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在手术中的应用

阅读: 评论:0

洗涤式自体回输手术中的应用
cosmic
齐燕;晁储璋;王子申;张文生;王兰平
【摘 要】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本组均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输血反应,术后1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恢复顺利.结论:自体血回输操作中密切的护理配合对于成功回输自体血,减少术中、术后输血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3(019)002
【总页数】3页(P74-76)
【关键词】自体血回输;护理;外科手术
【作 者】齐燕;晁储璋;王子申;张文生;王兰平乡村社会学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遇罗锦【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73.6
2009年7月~2011年8月,我们用北京京精医疗公司生产的3000P型血液回收机为50例患者在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经密切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同期对50例患者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8岁。其中心脏直视手术29例,脾破裂8例,全髋置换1例,多发外伤12例。所有均非肿瘤患者,术前无感染、发热。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手术。在术中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即将患者体腔、创面的血液、体外循环停机后的“机血”收集起来,进行过滤、离心、清洗后再回输给患者,术前及术中操作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50例患者共回收原血约67 300 ml,平均每例患者1 346 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平均每例患者回输浓缩红细胞约750 ml(红细胞比容为0.55),其中1例脾破裂患者最高回输约2 000 ml。回输过程中密切观察,均未出现因输血导致的如过敏、发热、溶血等不良反应。1
例患者于手术后10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恢复顺利。
3.1 术前准备
3.1.1 术前访视及病情评估 ①择期手术:术前1 d麻醉护士同麻醉医生到病房访视,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麻醉的方法,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患者所要做的配合,并向其介绍自体血回输的优点,消除其恐惧心理及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②急症手术:麻醉护士同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共同正确估计出血量,评估血液是否可回收,若外伤创面污染,体腔内出血被胃肠道内容物、胆汁或尿液污染者禁忌回输。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
3.1.2 物品准备 检查自体血回收机一次性配套用品,包括血液收集管路系统、一次性过滤储血器、一次性血液回收罐装置、清洗液,如3 000 ml生理盐水、血细胞收集袋及废液袋等,另外备好一次性5 ml注射器、生理盐水、肝素12 500 U等。 认真检查一次性物品的灭菌标签及外包装有无破损。
3.2 术中配合脊髓损伤论坛
3.2.1 设备准备 把血液回收机安放在靠近快速输液通道处,踩下脚轮刹车,通电源,开机,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按“松夹键”,8 s内关机。同时保持手术室内温度适宜,因为高温可以导致离心机过热,引起溶血。3.2.2 配置抗凝药液 本组病例使用的抗凝药液为每5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肝素25 000 U,并标明,挂在血液回收机上。 抗凝药液与回收血的比例一般为1∶5~1∶7,可根据吸血量多少随时调节[2]。回收血液前先吸入50~100 ml抗凝药液对收集管道及过滤储血器进行预充,以防止凝固。心血管等手术患者在全身肝素化后应及时停止使用抗凝剂,用鱼精蛋白中和后再恢复使用。
3.2.3 安装一次性物品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接好抽吸、洗涤、排空各管道系统。正确安装血液回收罐于离心机内,调好滚压泵,接好废液袋。将清洗双插头与3 000 ml袋装生理盐水相连接,并关闭其中一袋的止通夹待用。如为节约一次性耗材,在术前只安装吸引管及过滤储血器,当术中回输血量>500 ml时,再安装离心装置,可避免血量回输不多而浪费离心装置。
3.2.4 正确回收 回收时应注意吸引器的负压避免过大,应控制在15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内,负压过高会破坏红细胞[3]。有血即吸,无出血时要避免空吸,以免
造成血泡过多,红细胞表面张力改变而出现溶血增多,从而影响血液回收率。 将患者体腔及创面的血液回收吸至贮血器中,与此同时通过连接好的管道将抗凝药物与回收的血液混合,待血液回收到600~800 ml,血液较稀时1 000 ml加生理盐水进行离心、洗涤、净化等处理后,将血液里面的细胞碎片、游离血红蛋白及抗凝血药物分流到废液袋中,其中浓缩红细胞保留在血袋内,再直接接在输血管道内回输给患者。若回收较快,每隔5~10 min轻轻摇动过滤储血器,以防血凝块,但不能剧烈摇动。3.2.5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患者术中均失血较多,若为急症入院,入院前即已大量失血,加上手术时间长、术中渗血多等,术中要配合麻醉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及颜、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等,尿量和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均可反应循环血量的变化。根据病情配合麻醉医生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3.2.6 观察并记录回输血后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血红蛋白尿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术野出血情况,体温的变化等。回输血液量较多的患者要检查红血胞球压积(HCT)、血小板的变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以决定输异体血量及是否需补充其他血液成分。故出血量较大时,应适当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制品、羧甲淀粉或白蛋白制品,以补充血中丢失的凝血因子。
3.2.7 回收结束后记录 结束后,按“总结键”记录回收原血量、清洗量、排空量即回输浓缩红细胞量,同时将患者在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的详细资料登记在记录本上,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有无回输血液后的不良反应等。
3.3 术后配合 手术结束后,麻醉护士、麻醉医生将患者安全送到重症监护病房或普通病房,并恰当地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手术及血液回输情况,减轻其顾虑,术后回访患者,做一些回顾性调查。自体血液回收机的维护,及时将机身上的血迹用浸有消毒液的纱布擦拭干净,另外要及时清理离心溢出物,并对仪器进行清洁保养,以延长仪器使用寿命。自体血液回收机的及时保养对提高洗涤自体红细胞单位安全性和质量非常重要[3]。
随着外科手术量的不断增加,用血量与日俱增,很多城市出现“血荒”,单纯靠异体输血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如何避免输血反应和减少术中异体输血量,以解决血源紧张和术后血液流失造成的浪费问题成为医疗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术中自体血液回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实践证明,输自体血液是最安全的。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是将术中失血、机器余血和术后心包、纵隔引流液由血液回输系统回收,经洗涤、浓缩后回输至人体的一种“废血”回收
再利用[3]。该项技术为各手术专科开展高难度、重大手术提供了条件。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医疗手段,在外科医学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护士必须熟悉回收过程的每个步骤,高度集中精神,敏捷、准确地配合麻醉医生完成血液回收的每一个环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掌握自体血回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些特殊患者不宜使用自体血回输,如结核、肿瘤或感染手术,在术野有污染时,或曾用止血胶、骨水泥及碘伏、过氧化氢等冲洗术野者应禁忌血液回收。体腔内一般出血时间在6 h以内的血液可回输;出血时间不能确认时,可取2 ml血样离心,观察血浆层,若无溶血征象,即可回输[4]。自体血液回收机对出血患者,尤其是抢救手术中大出血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抢救患者的生命,节约了血源,又保证了患者安全。但一项好的技术也需要一批素质高的人员来实施,因此,手术室麻醉护士在手术前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在手术中熟练操作,严密观察并及时配合麻醉医生处理病情变化对抢救患者赢得时间,并创造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献】
[1] 钱智燕,胡玉琴.术中洗涤式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7,6(3):191-19
2.
[2] 阎振华.肝移植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308-309.
湘潭大学学报[3] 郑方,范从源.麻醉设备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
[4] 林武存.更新输血观念确保输血安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9.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0:0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4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血液   患者   回输   自体   手术   回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