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阅读: 评论:0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站得高看得远
(4)夜晚看北极星,越往北,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高,越往南则越低;
u20战场(5)地球的卫星照片以及在航天飞船上观察地球。
考点2地球仪
1.定义: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 经纬线特点
4. 经纬度特点
考点3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地球五带划分图
 
斯皮尔博格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昼夜情况
北半球四季划分(月份)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广货网上行商城
赤道
昼夜平分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春季(3、4、5月)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夏季(6、7、8月)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秋季(9、10、11月)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兰州市铁路局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冬季(12、1、2月)
规律:
(1)过了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过了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的半球就会昼长夜短。
(2)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3)无论太阳直射哪里,赤道始终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每年从12月22日前后到次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从6月22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则由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
考点4地图三要素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频谱仪、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图上距离一般是cm,实地距离一般是米或千米,千米换算厘米在后面加5个零,厘米换成千米后面删掉5个零)       
3. 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详;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2:40: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49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球   直射   太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