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
避免单个行业的业务和网络指标异常问题被全网指标掩盖。 (2)动态指标门限,挖掘业务隐患。在物联网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序列机器学习算法,设置指标动态门限,实现智能化的网络监控,发现影响用户感知,但对指标无明显影响的隐性网络问题。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3)自动定界定位,提高排查效率。网络和业务异常问题,通过不同维度下钻功能,自动快速定位故障,提前发现网路隐患,业务影响扩大前完成网络优化。
3结束语
综上,本文提供的物联网分类保障方法,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精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运维,提高运维的效率、降低运维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781MOH
[1]闫亚旗,周桂英,盛明哲,等.物联网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J].信息通信技术,2018,12(4):19-25.
[2]骆秋曼.物联网热点技术及应用发展分析与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20(12):101.
[3]肖灵.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8):168.
收稿日期:2019-08-09作者简介:吴玖蔚(1988-),男,汉族,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移动核心网运维工作
。
图2异常问题自动定界分析
花建修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信息科,江苏邳州221300)【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此实现分级诊疗、医疗资源整合以及数据共享。方法:通过
客观权重赋值法、变异系数法和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指标和权重。结果:
通过对医院信息化评价权重和指标进行分析,该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标准化、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指标性质为高优、信息系统应用效果为中优和低优。所纳入指标的信度分析结果如下:第一维度系数为0.711、第二
维度系数为0.687、第三维度系数为0.875、第四维度系数为0.958。从不同维度系数结果能够看出,指标体系的信度比较高。
结论:通过建立信息化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实现系统、基础建设的标准化建设,
并且对现有信息功能进行优化完善,扩展信息覆盖面,提升有效利用率,通过分级诊疗分配方式促进医联体联通。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构建要点【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9)10-0035-02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医疗机构都注重投入信息资料,由于考虑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问题,避免加重患者诊疗负担,必须处理好现存问题[1]。当前,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包含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分级评价、信息互通互联标准化测评以及电子病历应用模型评价体系等。上述不同评价体
系和方法都是评价信息化建设水平,然而在评价内容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电子病历应用模型评价来说,包含医疗管理系统、业务系统以及运营管理系统等,在评价时比较注重电子病历的临床业务系统[2]。现阶段,医院信息化评价指标没有牵扯到信息系统对接与应用能力。在新医疗改革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问题,不仅关注到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当关注信息互通互联[3]。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此实现分级诊疗、医疗资源整合以及数据共享。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高温密封材料1.1资料来源
选取某地区公立医院共计12所,建立地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并且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1.2方法
通过变异系数法和德尔菲法明确指标,筛选变异系数大于0.15的指标,联合专业知识将部分指标剔除掉[4]。客观权重赋值法可以对不同指标客观权重进行反映,并且通过该方法明确权重。信息化建设评价方法包含层次分析法、加权累加法、单线性加权法、综合指数法等[5]。其中在医疗行业和卫生科学行业所常应用的方法为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实现定量分析。
2结果
2.1建立评价体系
通过对医院信息化评价权重和指标进行分析,并且联合信息化建设标准。邀请医院信息化建设专家和医院管理专家共计5名,通过2次专家评选,建立信息建设标准要求、信息系统医院、基础建设和应用效果等评价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检验所纳入的指标。保留CV<0.15对坏账和药品库存的影响,详情见表1。
2.2无量纲处理
按照相关指标公式,将指标转化为高优指标,并且处理原
通信设计与应用35
2019年10月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变异系数指标性质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标准化
统一信息编码
0.65高优统一服务器管理软件
1.85高优信息化设备
0.48高优医学检验数字化/联网比例
0.24高优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临床服务系统比例0.22高优医疗管理系统比例
0.26高优运营管理系统比例0.42高优医院管理环节覆盖程度0.09
高优电子病历信息完整度高优信息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
0.85高优信息系统应用效果
对坏账的影响0.12中优对住院费用的影响
0.15中优对住院时间的影响0.15中优对药品库存的影响0.12中优对门诊量的影响
0.55低优
表1指标性质和变异系数
医院编号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标准化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评分结果
10.07480.25670.14950.481
