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施工技术措施,在井点成孔、设备选型与安装、 井点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相关操作规程及施工规范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 列质量控制措施, 才干确保其为主体工程施工提供干燥的施工环境, 达到保护周 边环境、节约成本、加快工期的目的,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井点降水基本质量控制措施
1、降水前期准备工作
(1)查阅地质报告:了解土质情况和地下水的位置(稳定水位)、地下水的 类型(潜水、承压水、裂隙水等)、土壤的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水文地 质特征等。中国发明与专利
(2)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并对其进行全面审。审查重点:资质、业绩、施 工能力、成真空测量熟经验、人员配置、信誉、并对其项目进行询证核实。 (3)建材营销论坛 审阅降水设计方案及严格审查施工方案: 明确井点降水方法 (真空 (轻 型)井点、喷射
井点、管井还是深井井点);井点管长度、构造和数量;降水设 备的型号和数量; 井点系统布置图; 降水深度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井孔施工方法 及设备;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 降水对周围环境 影响的估计及预防措施;观测点的设置及观测记录等等。
2、成井过程控制
对成井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按照设计图纸和审定的施工方案进行, 每根井都 要进行试抽,以保证成井质量。
准备好足够的发电设备和水泵,谨防停电,以保证水泵要保证连续抽水。
3、降水过程控制
(1)对所有井点的排水路线及电缆电路进行检查,以保证排水通畅,无渗漏; 电路要经过检查验收, 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降水期间, 应设专人巡视降水情况和机具设备的维护, 当发生机械故障, 如机电烧坏、 开挖 无意破坏或者浮现清水混浊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确保正常抽水。
(2)降水运行应与基坑开挖施工互相配合,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的施 工程序进行, 在降水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疏干。即完成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 以保证挖土方的干作业环境嚆矢
。 (3) 在降水过程中,要及时测量观察井的水位, 降水按基本保持基坑干燥 考虑,基坑中水位以降至基坑底面以下不大于 1 m 为宜(测量观察井的水位时, 工具可自己制作, 制作方法为: 用尼龙绳作为测量工具, 尼龙绳端头系一金属块 (一个小钢筋头 ),另一端系在一个小滑轮上;滑轮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使金 属块按一定速度匀速下落, 当碰到水面时, 会发出一定的响声, 此时的绳长为井 口到水面的距离,由此推算出水位的标高)。开始抽水时,如观测降水在计算时 间内还未达到规定降水深度时,应即将检查原因,对降水进行重新修正和计算, 直到达到规定降水深度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如果水井浮现抽不上水或者抽出的水逐渐变得浑浊的情况,应即将检查 处理,可考虑重新用空压机洗井或者重新在此井附近另打井,以保证降水顺利。 11、平时要检查施工方对井口(包括观察观测井)的覆盖和保护工作,以防止在 土方的开挖过程中被挖土机挖坏或者
被土掩埋。对各水管连接处保证一天检查一 次,防止漏气,影响抽水效果。
(5)在基坑垫层、桩承台、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可适当调整抽水量。基础 垫层完成后, 可对观察井进行封闭处理, 封闭方法为: 先井口处高出地面的井管 凿掉,然后往井内灌干拌的混凝土(掺量早强剂、有机硅),离井口 2 m 时,往内 灌湿拌的混凝土(掺少量早强剂、 有机硅)。这个过程要迅速完成, 以防止井内的 水溢出井口。最后在井口处(离井 5 ㎝处)抹水泥砂浆掺 30%水玻璃使井口与混 凝土垫层的平面成为同一平面。
