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降水施工方案

阅读: 评论:0

施 工 降 水 方 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河北纵横集团丰南钢铁有限公司——综合料场项目
工程地点
本工程地理位置黑沿子河北纵横集团丰南钢铁有限公司院内
范围及内容
本工程施工范围等基坑降水工程。
基坑深度
暂按3.5m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本场地整体属同一地貌单元,场地内高差不大,但局部土层起伏较大,故本地地基属于不均匀地基。
根据现场本地区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综合分析,场地内地质层结果较简单场区内钻孔所揭露地层除少量人工填土外,其余场地土均为第四纪全冲洪积地层。根据野外勘察结果,场区可划分见下表:
柔毛水杨梅
土层
土性
厚度变化范围(m)
层地标高变化范围(m)
分布情况
杂填土
0.3~3.4
-2.49~2.6
全场
淤泥粉质粘土
2.8~8
-7.98~-2.11
全场
粉质粘土
2.2~10.8
-14.09~-4.05
全场
粉细砂
0.5~8.1
-21.14~-7.6
全场
粉质粘土
3.2~11.3
-20.21~7.51
全场
巴厘路线图
粉土
0.7~10.8
-22.12~-14.42
全场
粉细砂
0.7~9.7
-31.78~18.87
全场
粉质粘土
4.5~17.7
-38.54~-22.98
全场
粉细砂
0.7~11.2
冯熙璇
-41.48~-29.06
全场
粉质粘土
0.7~13.7
-44.02~-34.58
全场
粉细砂
0.7~11
-48.37~-38.92
全场
粉质粘土
0.4~10.9
-53~.47-42.09
全场
2.2.2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所有钻孔均揭露道地下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②淤泥粉质粘土、④,②层淤泥粉质粘土地下水类型属于第四系孔隙潜水;④层粉细砂及以下土层中水属承压水,微具承压性。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渗入和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幅度不大。据调查,近3~5年水位最大变化量在2.0米左右,夏季地下水位在地下2-3m左右。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介于0.5m~2.9m,稳定混合水位标高为1.25~2.75m。
第2章 降水施工方案
2.1方案布置原则及形式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地质勘察报告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本工程决定采用管井井点围降法,用管井降水井的深度控制降水范围达到基坑降水目的,用管井降水井的密度阻止地下水流入基坑。本工程基坑深度约3.5米深。
2.1.1管井降水井布置:围绕综合料场独立形成降水系统,槽边设置降水井井点间距4—5m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进行调整),井深10——15m;基坑内设置降水井,井点间距10——15m,井深8——10m。
2.1.2管井构造:井管直径Ф400mm,井管为无砂混凝土滤管,过滤网为尼龙纱二层、树棕三层、用8#铁丝固定井管300mm每道,固定滤网、树棕、须用20#铁丝、螺旋缠绕,间距40mm,井管与井孔之间填粒径2-4mm碎石滤料
2.1.3降水井内安装三相1.5寸潜水泵,出水量8-15m3/h潜水泵,水泵支架使用角钢∠50*50制作,用钢丝绳(上部3m采用绝缘塑料绳)吊在井内并用塑料管与地面排水管连接。
2.1.4由于考虑到土方开挖及现场出土线路问题各支管道在马道口处断开,水流向两侧汇入沉淀池,再经主管道排出。
2.1.5管道连接必须要紧密,Φ300PVC管管道的坡度为1‰~3‰,各支管道的坡度为2%~3%。
网格化管理
2.1.6沉淀池;在拐角处、中央设置沉淀池,采用砖砌方式砌筑,墙厚370mm,并进行水泥砂浆抹面,铺设防水卷材作为防水措施,以免沉淀池中水倒灌入。沉淀池尺寸规格为:长2
m×宽2m,深度以低于主排水管道流水面1m为准。
2.1.7沿各支管道每隔2~3米采用砖砌方式砌筑排水管支架,并进行排水管坡。
2.2工程总体施工组织安排及流程
根据施工内容及施工工期安排,并综合考虑人、机、料的优化使用等因素,将基坑工程按照以下顺序施工。
测量放线→钻机成孔→下无砂管→填充滤料→洗井→敷设排水管→下泵抽水→水位观测
2.3 降水施工
2.3.1地下水控制
本工程槽底标高在承压水以,因此在基坑施工阶段要对承压水进行降水施工,确保基坑干槽施工。
2.3.2工艺流程
降水井施工时根据地质情况优先采用旋挖钻机或冲击钻钻机成孔,其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单井施工主要程序:
