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中的地物符号说明汇总

阅读: 评论:0

地面上得物体,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因受比例尺得限制,测图时不可能按照它们得形状全部描绘在图纸上,只能把有军事意义得重要地物表示出来,有些不需要得 物体,还要舍弃。为了使地图简明、美观,便于识别物体,判定方位与图上量测计算,制定了一些图形与注记,分别来表示实地某种物体,这些图形与注记,就叫地 物符号。
1、 符号得特点
在制定地物符号时,通常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与特点:
一就是符号要有统一性。没有统一得规定,不仅不利于测制、生产地图,也不利于使用地图。
二就是图形要形象醒目,容易识别记忆。符号得图形,尽可能地反映地物得外形与特征,使用图者一目了然,很容易联想到它所代表得地物。所以,地物符号在构图上力求做到三点:
郭根山 与地物得平面形状相似,如居民地、公路、湖泊等,它们得图形与实地地物得平面轮廓对应相似,这种符号,称为轮廓符号或正形符号;新伊汽配城
与地物得侧面形状相近,如突出树、烟囱、水塔等符号得图形与实地地物得侧面形状相似,比较形象、直观,这种符号,称做侧形符号;
与地物得意义相关,如气象台得风向标、矿井得锤子等,这种符号,称为象征性符号。
了解了它们得特点,用图时,只要注意瞧图形、想意义,就容易识别记忆了。
三就是符号要合理分类,能反映地图内容得有机联系与区别,保证图面清晰,易于识别。
2、 符号得分类
实地上面积较大得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其外部轮廓都就是按比例尺测绘得,叫做依比例尺表示得符号。这类符号,可以在图上量取其长、宽与面积,了解其分布与形状。
对长度很长,宽度很窄得线状地物,如道路、长城、土堤、垣栅、小得河溪等,其长度就是按比例尺测绘得,因宽度太窄若按比例尺缩绘,就表示不出来,就只能放大描绘,所以叫半依比例尺表示得符号。这类符号,在图上只能量取其相应实地得长度,而不能量取它们得宽度与面积。
地面上很小得独立地物,如亭子、独立房、宝塔、纪念碑、路标、石油井等,这类地物,若按比例尺缩绘到图上,就表示不出来;但在军事上,对判定方位、指示目 标、炮兵联测战斗队形、实施射击、指挥作战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就采用规定得符号,在不同比例尺图上,按不同得大小绘出;所以,叫不依比例尺表示得符 号。这类符号,不能用来判定地物得大小,只能表明物体得性质与准确位置。它们对应实地得准确位置,就是在图形得那一点上,这就是根据图形得特点规定得。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上述三类符号,只能表示地物得形状、位置、大小与种类,但不能表示其质量、数量与名称,因此,还有文字与数字注记,作为符号得补充与说明,所以叫注记与说明符号。注记与说明符号得形式有三种:
1、 地理名称得注记,如市、镇、村、山、河、湖、水库,各类道路与行政区得名称等,就是用各种不同大小得字体来表示。
2、 说明地物质量特征得文字注记,如井水得咸淡,公路路面质量、桥梁性质,渡场、森林种类,塔形建筑得性质等,均用细等线体以略注形式配在符号得一旁。
3、 说明地物数量特征得数字注记,如三角点、土堆、断崖得高度,森林密度与树得平均高、粗,道路得宽度,河流得宽、深与流速等均用大小不同得数字表示。
此外,有些地物得分布较零乱,如沙地、石块地、梯田坎、疏林、行树、果树等,很难表示它们得具体位置与数量,就采取均匀配置得图案形式表示,所以叫做配置符号。这种符号,只表示分布范围,不代表具体位置。
只要我们掌握了符号得特点,再识别地物符号就比较容易了。
(五)地貌得表示方法
地球表面就是起伏不平得,有高山,有深海,有丘陵与平原,有沙漠与草原,还有江河与
氰酸酯树脂湖泊等等,这些高低不平,形状各异得地貌就是怎样表示在平面图纸上得呢?
地貌得表示方法,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得基础上,逐渐完善与丰富起来得。在公元前六百多年得时候,我国得制图先驱就是用∩∩图形表示山峰位置与山脉大体走向得,直到清朝初期,才开始采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得方法。
光伏入户用等高线表示地貌,能精确地反映地面得高低、斜坡形状与山脉走向,我们得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主要就是用这种方法表示地貌得。这种方法存在得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立体感。
随着科学得发展,人们对地图得要求提高了,希望能一目了然地瞧出广大区域得地势总貌,迅速得到高程分布与高差对比得印象,于就是,在等高线得基础上又出现了分层设与晕渲表示地貌得方法。2012年中央1号文件
分层设法,就就是将地貌按一定得高度分出层次,每层普染以不同得颜。用图时就可以根据颜我迅速判别高度。我们常见得地图册以及航空图,小比例尺图,多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2:3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48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符号   表示   地物   形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