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的相关计算

阅读: 评论: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的相关计算
知识讲解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H-H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d=100米,H=400米,H东莞三级地震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制动力分配
(1)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计算公式为(n-1)dΔH<(n+1)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ΔH<500米。
(2)陡崖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H<H+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500米。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d<HH。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100米。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ttv/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0.6·H)/100 m。
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
(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
(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
二、经典高考试题
1.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解析 第(1)题,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林木密集区只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水分条件较好的山谷地带。第(2)题,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相邻间等高线条数为7条,等高距为30米,所以相对高度范围在180~240米之间。
答案 (1)B (2)C
2.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  B.  C.  D.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
手机移动电池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大于80米小于85米,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大于20米小于25米,两者之间高差大于55米小于65米,C项正确。第(2)题,河水流速的快慢取决于坡度的大小,图中四处中,附近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第(3)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①②之间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水水位约为45 m,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58 m,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40 m。
答案 (1)C (2)C (3)B
三、跟踪训练
等高线是反映地形特征和分布等内容的重要形式。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形图所对应的等高线图,正确的是(  )
A.尖顶—甲图      B.圆顶—乙图
收敛性C.平顶—丙图  魅族e3c    D.凹地—丁图
2.下列甲、乙两图为实景地貌图,丙、丁两图为对应实景地貌的等高线图。甲图中的小树,在等高线图上的位置是(  )
A.P处  B.K处  C.R处  D.S处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山地的尖顶表现在等高线图上有较为鲜明的棱角,如丁图所示;圆顶的等高线基本呈同心圆分布,如乙图所示;平顶的等高线中心有明显的平面,如甲图所示;丙图所示的等高线,内有示坡线,表示越往中间海拔越低,为凹地。第2题,甲图实景中有山脊,对应的等高线图为丁图;乙图中有山谷对应丙图。甲图中的小树位于山脊处,对应丁图中的R处。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读图,完成3~4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有水的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图中的山顶海拔为887 m,站在山顶上向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看,甲处附近与山顶之间存在一高耸的地形,不能通视;乙处与山顶之间隔着一条山脊,不能通视;从丙处到山顶属于凹形坡,可以通视;从丁处到山顶属于凸形坡,不能通视。第4题,分析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②处存在一处陡崖,地势陡峻,可能有山羊活动;③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可能存在一条河流,可能有水鹿活动。
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 X数值为500米,L为河流,对角线ab为经线。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A处的海拔可能为(  )
A.450米  B.489米  C.555米  D.605米
6.沿图中经线a到b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答案 5.C 6.C
解析 第5题,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出地势高低,结合材料判断Y是400米,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A点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之间,可能为555米。第6题,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出地势高低,结合材料判断Y是400米。图中a点海拔是500~600米之间,b点海拔在300~400米之间。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A点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之间,即沿图中经线a到b地形剖面图海拔先是降低,在A附近海拔升高(500米以上),然后又降低,一直到b点。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2:5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4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等高线   海拔   区域   可能   分布   等高线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