20.06980.06240.06850.200730.13830.20260.14960.490540.15070.31780.14830.616850.07310.17510.14930.397560.04570.14850.11910.313370.09570.23870.14920.483680.12380.04050.00000.16439
0.04440.01230.00000.0567100.16280.27640.14980.589110.11280.23750.14980.5001120.0692
0.1452
0.1498
0.3642表2地区各医院信息化建设综合评分
始数据,避免指标量纲对新矩阵产生影响。
高优指标处理公式:X ′ij =X ij -min i (X ij )
max i (X ij )-min i (X ij )
……
(1)
中优指标处理公式:X ′ij =X ij -min i (X ij )
max i (X ij )-min i (X ij )X ij =1
1X ij =2
X ij -min i (X ij )
max i (X ij )-min i (X ij )
X ij =3
⎧⎩
⏐⏐⏐⏐⏐⏐⏐⎨⏐⏐⏐⏐⏐⏐⏐ (2)
低优指标处理公式:X ′ij =
X ij -min i (X ij )
max i (X ij )-min i (X ij )
……
(3)prenticehall
2.3明确权重
通过客观权重赋值法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公式(4)、(5),相同维度二级指标权重相加,能够获得一级指标权重。
R j =Σn
i =1(1-r ij )……
(4)C j =啄j R j ……(5)W j =
C j
Σm
j C j ……
关系营销的理论基础是什么(6)
在上述公式中:R j -指标冲突值;r ij -i 和j 的相互关系;n -指标评价数量;W j -j 个指标客观;m -指标总数量。
2.4指标信度
通过克朗巴赫A 系数对指标信度进行测量,当系数小于0.6时,表示信度不足;当系数在0.7~0.8之间时,则表明信度良好;当系数在0.8~0.9之间时,则表明信度高。第一维度系数为0.711、第二维度系数为0.687、第三维度系数为0.875、第四维度系数为0.958。从不同维度系数结果能够看出,指标体系的信度比较高。
2.5综合评价
(1)通过累加法和加权法,评价地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详情见表2。
(2)百分制转换。为了对所纳入研究的医院信息化评分进行比较分析,需要对评分结果进行百分制转换。1医院总分为46%,2医院总分为18%,3医院总分为47%,4医院总分为65%,5医院总分为45%,6医院总分为38%,7医院总分为54%,8医院总分为16%,9医院总分为5%,10医院总分为65%,11医院总分为50%,12医院总分为36%。运载火箭
3讨论
通过比较分析建立评价体系结果与当前评价方法,并且严格按照信息互通互联测评、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要求,邀请
专家评估上述标准。按照结果显示,该地区医院电子病历分级标准如下:有45.04%的医院评级为4级,其余均为1级和0级;信息互联互通分级标准如下:52.74%医院为3~4级,47.26%的医院为1级和0级。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该地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需要持续提升。通过指标评价体系结果能够看出,该地区多数医院总评价分不合格,且多数医院需要提升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标准化、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应用效果。此次所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结果准确性比较高[6]。
通过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能够明显提升医院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水平。通过研究结果可知,该地区各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比较低,且多为信息技术应用低下、信息基础建设和标准化要求。基于以上方面,医院必须联合实际发展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评价体系,以此促进数字化医院建设[7]。医
院应当实时评价和调整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提升信息化水平,还应当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从根本上提升地区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8]。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信息化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实现系统、基础建设的标准化建设,并且对现有信息功能进行优化完善,扩展信息覆盖面,提升有效利用率,通过分级诊疗分配方式促进医联体联通。
参考文献
[1]任宇飞,陈洞天,庹兵兵,等.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和防控体系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7):536-539.
[2]郭雨晨,雷行云,陈荃,等.三级医院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指标筛选[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5):79-81.
[3]毛兵,张连仲,顾建钦.基于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远程病理会诊网络构建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6):409-411,431.[4]李菁,李嘉颖,黄茹,等.基于大质量观下现代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医院,2016,16(12):1811-1813,1816.
[5]谭夏侃.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广东科技,2014(18):179-180.
[6]张蕾,王乐陈.英国初级卫生保健转诊系统对我国分级诊疗及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借鉴[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6):1904-1907.[7]王威.乌海市人民医院六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9):11-13.
[8]刘志华,曹晓均,李庆丰,等.基于电子病历应用模型标准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6):148-151.
收稿日期:2019-08-12作者简介:花建修(1970-),男,江苏邳州人,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任副科长。
通信设计与应用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