(6) 按照设计方案设置观测井, 进行监测由专业监测单位负责每天观测记录 水位的变化, 并对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进行观察, 能够及时掌握水位的变化, 以及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7) 降水区域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沉降观测点, 对周围道路、 建造物进行定 时观测, 防止基坑外的地下水位下降对周围的道路、 建造物造成危害。 并制定防 沉降措施,具体如下:
a、控制抽水含沙量,在深井滤水管及潜水泵外包密目滤水网,控制抽水含
沙量不超过万分之一。 同时应重视埋设井管时的成孔和回填砂滤料的质量。 必要 时在基坑外采用回灌水措施。
b、降水控制采用密布浅降,尽量减少对深层地下水的扰动。
c、加强监测措施。基础施工期间,特殊是降水期间,应对附近建造物和马 路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如基坑周围有高楼或者重要建造物时, 在抽水期间内, 应 在基坑周围建造物设暂时沉降观测点, 每日对建造物进行沉降观测一次 (观测应 有观测记录);当发现有沉降异常时,应及时釆取措施处理,处理时可在井点管 和建造物之间设回灌井,釆用回灌法,保证建造物地基以下水位平衡。
4、降水保证措施
派人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 围护降水正常进行, 并且项目部安排专职人员监 督降水作业, 其次每天派人记录降水井水位变化情况, 对照分析后制定相应措施, 保证降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5、深井的停降时间和封堵方法
(1) 根据设计抗浮要求, 坑内深井在地下室顶板覆土完成及主体结构完成几 层后方可住手抽水,坑外深井待地下室外墙回填土完成即可以住手抽水。
(2) 后浇带设计要求到主体结构封顶时才干封闭, 若达到抗浮要求即将住手 降水, 则水位上升可以通过后浇带淹没地下室。 施工时除了电梯井处深井在浇筑 混凝土时拨除外,其余坑内深井都保留继续抽水。
(3) 当深井 PVC 管直接穿过地下室底板时, 如果不做节点处理, 必然会对后 面的封堵工作带来难度。采取措施:在绑扎钢筋前用直径为 80 的圆钢替换穿过 底板部份 PVC 管,圆钢外一周焊接两道止水钢板,并用自吸泵替换潜水泵。
(4)达到设计要求住手降水后, 采取高压注浆, 填满 PVC 管以及钢管内空隙。 钢管上口加焊钢板封堵,防止产生渗漏现象。
二、常见的井点降水施工质量问题
常见的井点降水施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
1、滤管淤积。滤管渗水不畅,地下水不畅。
2、水质浑浊。抽出的地下水始终不清,水中含泥沙量过多。
3、真空度过低。塑料弯连管中气泡较多,出水量少,严重时能听到漏气声。
4、气水分离失控。干式真空泵缸体中发出连续的撞击声,真空泵的活塞缸 体内有水吸入。
5、升温过高。干式真空泵抽水机组的排气缸体温度上升异常,降水无法正 常进行。
6、井点出水量小。井点的出水量偏少,地下水位降深比估计浅得多。
7、局部地段浮现流砂和险情。基坑底部浮现流砂堆积、局部隆起、边坡出 现滑裂等险情。
三、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1、滤管淤积的预防和防治方法
滤管位置应设在渗流性较大的土层中;打设井点孔时,井点孔的直径不 宜小于 30 厘米,井身要直、圆,上下保持一致。井点孔的深度应大于井点深度 的 0.5 米,严禁将井点管硬插入土中;砂滤料应符合规定要求,滤料应过筛,清 除夹杂其中的泥块、 杂草等垃圾; 井点孔冲孔深度达到规定位置后, 应将孔内泥 水稀释;待井点管放入孔内后,应即将灌填砂滤料;回填砂滤料时,应环绕井点 管四周均匀填入, 使滤层厚度均等, 填砂滤料的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井点下沉 结束后, 应及时检查井点渗水性能; 当砂滤料在井点管周围灌入井孔时, 应有泥 浆水从井点管内冒出, 或者是将清水注入井点管内, 水能很快下渗, 则可认为这根 井点管属于良好。 如果水不下渗, 则应即将处理。 一套井点埋设后应及时试抽洗 井。
井点孔直径太小、井深不够时,应重新扩大井孔孔径和加大孔深;对于 井点管硬插入土中的, 应拔出井点管, 经重新冲孔加深, 达到规定深度要求后再防暴警察 沉淀下去;灌砂量不足的,应及时氢氧化钾标定查清原因,采取措施提高其渗水性能。对于渗 水性能很差的井点,应及时分析其原因,采取措施提高其渗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