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坑降水的常见方法和利弊

阅读: 评论:0

验证码有什么用浅谈基坑降水的常见方法和利弊
作者:***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4期
        [摘 要]目前基坑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形式,而基坑降水问题是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的基坑降水经验,阐述了基坑降水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降水法和截水法两种基坑降水方法,通过采用合理的基坑降水方法,从而有效控制基坑地面变形,减低降水费用,避免发生突涌、管涌等基坑安全事故。
        [关键词]基坑;降水;常见方法;利弊
博雅汉语
        中图分类号:TM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97-01
温州民房倒塌
        1.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水电站、高层建筑、立交桥等各大型工程层次不穷,大量涌现。而这些大工程需要打下较深的基础,当基坑工程施工到地下水面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基
坑降水问题。我国对基坑降水问题不够十分重视,缺乏规范指导,随意设计降水方案,违背基本规律,常常会造成一些失事,延误工期,增加成本,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环,甚至造成地下管线断裂、地面塌陷、人员伤亡等严重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问题是由于对基坑降水设计不当而引发的。当前我国土层呈现双层结构,地下水分布不均匀,这又为大型工程的地下工程建设增加了难度。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做好基坑降水工作,运用先进的止水帷幕技术和回灌技术,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2.基坑降水的常见方法
甲基毒死蜱>方兴滨        (1)降水法
国际扫盲日        降水法是通过在基坑周围埋设各种井点管而来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并配备抽水设备。在保证不扰动土体结构的前提下,持续抽走地下水,直至基坑地下水降至所要求的深度,并且保证开挖时基坑干燥。降水法适用于多种不同形状的基坑,可以避免出现管涌、流砂现象,有利于提高边坡稳定性。在降水法中,有明排井沟、超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潜埋井、电渗井点等降水技术方法。明排井沟适用于粘性土和砂土两种土类,渗透系数小于0.5m/d,且降水深度小于0.2m,这种方法费用低廉,施工简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
基坑坡面常常会渗水较多,坡面易失去稳定性。超轻型井点对于填土、砂土、粘性土和粉土都适用,渗透系数介于0.1和20.0m/d之间,单级降水深度小于6m,多级降水深度小于20m,这种方法不仅设备轻巧、简单,而且对场地要求不高,施工污染小。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这种方法降水,会对抽水设备和供电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喷射井点方法的适用土类和渗透系数和超轻型井点方法的相同,且降水深度小于20m,降水深度大,地面管网复杂,只是这种技术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6:1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56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降水   基坑   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