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基本检测项目分别不少于500项和200项。在市疾控中心建立现场流行病学实训
钼制品
平台,每年举办不少于一期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提升培训班。统筹县级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每个县(市、区)组建不少于30人的专业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其中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不少于50人。(市卫健委负责,2021年12月前完成)
3.建立健全医防协同联动发展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置独立的公共卫生科室,指定相关专业人员负责承担疾病统计、分析、传染病诊疗管理、免疫预防、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死因监测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等公共卫生职能;建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和评价机制,将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院长绩效考核指标。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要积极与当地疾控中心建立业务沟通联系和协作机制,形成共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良好局面。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要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信息共享,密切配合。县(市、区)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指导,建立紧密型的联动工作机制,带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实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交叉培训计划,培养医防融合复合型人才。(市卫健委、人社局、教育局分工负责,2022年6月前完成)
(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4.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疾控机构、海关和医疗卫生机构协同监测和信息共享,完善监测哨点布局,构建覆盖口岸、客运场站、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门诊、药店等重点部位的监测哨点布局。完善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强化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病例监测、自然疫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等疾病“症候”哨点监测。各级疾控机构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做好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发热、疑似传染病等患者,要建立健全包括传染科在内的多学科专家会诊机制。健全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及信息直报系统。(市卫健委、教育局,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龙岩海关,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龙岩车务段分工负责,2021年12月前完成)
5.提升卫生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依托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对全市卫生应急资源的快速调度和卫生应急处置的高效指挥。继续修订《龙岩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龙岩市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预案》,针对当地和当前传染病流行态势加强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突发中毒卫生应急处置、核和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等能力。加强市级5类22支
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完善应急队伍队员及装备管理制度、装备运行维护制度、队伍培训演练制度,细化应急队伍响应机制。发挥中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组建市级突发事件中医救援队。每个县(市、区)视情建立1~3个乡镇区域紧急医学救援中心,配备基本急救设备,打造半小时医疗急救圈。继续探索建设空地一体的紧急医学救援模式。(市卫健委、发改委、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分工负责,2022年12月前完成)
slamball
(三)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
6.规范发热门诊建设。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优化全市相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服务流程,配齐功能区域内各项设施设备,实现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全封闭就诊服务。2021年底前,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卫生机构利用现有业务用房优化发热(哨点)诊室设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发热门诊诊疗中的作用,制定实施若干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方案、临床路径。(市卫健委、发改委分工负责,2022年12月前完成)
7.加强传染病救治基础建设。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综合医院设置规范的传染病区,3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区)传染病床位不低于20张,30万~50万人口的县(市、区)
传染病床位不低于50张,5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传染病床位不低于80张。2021年底前,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都应配备救护车,救护车数量至少达到1辆/3万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市急救中心都应配备1辆以上负压救护车。(市卫健委、发改委分工负责,2021年12月前完成)
8.加强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按照“可转换”的要求,进一步改造优化医院建设布局,合理配置急诊、检验、影像等医疗功能,预留扩建传染区所需的“三区两通道”,配备符合规范标准的检验、影像、急救、核酸检测设备。加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二级综合医院应按照编制床位5%~10%、三级医院应按照编制床位10%~15%的比例进行设置。加强负压病房建设,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病区应参照国家建设规范设置负压病房、负压隔离病房以及负压重症监护病房、负压手术室、负压产房等。传染病专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内应规范设置不少于重症监护室床位40%的负压病房床位;综合医院的传染病区根据病区床位的使用率参照建设。加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传染病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实现5天内基本完成全员检测能力。(市卫健委、发改委分工负责,2022年6月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