测量放线→确定井位→挖泥浆池→挖深坑下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换浆→井滤水管安装→滤料填充→粘土封井→洗井→水泵安装→试抽水→铺设排水管及沉淀池→架设电路→联网抽水
2.3.3施工工艺
⑴、放井位
按设计要求布设井位并测量地面标高,井位与设计要求偏差不大于100mm,当因障碍物影响而偏差过大时,尽量不加大降水井的间距,确保降水效果。
⑵、挖泥浆池
根据场地条件在基坑内距降水井3m处挖泥浆池,每2~3口井共用一个泥浆池。
⑶、成井
管井、渗井均采用旋挖钻机或冲击钻钻机成孔,泥浆护壁。径不小于600mm,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基坑四周井深不小于15m。
⑷、换浆
井管下入前应注入清水置换,用水泵或捞砂管抽出沉渣,使井内泥浆密度保持在1.05~1.10g/m3。
sendai
⑸、吊放井管
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在混凝土预制托底上放置井管,在底部中间设导中器,四周拴8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至井口以上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泥沙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300mm。
⑹、填滤料
井管下入后立即使用铁锹填入滤料,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原因。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3m处,其上用粘土封填。
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杂质含量不大于3%。
⑺、洗井
成井后,采用洗井泵洗井清除孔内泥浆,至井内完全出清水止。洗井应在成井4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
洗井后可进行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⑻、井口保护
井口地面以下3m范围内回填压实,井管要高出地面0.3m,并在周围立显著标志和加井盖予以保护。
⑼、水泵安装
潜水泵采用绝缘材料绳、钢丝绳吊放,安装并接通电源后,井位附近铺设电缆并设电闸箱,做到单井单控,并安装时间水位继电自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
⑽、抽降
抽降为昼夜24小时降水,人员每班5——8人,8小时三班倒值班。联网抽降后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观测井水位变化情况分阶段抽降。水泵、井管运行维护逐一进行。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有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
抽水开始后,逐一检查单井出水量、出砂量。当出砂量过大,将水泵上提,如出砂量仍然较大,重新洗井或停泵补井。
⑾、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井抽水前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开始一周内每天观测1次,一周后水位稳定每天观测2次,基坑开挖至槽底后,每周观测1次,直至基础施工完毕。水位观测精度±2cm,并由专人进行观察以及记录。
2.3.4管井降水施工要求
    ⑴、尽量使用清水钻探,必要时使用稀泥浆钻进;
    ⑵、机械垫平,保证钻孔垂直度,严格按设计孔径、孔深施工;
    ⑶、做好钻探记录,记录好孔号、孔深、地层岩性等;
⑷、下管时将井管对整齐,捆扎牢靠,防止下管脱落或井斜;
    ⑸、滤料规格整齐干净、圆度要好,不含砂;
    ⑹、成孔下管前,用清水换浆,成井后,立即用空压机洗井,将水质洗到清澈不含杂质,抽水五分钟后含砂量应低于1/2000;
    ⑺、洗井后下泵抽水,观测出水情况,及时调整降水方案。
2.3.5降水排放
按建设单位要求排放,排水总距离1000米,在基槽外10米、500米处、分部设置两个蓄水池长2m×宽2m×深1.5m。内安设三相7.5寸水泵共四台,进行抽水排放。浙江省消防条例
第3章、降水施工质量保证
3.1降水井质量保证及措施
3.1.1钻机成孔:
①井位偏差不超过100mm
②井深不小于设计深度。
③井直径不小于设计直径。
④井垂直度不大于1%
3.1.2下无砂管:
①无砂管连接要求牢固,接口密闭。
②下管要求居中、不倾斜。
3.1.3填充滤料:
①滤料要求为2-4mm碎石且干净,含泥量不大于3%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6:1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55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降水   井管   施工   滤料   抽水   基坑   进行   要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