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阅读: 评论:0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10-1班
20101635
李东阳
一土方施工
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坑(槽)及管沟开挖、土方填筑等
一、场地平整(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采用方格网法分块计算)
场地平整是将需进行建筑范围内的自然地面,通过人工或机械挖填平整改造成为设计所需要的平面,以利现场平面布置和文明施工。在工程总承包施工中,三通一平工作常常是由施工单位来实施,因此场地平整也成为工程开工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场地平整要考虑满足总体规划、生产施工工艺、交通运输和场地排水等要求,并尽量使土方的挖填平
衡,减少运土量和重复挖运。
场地平整为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一般施工工艺程序安排是:现场勘察→清除地面障碍物→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
当确定平整工程后,施工人员首先应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及规划了解并确定现场平整场地的大致范围。
平整前必须把场地平整范围内的障碍物如树木、电线、电杆、管道、房屋、坟墓等清理干净,然后根据总图要求的标高,从水准基点引进基准标高作为确定土方量计算的基点。
土方量的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可根据地形具体情况采用。现场抄平的程序和方法由确定的计算方法进行。通过抄平测量,可计算出该场地按设计要求平整需挖土和回填的土方量,再考虑基础开挖还有多少挖出(减去回填)的土方量,并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以节约运费。
模式识别受体二、基坑、基槽开挖
(1)人工开挖
(2)机械挖方
1、开挖方式与器具选择
①点式开挖:厂房的柱基或中小型设备基坑,因挖土量不大,基坑坡度小,机械只能在地面上作业,一般多采用抓铲挖土机和反铲挖土机。
②线式开挖:大型厂房的柱列基础和管沟基槽时,截面宽度较小,有一定长度,适于机械在地面上作业,一般多采用反铲挖土机。
③面式开挖:有地下室的房屋基坑、箱形和筏式基础、设备与柱基坑密集,采取整片开挖方式时,除可用推土机、铲运机进行场地平整和开挖表层外多采用正铲挖土机、反铲挖土机或拉铲挖土机开挖。
三、土方填筑吃饭也疯狂在线观看
1、填筑方法:填土可采用人工填土和机械填土
2、填土压实方法:碾压法(大面积填土工程)、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较小面积)
3、填筑要求:填土应分层进行,尽量采用同类土回填,换土回填时,必须将透水性较小的图层置于透水性较大的土层之上,不得将各类土料任意混杂使用。填方土层应接近水平的分层压实。
4、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压实功、含水量、每层铺土厚度
四、土方施工所用机械
土方施工中常用到的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单斗挖掘机和压实机械等
(1)推土机:分为索式和液压式,推土机作业以切土和推运土为主
推土机常用的施工方法:1、下坡推土2、并列推土3、槽型推土4、多铲集运(2)铲运机:按行走方式分为自行式和拖式铲运机,按铲斗的操作系统分为索式和液压式。铲运机是能独立完成铲土、运土、填筑、整平的土方机械。
铲运机的路线:1、环形路线2、“8”字形路线
提高铲运机生产效率的措施:1、下坡铲土法2、跨铲法3、助铲法(3)单斗挖掘机:按工作装置分为正铲、反铲、拉铲和抓铲等,按操纵机构分为液压式和机械式
1、正铲挖掘机:前进向上,强制切土,适于开挖停机面以上的土方。
2、反铲挖掘机:后退向下,强制切土。挖土方式有沟端开挖和沟侧开挖。3、抓铲挖掘机: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4)装载机
装载机按行走方式分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有的单斗装载机背端还带有反铲。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装卸土方和散料,也可用于较软土体的表层剥离、地面平整、场地清理和土方运
戈尔巴乔夫访华
送等工作。
2、作业方法
与推土机基本类似。在土方工程中,也有铲装、转运、卸料、返回四个过程。(5)压实机械: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原理可分为碾压机械、振动压实机械、冲击式压实机械。
五、基坑排水、降水方法
(1)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
血淋巴1、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地下水控制方法有多种,其适用条件大致如表1A414023所示,选择时根据
土层情况、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等综合考虑后优选。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2、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否则,一旦发生突涌,将给施工带来极烦。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方法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用的为各种井点排水方法。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
1、真空(轻型)井点
真空(轻型)井点系在基坑的四周或一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以下。本法具有机具简单、使用灵活、装拆方便、降水效果好、可防止流砂现象发生、提高边坡稳定、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配置一套井点设备。适于渗透系数为0.1~20.Om/d 的土以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砂、坍方等情况使用。
真空(轻型)井点系统主要机具设备由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及抽水设备等组成。
井点管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确定。
2、喷射井点
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8~20m,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适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6m、土渗透系数为0.1~20.Om/d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
3、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管井井点设备较为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较轻型井点具有更大的降水效果,可代替多组轻型井点作用,水泵设在地面,易于维护。适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用明沟排水法易造成土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塌方及用轻型井点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但管井属于重力排水范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渗透系数较大(1.0~200.Om/d)。
4、截水
截水即利用截水帷幕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人基坑内部。截水帷幕的厚度应满足基坑防渗要求,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
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应插入不透水层。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
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
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
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等。
5、井点回灌技术
基坑开挖,为保证挖掘部位地基土稳定,常用井点排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在降水的同时,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位的降低,导致其周围地区地下水位随之下降,使土层中因失水而产生压密,因而经常会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通常采用设置井点回灌的方法。
井点回灌是在井点降水的同时,将抽出的地下水(或工业水),通过回灌井
点持续地再灌入地基土层内,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这样,回灌井点就以一道隔水帷幕,阻止回灌井点外侧的建筑物下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降水井点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
二地基与基础工程
一、地基处理与加固
(一)结构物的地基问题:1、强度与稳定性的问题2、变形问题3、渗漏与溶蚀性问题4、液化与振沉问题5、特殊土的特殊问题
(二)地基处理与加固
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换土垫层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预压法、化学加固等方法
霞石正长岩
1、换土垫层法: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2、夯实地基法:重锤夯实法和强夯法
3、挤密桩施工法:(1)灰土挤密桩(2)砂石桩(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4、深层密实法:振冲法和深层搅拌法
5、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
二、条形基础施工
工艺流程:清理-做混凝土垫层-清理-钢筋绑扎-支模板-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平-混凝土养护
三、桩基础施工
按施工方法不同,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1、施工工艺: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打桩机就位-吊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
2、技术要求
预制桩的接桩工艺主要有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焊接法接桩和法兰螺栓接桩三种。前一种适用于较软
土层,后两种适用于各类土层。
(2)静力压桩法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测量定位—压装机就位—吊装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终止压桩—切割桩头
(3)混凝土灌注桩的种类和施工工艺
1、钻孔灌注桩: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和干作业成孔两种施工方法
①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埋设护筒—制备泥浆—成孔—清孔—下钢筋笼—水下浇筑混凝土
②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钻孔—清孔—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2、沉管灌注桩
①沉管灌注桩成桩过程:桩机就位—锤击(振动)沉管—上料—边锤击(振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5:54: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55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井点   基坑   开挖   施工   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