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鹏熙医生个人简介

阅读: 评论:0

刘鹏熙教授简介                             
刘鹏熙,男,195610月生,医学硕士、博士。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乳腺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乳腺增生病协作组组长,国家中医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生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
刘鹏熙教授曾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肿瘤科副主任、主任,湖南省抗癌协会第四、第五届理事,获中南大学优秀教师。现已从事乳腺疾病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3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诊治乳腺疾病方面造诣较深,熟练开展乳腺科各类手术,包括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乳房整形、重建、美容等手术。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8多名、博士研究生6名。主持省厅及部级研究项目8项。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8余篇,主编、参编专业著作17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基本资料】
姓名:刘鹏熙
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乳腺科
出生年月:195610
籍贯:湖南湘潭
毕业学校:中南大学
最高学历:医学博士
【学习、工作经历】
1978.3-1982.12 湖南省南华大学(原衡阳医学院)医疗系
1982.12-1986.6 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工作 住院医生
1986.7-1989.7  湖南医科大学86级研究生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
1989.7-1992.6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普外科工作;1989年晋升为主治医生、讲师
1992.7-1995.7  湖南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937月晋升为外科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95.8-1999.1  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工作, 硕士生导师
1999.1-2003.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肿瘤科工作,任副主任、主任。20009月晋升为肿瘤学教授、主任医生。
2003.4-2013.7  广东省中医院工作,任乳腺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2013.7-    广东省中医院大乳腺科 主任
【学术兼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乳腺增生病协作组组长
国家中医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生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
【发表科研论文】
1.Wang Z, Liu P, Chen Q, Deng S, Liu X, Situ H, Zhong S, Hann S, Lin Y.Targeting AMPK signaling pathway to overcome drug resistance for cancer therapy.Curr Drug Targets. 201
5,16(6):1-12
2. 许湘宁,李雪莲,刘鹏熙. 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初期骨代谢标志物  和骨密度的变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539-1542
3. 刘鹏熙. 乳腺癌的复发转移病灶需要外科吗?医学与哲学. 201435(8B): 12-15
4. Wang Z, Wang N, Liu P, Chen Q, Situ H, Xie T, Zhang J, Peng C, Lin Y, Chen J. MicroRNA-25 regulates chemoresistance-associated autophagy in breast cancer cells, a process modulated by the natural autophagy inducer isoliquiritigenin. Oncotarget. 201430;5(16):7013-26.
5. Wang Z, Wang N, Li W, Liu P, Chen Q, Situ H, Zhong S, Guo L, Lin Y, Shen J, Chen J.Caveolin-1 mediates chemo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via β-catenin/ABCG2 signaling pathway.Carcinogenesis. 201435(10):2346-56.
6. 刘鹏熙,郭莉,李园园. 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分析:附1211例报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22(11):1426-1430
7.刘鹏熙,李薇晗. 精神安慰加中草药对乳痛症伴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作用中华乳腺病杂志( 电子版) 20137(2):102-106
8. 刘鹏熙.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 医学与哲学2013343B):19-23
9. 郭莉,林旋龄,刘鹏熙. 1102例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规律临床研究. 世界中医药 201387):755-758
10. 周瑞芳, 刘鹏熙,刘晓雁,等. 林毅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乳腺癌经验介绍. 新中医 2012448): 225-226 
11. 周瑞芳,刘鹏熙,刘晓雁. 丹参注射液对细胞基底样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28灵敏度特异度(5):773-775 
12. 周瑞芳,刘鹏熙,刘晓雁. 黄芪注射液合用TAM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 中药材 2012358 1304-1307 
13.李雪莲,刘鹏熙. 乳腺纤维瘤病三例. 中华乳腺病杂志( 电子版) 2012;6(5):582-585
14. 田焕,覃伟,刘鹏熙. MicroRNAs在乳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263):51-54 
15. 刘鹏熙,李圆圆,张晓清,李雪莲1211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证型分布及中医诊断. 辽宁中医杂志 2012396): 1083-1084 
16. 郭莉, 刘鹏熙,渗透压力陈前军,李倩. 血脂与受体双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34):146-148 
17. 刘晓雁,韩凌,刘鹏熙,孙静. 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 201122朱思宜7):1663-1665 
18. 张晓清,刘鹏熙,任黎萍,陈前军,钟少文.TACF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比较. 实用医学杂志 2011271):38-40 
19. 陈莹,任黎萍,刘鹏熙. 乳腺混合性血管内皮瘤1. 广东医学 2011322):276 
20. 郭莉,刘鹏熙,陈前军,司徒红林,李倩.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血脂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103710):1980-1982 
21. 郭莉,刘鹏熙,林毅. 中医药乳腺癌的优势难点与对策若干思考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11):124-125 
22. 刘鹏熙. 几种容易复发的非哺乳期乳腺炎.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044):57-60 
23. 徐飚,张晓清,刘鹏熙,陈前军,任黎萍.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03111:1423-1425 
24. 司徒红林, 陈前军, 李娟娟, 刘晓雁,朱华宇, 郭莉, 林毅, 刘鹏熙. 501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10374):595-598 
25. 郭莉,刘鹏熙. 聚类与改良德尔菲法对乳腺癌巩固期证型研究的比较.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110-111
26. 郭莉,刘鹏熙,司徒红林,等. 血脂、体质量指数与受体双阴性乳腺癌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2):103-105
27. 王聪,许锐,陈秀华,刘鹏熙. 针刺结合中药封包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呕吐68 . 新中医 2009418):100 
28. 陈前军, 关若丹,司徒红林, 戴燕, 徐彪,刘鹏熙, 林毅. 基于改良德尔菲法对乳腺癌“分期辨证”方案的调查分析. 甘肃中医 20092212):59-61
29. 张晓清,刘鹏熙.乳腺癌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4):276-279
30. 赖熙雯,刘晓雁,刘鹏熙.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研究概况.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68-70
31. 刘鹏熙.乳腺癌围手术期临床路径下抗生素的应用.广东医学.20093012):1894-1895(核)
32. 周瑞芳,刘鹏熙,谭敏.黄芪注射液在生理量雌二醇环境下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中药材.2009,32(5):744-747(核)
33. 刘鹏熙,周瑞芳,谭敏. LG KG90N黄芪注射液对basal-like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中华乳腺病杂志.200932):181186
34. 钟少文,刘鹏熙,王一安,等.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145):300302(统)
35. 刘鹏熙,周瑞芳,许锐等.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乳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观察.
36. 洪宋贞,刘鹏熙,李幸运. 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泰国屠杀2008143):189-191
37. 陈前军,司徒红林,陆德铭,徐飚,刘鹏熙,林毅. 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新中医,2008; (6)100-101
38. 陈前军, 张蓉, 司徒红林,联想网御防火墙 关若丹, 徐飚, 刘鹏熙,林毅. 复康灵胶囊对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p170GST-π影响的临床研究 . 中国药房 20081921):1650-1652 

本文发布于:2023-06-26 21:1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4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乳腺癌   乳腺   乳腺病   治疗   工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